遊戲業正要過冬!「三大遊戲股」鈊象、智冠、橘子紅什麼?

▲遊戲業在2024年氣氛相對保守,遊戲股該怎麼看?(圖/免費圖庫Unsplash)

文/玩股特派員

遊戲股通常是放假概念股之一,但是經歷疫情後的快速擴張,遊戲業在2024年氣氛相對保守。台灣玩家雖然願意付錢,但新遊戲也已經不容易卡位。那市值最大的三檔遊戲股鈊象、智冠與橘子,在這樣的大環境條件下,有怎樣的競爭優勢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假概念股分兩種,旅遊股、航空股和遊戲股,有錢旅遊,沒錢手遊。不過,線上遊戲類型眾多,玩家型態又各有不同,所有遊戲股都會因為長假而受惠嗎?沒有假日利多或展覽刺激的時候,遊戲股又如何經營?

同時,整體遊戲市場經歷過疫情所帶動宅經濟快速擴張,疫情結束後紅利便衰退下滑。市場調查機構Newzoo說,遊戲市場2015~2021年時成長率為7.2%,但2023年末到2026年,預估成長率為2.7%。玩家每季玩遊戲的平均時間,從2021年到2023年減少26%,今年預料仍會持續這種下滑趨勢。

2023年全球遊戲市場總營收目前來到約1,840億美元,雖較前一年1,829億美元微幅成長。但2024年以來,整體環境因通膨而氣氛保守,全球包括EA、T2、Nintendo與SEGA都有人事方面的裁員與重組計畫,目前已有約8000名員工被裁員,也不容易推出新作品。

即使如此,根據為手遊提供貨幣化服務的公司SuperScale發布的《好遊戲不會死》白皮書(The Good Games Don’t Die),手遊的夭折率為83%,這意味著有一定比例的遊戲將在三年內消亡。比起開發新遊戲,遊戲業偏好復古IP,並將舊遊戲開發為可以跨平台遊玩,以留存舊玩家並提高消費意願,以延長遊戲壽命。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再回到台灣遊戲消費市場特色來說,台灣網路滲透率與智慧型手機滲透率高,能快速接納新技術和趨勢,雖然人口僅2300萬,但付費玩家產生的營收更是全球前幾名。

2023上半年YoY遊戲下載持平不再增長,總收入則成長16%,顯示市場競爭激烈,但玩家付費意願良好,雖然不利於新進業者,但是能持有經營多年的經典遊戲IP的業者,就是最強的護城河。

台灣市值最大的三檔遊戲股:鈊象(3293)、智冠(5478)與橘子(6180),也都兼顧遊戲產業鏈上下游的「設計開發」與「營運發行」,各有不同的代表遊戲與經營模式,又分別有怎樣的優勢呢?

● 鈊象電子(3293)市值:1500億(代表遊戲:明星三缺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鈊象成立於1989年,主要自製博弈休閒網路遊戲與商場用遊戲機,《明星三缺一》由2000年開發為PC單機,2004年就有線上版。2013~2014年由桌機轉向手遊,再轉向海外授權,2019年後美國因疫情關閉實體娛樂場所,線上休閒與博弈遊戲業推升,讓鈊象海外營收(歐美、東南亞)大爆發,近三年商品比重有九成以上靠網路遊戲。

以近十年的EPS變化來看,2016年向手遊轉型讓EPS翻兩倍,2019年轉往海外授權又翻了兩倍。2022年由於配發股票稀釋EPS,2023年仍持續成長。鈊象今年再度擬配發股票股利,預計發放現金股利35元、股票股利10元,是近10年來第二度發放股票股利,6月24日將召開股東常會,討論股利分配案。

此外,持有鈊象的ETF也相當多檔,而且是以高股息ETF為主。持有最多的是00919、00940、00939等9檔ETF,投信持股比重約6.03%。

以近十年份的月線圖來看,影響鈊象走勢的與其說是季節性題材或新遊戲收入,不如說是獲利模式轉型的影響更大。2022年除權後稀釋股價,由796跌至低點343,但股價持續上漲,2024/6/17創1215歷史新高。

● 智冠科技(5478)市值:217億(代表遊戲:持有轉投資公司網龍、大宇資等自有IP《金庸群俠傳Online》、《吞食天地》等)

智冠成立於1983年,是台灣第一家股票上櫃的遊戲公司,為台灣最大的遊戲軟體通路商。過去曾代理魔獸世界長達10年,直到暴雪在2015年收回代理權。不過以營收占比來看,智冠在遊戲方面的營收占比約六成,金融科技事業群兩成,廣告行銷及其他約兩成。

以近10年EPS表現來看,智冠EPS在2019後才開始創高,2020年的7.76幾乎是2018年的3.7元翻倍。當時集團內部透過轉型與縮編至三大事業:MyCard、金流業務(2018整合藍新科技)與中華網龍(遊戲授權東南亞)。

再對照近10年來股息政策與殖利率變化,2019年集團轉型後,不管是配息或殖利率都向上提升。

但以近10年的還原月線圖觀察,月線有連續上漲通常為年底或暑假前,但真正有顯著上漲的原因,則是網銀以整合遊戲點數卡市場為目標,大買智冠股票以爭奪經營權。智冠並將在6月24日改選10席董事。

● 遊戲橘子(6180)市值:144億(代表遊戲:代理天堂、楓之谷、CS絕對武力等)

遊戲橘子在1999年自製遊戲《便利商店》大賣,2000年就用這筆資金代理《天堂》、2005年代理《新楓之谷》,2016年跨入行動生態圈,2017年代理手遊《天堂M》轉虧為盈,近6年EPS轉正,在疫情前表現約在5元左右,2023年則因遊戲收入減少而下滑至3.28元,2024第一季已有2.31元,6月則有跨平台新遊戲開始營運,既有遊戲也有大型改版。

2019年後橘子配息才大幅增加,但2020年到2023年則逐漸成長。但也可看到2023年合併營收下滑為新台幣97.9億元,年減14%,營業毛利為新台幣37.9億元,營業利益為新台幣6.4億元,董事會決議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3.28元,盈餘配發率高達100%。

不過根據橘子的還原月線圖來看,股價已實質創歷史新高並沿均線上漲。連續三根月紅K通常出現在暑假之前的4-6月與年底的10-12月。

結論

長假就看遊戲股,台灣遊戲市場看似熱絡,但遊戲很多種,玩家也不一樣,玩家雖然更願意為遊戲付費,新遊戲卻很難受到玩家青睞。本文分析市值前三大的遊戲股:鈊象、智冠與橘子分析,近十年內都有各自的轉型路線,新遊戲雖然可以帶來短期的營收刺激,但經典遊戲才是最強護城河,再搭配經營方式調整,才能讓盈餘表現穩定。當整體遊戲業經歷快速擴張後的衰退,紅利下滑,若還要投資遊戲股,分別可參考的優勢如下。

● 鈊象:營收成長以海外授權為主,相對開發新遊戲穩定,高股息ETF成分股。

● 智冠:遊戲通路經銷營收穩定,金融科技事業群,6月底有董事會改選題材。

● 橘子:純遊戲股,2024年6月有新遊戲上市刺激營收與經典遊戲大改版。

► 原文出處:疫情紅利結束,遊戲業正要過冬,暑假還看遊戲股嗎?三大遊戲股鈊象、智冠、橘子紅什麼 本文已獲授權,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