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機械業出口衰退? 財部:統計有誤產生「扭曲效果」

▲出口示意圖。(資料照/記者徐珍翔攝)

記者徐珍翔/台北報導

今(2016)年1至9月機械出口值153.03億美元,年減6.3%,有業者質疑,主因是財政部在7到9月間,連續3個月大幅上修去年基期所致。對此,財政部官員表示,我國進出口統計從今年起改採「一般貿易制度」,導致統計範圍擴大,但同時也一次性追溯重新編算歷史資料,業者卻拿統計範圍不同的舊制資料與新制相比,才會產生扭曲效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機械公會統計指出,我國今年1到9月機械出口值為153.03億美元,若與去年同期「未修正前」數字153.63億美元相比,僅微幅衰退0.39%,但財政部從7月開始,已連續3個月大幅上修去年機械設備出口值,導致最後衰退擴大至6.3%,才因此難逃負成長窘境。

據悉,聯合國所編訂「國際商品貿易統計:概念與定義」(IMTS)在2010年建議,各國貿易統計制度應採用涵蓋完整經濟領域的「一般貿易制度」,藉此完整記錄貨品進出狀況;為與國際接軌,財政部從今年1月開始,每月貿易統計範圍由原本僅包含「課稅區」及「非課稅區製造加工場所」,進一步擴大統計「非課稅區商業配銷場所」,並一次性追溯重新編算歷史資料。

針對業者指控,財政部官員直言,今年以來,該部每月所公布進出口統計數據的比較基期已全數經過調整,兩者為統計範圍相同,業者則是拿今年「新制」統計資料與去年「舊制」資料相比,自然會產生落差,該說法明顯有誤,是兩期統計範圍不同所產生的扭曲效果,「如果他們把去年數據也改成新制,統計範圍後,確實就是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