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防疫政策錯誤? 農委會:已有成效

▲禽流感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

記者徐珍翔/台北報導

養鴨業者日前指控「政府過去一年的防疫政策錯誤」,導致農民不願主動通報,反而讓禽流感疫情無法平息,傷害產業甚鉅。對此,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出面澄清,宣稱我國養禽場密度高且產銷型態複雜,但今年以來僅有13筆通報、確診11例,可見經過1年的努力,疫情已趨緩和、只有零星案例發生,政府所採取的防疫措施已具成效。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防檢局指出,2014年起,歐、美、亞洲各國陸續發生多起新型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疫情,台灣自從2015年1月發現新型H5N2、H5N8及新型H5N3禽流感案例後,立即啟動多項監控及防疫措施,配合產業自主落實各項生物安全工作,目前疫情已趨緩和,僅有零星案例發生。

防檢局強調,我國養禽場密度高且產銷型態複雜,但2016年1月1日以來,只接到13筆疑似案例通報,共確診11例,且1月16日之後,除在屠宰場成功攔截1例並確診外,並無其他案例發生,顯見政府所採取的防疫措施已具成效。

▲禽流感防疫示意圖。(圖/東森新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有業者抱怨一事,防檢局表示,在各項防疫措施規劃前期,都會邀請專家學者、雞、鴨、鵝產業團體共同參與討論,並提供意見,獲得共識後才推動辦理,此外,為利各項防疫措施順利推動,2015年也曾會同畜牧處等單位,積極參與產業相關集會達42場次以上,即時向業者說明各項防疫措施,並回應提問,以消弭業者疑慮。

防檢局進一步指出,依各國禽流感防疫經驗,農民自主落實禽場各項軟硬體生物安全措施為禽流感防疫不二法門,因此,該局也再次呼籲家禽相關業者,每日自主觀察場內禽隻健康情形,即時通報可疑疫情,並持續落實人車門禁管制,針對人員、車輛(含運禽車、運蛋車、化製車、飼料車等)、運輸載具(運輸籠、蛋箱及蛋盤等)、器具等進出消毒,並規劃非開放式、密閉式禽舍的軟硬體生物安全措施,且切勿擅自進雛復養,才能有效降低禽流感發生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