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原物料上瘦下肥新格局


【文/魏聖峰】

二○○八年金融海嘯後全球經濟和產業發生明顯變化,原物料價格下跌,四大央行得以長期實施量化寬鬆政策(QE)而未出現通膨風險。從全球原物料目前價格和歷史新高相比,少則三四%的跌幅(銅價),多則高達七八%(棉花)。原物料目前價格和歷史高點差距不小,也透露出全球經濟成長力道不如當時的表現。

以全球經濟現況,即使歐洲央行長期實施QE,歐元區的經濟仍陷入通貨緊縮泥沼而看不出景氣復甦跡象。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調高消費稅後,日本經濟卻連兩季GDP萎縮,顯然日圓大貶的效果仍不敵調高消費稅後壓抑民間消費。只有美國和英國的景氣復甦和企業的獲利,順利讓兩國的經濟都能脫離不景氣,並能在明年開始調高利率。

油品價格重挫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尤其是西德州原油價格從六月至今大跌三成,美國民眾能源支出下降,提升消費支出。○八年金融海嘯前兩個月,熱錢炒作西德州原油每桶飆到一四七.五美元的歷史新高,重創當時美國民間消費支出。如果當年油價沒創歷史新高,說不定就不會有後來的金融海嘯。

金融海嘯後油價一度暴跌七八%,隨著需求回溫和當時弱勢美元,油價一度重回一○○美元之上。最近兩年美國順利開發出頁岩油,減少原油進口,OPEC產油國為了搶客戶,調降原油報價,連俄羅斯也無法抵抗油價下跌的壓力,宣布調降原油、汽油和柴油出口關稅,等於是對外調降原油價格,進一步造成原油價格下跌。目前油價和當年歷史高價相比大跌近五成,汽油下跌四四%,天然氣跌幅近七成。原油價格下跌對原油進口大國的長期經濟有利。油品價格下跌,連帶拖累中上游五大泛用樹脂價格跟著滑落,有助於下游輪胎原料成本下降。

中國的GDP年增率不但沒有○七年以前的兩位數成長,甚至逐年趨緩,明年中國GDP年增率可能由今年的七.四%下降到七%。中國經濟成長目標由以前的大規模公共工程建設變成重點產業建設或是軟實力建設,對非鐵金屬的需求大減。全球非鐵金屬價格一直沒能回到當年歷史高價,來自中國的需求明顯下滑,是很重要的原因。(全文未完)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805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
或上https://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封面故事:穩懋產品優化 毛利率提升
☆特別企劃:二線封測小兵獲利拚新高
☆焦點議題:安倍經濟學已到強弩之末
☆國際趨勢:美股矛盾情結中驚驚漲
☆產業脈動:和碩集團終於嘗到蘋果甜滋味
☆重要資訊:上市櫃公司2014年第三季財報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