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品牌、簽FTA 南韓處處打中台灣要害

東森新聞記者陳明樂、江易親/台北報導

台灣和南韓過去因為歷史背景、政治氛圍相似,被稱為「兄弟之邦」,如今在全球戰場上,南韓產業一路向前,反觀台灣,不但影劇哈韓,三星的手機、LG的家電也大舉攻台,成為四小龍之末;南韓國際品牌在短短的四年內超越台灣、追上日本,到底憑什麼?

「這兩個英特爾跟三星,都是這個.. .我是通常形容他們是700磅的大猩猩…。」 被晶圓教父張忠謀形容為大猩猩的可畏對手,三星是台灣科技業的頭號勁敵,從幫日本三洋代工起家到半導體、光電、綠能等,三星無所不做,目標瞄準世界一流企業,不只是美國蘋果、日本SONY重要的零組件供應商,自有3C產品也在全球快速成長。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說,「我們的產業結構非常相似,尤其是很多電子產品,本身在市場上面就都是互相競爭的角色。」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左打日本右踢台灣,到底韓國憑什麼?回顧歷史,1997年韓國遭受亞洲金融風暴打擊,一度破產,連國際貨幣基金IMF都出手協助,爾後卻大破大立,從加工出口轉向發展品牌,採取衝出口、FTA快攻策略,政府扶植大企業衝刺全球經濟版圖,搶進先進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圈,成為韓國企業擴大發展的契機。

韓國成為亞洲唯一和美國及歐盟都簽署FTA的國家,涵蓋韓國貿易金額的22%,光是韓美FTA,一年就能增加2068億元台幣的對美出口金額,這幾乎等於台灣全年的出口金額。工商總會理事長許勝雄表示,「真的應該動起來,如果不動,那我想不要說三年五年,我們根本無法跟韓國在全世界競爭。」

台灣簽署FTA進度落後,在四小龍分道揚鑣後,反而放緩了開放步伐,製造業紛紛外移中國,台灣和中國發展出兩岸分工模式,這套獲利模式雖然讓台灣坐上全球科技代工寶座,卻也讓台灣面臨代工毛利下滑的困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韓國總統李明博說,「貿易是韓國經濟奇蹟的引擎,也是我們每天工作的來源。」這幾年韓國企業在不同的戰場,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國際攻勢,處處擊中台灣要害,台灣產官學界不斷呼籲聯日抗韓,但台韓產業競賽還有許多硬仗要打,台灣勢必得改變代工生產的迷思,建立全球領導品牌,儘速簽自由貿易協定,才能讓台灣經濟重返榮耀。

►►►更多好看內容都在《ETtoday新聞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