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工研院人才如何選擇性外流?劉仲明:靠創業

▲劉仲明說,中國確實持續挖角人才,但工研院已找出方法對抗。(圖/記者徐文彬攝)

記者徐珍翔/專訪

人才流失一直被科技業視為難以承受之痛,不過,工研院長劉仲明卻稱「這原本就是工研院的宿命」,在他眼中,員工出走有國內、國外兩扇門,但開門、鎖門都是同一把鑰匙──創業;工研院支持有創新技術的員工出走創業,藉此抵抗中國高薪挖角,他說:「只要計畫夠前瞻,員工不用白手起家,可以借重工研院很多力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初甫接下工研院院長印信、現年62歲的劉仲明,在1984年放棄清大教職,選擇加入工研院、從研究員開始做起。他在接受《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訪時,開頭便謙稱自己加入工研院並不是因為學有所成而被挖角,當初就只是個菜鳥、是去學習的,「雖然以前書有讀過,但很多新技術、產業化概念,都是在工研院邊做邊學而來。」

被問及對台灣科技人才的看法時,30年來都待在工研院、見證過不少同事轉戰業界的劉仲明說:「我們20年前出去的同事,大體上還是在『補足產業缺口』,是比較快速跟隨(國際新技術)的做法。」他認為,早期台灣是「跟隨的時代」,只要美國、日本研發出好產品,考量進口成本過高,「我們就會想辦法把它引進來、本土化。」

在這,劉仲明口中的跟隨,其實就是技轉。攤開工研院院史,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便是1976年的一項RCA技轉計畫。當時工研院派遣19名工程師遠赴海外取經,從美國帶回半導體技術,之後更催生出如今的晶圓雙雄──聯電、台積電;而這19人中,有1人更是後來的聯電董座曹興誠,台灣靠著跟隨,的確曾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不過,劉仲明也直言,如果始終只想跟隨,很難談國際化,因為這些技術別人也有,甚至更好。他說,如今台灣已累積相當能量,具備足夠的人才、資金、資源,眼下正邁向創新階段,應該設法與國際連結,因為很多時候,懂得欣賞的人(消費者)或企業並不在台灣,他認為「現在的人才必須更有國際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ETtoday新聞雲》總經理張璨(左二起)、東森國際戰略發展中心執行長徐言率採訪團隊前往工研院,與院長劉仲明(右)對話。(圖/記者徐文彬攝)

當採訪話題進入台灣人才現況時,記者不禁詢問,中國近年祭出高薪挖角手段,導致台灣不少人才外流,工研院是否也成為目標?對此,劉仲明坦言「問題確實存在」,但工研院已找出應對方式,他說,如今只要旗下員工有創新技術,工研院將提供令人心動的環境和條件,協助其創業;以跨領域專業在背後支持員工創業,是工研院目前所找出、用來對抗中國挖角的最佳解答。

有趣的是,如此奮力對抗國際挖角的工研院,在面對國內企業挖角人才時,態度卻截然不同,劉仲明認為,工研院的設立宗旨原本就為協助台灣產業,因此人才流動(在台灣業界)是一種宿命。有時候,甚至還得刻意「製造」流動,比如鼓勵創業。「工研院去(2014)年出走創業的員工裡,有3人甚至是副所長級的,帶頭的人都50好幾了。」他說,如今工研院的員工平均年齡約在41歲,以一個成立超過40年的組織來說算是年輕,這都是人才流動的結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即便工研院備妥留才策略,但劉仲明仍感嘆,待遇高低一樣會影響結果,尤其在該院資通所、軟體領域更是如此。他說,可惜行政院已針對公股財團法人訂定薪資上限,且多半低於一流企業,更低於對岸開價,如今工研院只能不斷向經濟部說明、爭取,希望在薪資上能保留一定彈性,藉此留住院內10%到20%的重點人才。

▼劉仲明接受《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訪。(影片/東森新聞雲影音部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