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支付時代來臨 您準備好了嗎?

▲行動支付時代來臨,改變民眾用錢的方式。(圖/資料照)

記者許雅綿/台北報導

Apple Pay尚未來台就掀起軒然大波,證明行動支付的趨勢已銳不可擋,你能想像往後不用帶錢包,只要帶著手機,不管是找餐廳、搭計程車、轉帳繳款甚至是看電影,只要用手機「嗶」一下就能完成;而行動支付不僅是技術,更改變了民眾「用錢的方式」,面對這波行動支付浪潮,您準備好了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資策會MIC的定義,行動支付指用戶以智慧型手機為載具,於付款當下透過特定傳輸技術或裝置,使用非現金的金融工具並搭配認證步驟,和實體商店完成交易的支付方式;簡言之,就是手機可以透過綁定信用卡,出門不用帶錢包,透過手機「嗶」一下,就可以結帳買東西。

以資策會MIC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來看,現金(59%)」與「刷實體卡片(58.1%)仍為台灣民眾較常使用的二種交易方式,其次為感應電子票證(18.5%)與感應實體卡片(15.4%),行動支付僅佔2.7%。

提升行動支付使用率第一步:創造使用價值!

為什麼台灣的行動支付發展近3年,使用量仍無法衝高?玉山銀數位金融事業處協理劉美玲表示,過去台灣在發展行動支付,太著重在把支付搬到手機上,若是只是單純把支付搬到手機上,對於消費者來講,除了稍微方便一點之外,並沒有增加使用的誘因及價值,況且要使用行動支付,申請複雜程序,已經阻礙了消費者使用上的方便。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劉美玲說,以中國大陸行動支付發展來看,他們是將行動支付結合生活,要如何讓行動支付普及就是要「創造生活」;第一要在消費者端,很多支付業者在做的,從搭小黃、看電影、預約餐廳等生活上很多的應用,把生活跟支付合在一起,讓消費者覺得使用了行動支付增加了很多價值,到處都有行動的場域可以讓消費者使用。

第二是要從商店端,怎樣讓商店有建置行動支付機台的價值,玉山銀在商圈夜市跟支付寶合作,提供掃碼服務就是希望「陸客能夠帶動台客」,劉美玲說,我們會告訴商店應用了行動支付,對於商店來講就不用換台幣、現金,去除換匯的麻煩,陸客原本就習慣用行動支付,對商店來講,能夠因此帶動客群來店消費,再加上之後可以把台客帶進來,這樣就能水到渠成。

劉美玲也坦言,台灣初期在發展行動支付,會有一些瓶頸、沒辦法那麼迅速普及,除了在顧客申請端做得更便利之外,也要讓消費者、商店得到其他的價值,如何跟生活更密切的結合,行動支付應該朝向「創造生活」的價值主張來做,台灣的行動支付才會做得更好。

▼夜市攤販開放陸客使用支付寶付款。(圖/記者周宸亘攝)

突破3要點!台灣行動支付要普及,1年就能達成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5年電子支付占台灣民眾消費支出比例僅26%,遠低於南韓的77%、香港的65%、中國大陸的56%,因此,為了跟上國際化的腳步,金管會喊出台灣的電子支付比率倍增目標,5年內要從26%提高到52%。

「使用者不會沒有意願,但現在行動支付使用場景是有點麻煩的」勤業眾信風險諮詢服務總經理萬幼筠表示,台灣行動支付的推動跌跌撞撞,因為法規的限制沒有很清楚,再者,技術沒有很普及,業者做一些新型的應用就要想有沒有違反規範,應用的技術就會受限。

以掃描QRCode來看,法令規定要連鎖店家才能使用,所以,法規鬆綁部分還是有一定的限制;萬幼筠說,「行動支付應該是推一年的東西,不會是推動三年」目前因為技術普及性、使用者場景不夠,加上法規不夠到位,所以使用量一直衝不高,這些需要磨合,而磨合的碰撞期現在開始了。

「開放Apple Pay登台就很好!」可以讓大家開始正視行動支付的問題,以前法令規範都是先限制再放寬,現在是大家好像都很想用,那法令先放寬,使用上先讓消費者方便,再來慢慢兼具使用上的場景;萬幼筠認為,當使用場景都連接食衣住行育樂,台灣行動支付才有機會普及。

玉山銀數位金融事業處協理劉美玲說,這也是銀行端為什麼要透過跨界合作,目的就是要創造應用場域跟場景,讓消費者覺得是水到渠成,不管在商圈使用或是繳費等都能使用,當應用場域越來越多,才有辦法養成消費者行動支付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