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航太股點火 抓住空中飛的鈔票

美國西雅圖是西北部最大的城市,也是全美國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包括微軟、亞馬遜、星巴克等企業總部都設在這裡,這裡也是波音飛機的發源地,2001年波音總部搬離前,在西雅圖每10個人就有1人在全球最大飛機製造商波音工作,每4個人就有1人與波音公司相關。

今年這個城市,來自台灣的客人特別多,因為台灣兩大航空公司長榮航空與華航新飛機都是在這個地方交機,這些新飛機的投入,除了運能、飛安、服務提升,背後所衍生的商機,更是推動台灣航太產業發展的重要催化劑。

從西雅圖市中心出發,沿著五號州際公路北上,約莫半小時車程後,波音這座占地面積將近415公頃,可容納一座迪士尼樂園或美國五角大廈的巨大建築映入眼簾,曾以世界上最大體積建築,列入金氏世界紀錄的波音艾弗雷特(Everett)工廠,是組裝747、767、777和787夢想飛機的大本營,其中777 - 300ER飛機,正是國內兩大航空公司今年都陸續增購或新引進的機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5月下旬,長榮航首架,也是台灣首架有WiFi服務的新飛機正式交機,雖然陣仗比不上該機型首架新機交機時的場面,但這次長榮航一次飛渡回台兩架777 - 300ER新機,對波音公司來說,這個擁有777機隊規模全球第四大的起始顧客(launching customer),在這個波音剛啟用不久的新交機中心舉辦交機儀式,受重視程度不在話下。

更何況具機師身分的長榮航董事長張國煒,親自擔任這架「寶貝」飛渡回台的機師,交機期間,張國煒還試飛777X機型模擬機,並宣布下一世代長程機隊的構想,評估導入波音夢幻飛機787 - 10和新世代777X機型。

汰舊換新 背後衍生商機大

值得注意的是,長榮航購買新飛機,不光只是汰舊換新這樣的理由,背後還附帶維修、部品製造等潛在商機,據了解,這次新機採購,長榮航不但儲備了下世代發動機維修能量,還換回機身構件製造維修能量,預計投資上億元,年底前引進自動化設備,讓轉投資的長榮航宇製造技術進一步提升,也讓積極卡位亞太市場的波音不得不重視雙方關係,就連近期全世界紅火的冰桶挑戰公益活動,張國煒也點名波音商用飛機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長康納(Raymond L. Conner)接受挑戰。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場景拉回國內,今年3月底長榮航太與GE航空集團合資成立長異發動機維修公司,成為GE旗下GEnx引擎的亞太唯一原廠修護據點,6月,長榮航董事會通過增資長榮航宇,強化對長榮航宇控制權,等於宣示更積極布局航太製造領域。

雙喜臨門 航太業愈來愈好

7月22日,台灣航太工業龍頭漢翔舉行業績發表會,這場發表會正式開始前半小時,現場座位已經爆滿,顯見投資法人對國內航太公司上市充滿期待。漢翔8月25日上市掛牌,股價大漲近8成。大股東包括三商、國泰、富邦等大型壽險公司,主要就是看好航太產業能見度高,獲利穩定。

「航太訂單一下就10年,不用等每年春天燕子來了沒,看得到未來10年的春天燕子都會來。」經濟部航太工業發展推動小組計畫主持人劉偉中表示,航太產業一個訂單談好後,至少有基本量,往後訂單在此基礎量一直往上疊,只會愈來愈看好。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分析,航太產業特性,有訂單才接單,一架飛機有上百萬個零件,飛機製造商接單才分配零組件訂單,且每個零件都有固定排程,都是按照順序規畫,就連金融海嘯爆發後,訂單雖變少,但還有商務飛機業務,金融海嘯後,很多新興市場訂單進來,彌補空缺,以台灣航空業產值趨勢來看,近年整體趨勢都呈現向上走勢。

根據波音公司所發布的市場展望報告,一三年到三二年間,在全球經濟成長率達3.2%的情況下,航空乘客數量年成長將達4.1%,乘客客運量與航空貨運量成長率均將達5%;另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估,全球航空乘客數至一六年時將達36億人次,其中亞太、拉美及中東等新興國家是乘客成長最強勁地區。

波音公布市場展望報告更預估,全球航空公司客機與貨機機隊數量需求將由一三年的20310架,增加至三二年的41240架,增幅達1倍以上。另外,現有機隊未來20年將有14350架將陸續除役,未來20年新機需求量估將達35280架,市場總值約4.8兆美元,其中區域航線與窄體客機需求量約24670架,約占整體需求的69%,廣體、大型客機新機需求量約8590架,因單價較高,產值占有率將過半。

需求強勁 中國市場將稱霸

而空中巴士也估計,一三年到三二年間,全球航空商用新飛機需求超過29226架,總產值達4.4兆美元。波音與空巴更預測,亞太地區將是商用飛機市場需求最大地區,且未來中國將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場。

但台灣在航太產業發展上,到底有何機會?經濟部航空產業發展推動小組副主任雷震台坦言,外界對航太產業了解不多,早期可能僅存在經國號戰機生產組裝印象,加上後來跨足到民航不是很順利,部分與國際合作案也都鎩羽而歸,留下負面印象。

劉偉中補充說,以往政府大力推動航太工業,成立推動小組,一直朝向整機發展,就如同推動汽車工業,希望能造出一輛汽車一樣。但「台灣很難做到!」也不需要,因為連中國傾國家之力做整機,都還不知道能不能飛,況且驗證也是很複雜的,掌握在歐美手中。

台灣航空產業產值近3年間,以每年約10%持續成長,經濟部工業局先前表示,台灣航空產業產值一三年創下832億元新高紀錄後,預計一四年產值可望達到900億元,明年將進一步衝上1000億元。

然而,就算台灣航太產業年產值衝上千億元的數字,但在全球航太產業板塊占比仍相當小,劉偉中指出,航空產業發展雖每年都往上,產值1000億有何了不起?很多公司年營收都有1000億元,但採務實的發展目的就是因為航空產業對品質、製程精密度要求很高,這樣的經驗可以帶到其他產業,如汽車、軌道車、3C等領域,把航太產業技術認證概念、品質要求帶進去可提高水準。簡單說,航太級產品對產業發展有外溢效果,這是推動航空產業很重要的目的,可以帶動周邊產業水漲船高......

原文選自財訊雙週刊4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