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電視第四慘業!香港慘遭IPTV攻擊 台數科高額超貸銀行挫啦等


▲因應數位匯流趨勢,廣電法令修改勢在必行,有線電視產業面臨空前變局。(圖/東森新聞)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有線電視經營近年受跨區經營的削價競爭、中華電信MOD「潛規則解套」和行動網路盛行的諸多影響下,整體營收已大不如前。為了尋求出路,部分業者推出OTT服務,讓有線電視透過行動裝置也能觀看,也有業者成立影視公司,投資拍攝電影,而這些改變,都需要資金支持,若再背負巨大償債壓力,非但無法創新,更可能隨著數位匯流洪流而被淘汰,變成「有線慘業」。

NCC去年根據有線廣播電視法第37條和衛星廣播電視法第25條,公告「供公眾收視聽之播送平台之範圍」,若有頻道節目供應事業和頻道代理商給予頻道授權差別待遇,和系統經營者以不正當方法促使頻道節目供應事業有不當行為,只要拿出證據,就會處罰新台幣2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或20萬元以上、400萬元以下罰鍰,並要求限期改正。此公告被外界視為打破有線電視業者長期以來只讓頻道業者「二選一」(有線電視和中華電信MOD)的「潛規則」。
根據NCC的最新統計,目前在有線電視和MOD都上架的頻道多達360多個,顯示MOD的頻道數量已擺脫過去因有線電視業者抵制所出現的「稀少」困境,此情況的發展,讓中華電信董事長鄭優信心大增,已喊出要讓MOD轉虧為盈,用戶衝上200萬戶。


▲配合數位匯流發展,法規漸趨鬆綁,中華電信MOD頻道數大增已不可同日而語。(圖/記者周宸亘攝)

NCC近幾年開放有線電視系統跨區經營後,新舊業者之間爭取收視戶大打價格戰,讓有線電視平均收視費大跌,獲利狀況一年比一年慘!

新北市一家有線電視2016年虧損2.6億元
其中位於新北市的一家有線電視業者,因為跨區競爭,獲利大幅下降,根據該公司公佈的2016年財報,淨利約為負2億6756萬元,較2015年獲利2億7014萬元,大幅衰退199%。

彰化一家有線電視MSO 2016年獲利減少近1億元
彰化縣的一家MSO有線電視業者,也因為新業者的進入,去年獲利減少了近1億元。台中市的一家業者,則因為高舉債,積欠銀行20億、民間債權20億,也造成虧損累累,面臨經營困境。
台數科2016年合併營業淨利相較2015年衰退14.4%
台數科上市有線電視業者,根據2016年的財務報表,合併營業收入為29.8億元,相較2015年30.3億元衰退1.7%;合併營業淨利為9.12億元,相較2015年10.75億元衰退15.13%;合併稅前淨利為8.8億元,相較2015年 10.37億元衰退14.4%;稅後淨利為7.34億元,相較2015年8.58億元衰退14.4%;每股盈餘為6.09元,亦明顯低於2015年7.65元,營運已出現警訊。

香港有線電視iCable虧損15.03億港幣,宣布退出
另外,台灣邁入4G行動網路的社會後,在OTT業者的搶攻下,有線電視已經不再是家庭主要收視來源,而這樣的轉變不只有台灣,鄰近的香港早已出現。香港的有線電視iCable從1993年開播,2001年客戶衝到110萬,不過在2003年面臨新媒體和lPTV NOW TV(類似中華電信的MOD)的挑戰後,從此步入衰退。從2008年開始,iCable虧損連年惡化,該公司從2010年到2016年虧損合計高達15.03億港幣,迫使退出相關業務。

香港有線電視雖然以引進新投資者7.04億港元,暫時避免除關門命運,但卻引來「中資企業」弘毅投资董事長趙令歡持股14%,讓外界質疑是紅色資本介入香港媒體。

▲105年及106年度各縣市有線廣播電視基本頻道收視費用比較表,部份地區因跨區競爭,出現月費300破盤價。(圖/要聞中心製)

在上述的經營環境挑戰下,台灣的有線電視為了尋求出路,已經有部分業者推出OTT服務,讓有線電視透過行動裝置也能觀看,也有業者成立影視公司,投資拍攝電影,而這些改變,都需要資金支持。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次凱月公司及台數科新增合計253億元聯貸案,以2.285%利率五年期計算,每年需支付5.78億元利息及每年償還50.6億元本金,而估算每年新永安OIBDA為4.7億元、大揚OIBDA為1.2億元、台數科OIBDA為13.42億元、東森電視 65%取得現金股利5.96億元,合計25.28億元情況下,泛台數科集團僅能支付利息,根本無法償還253億元聯貸之每年負擔本金50.6億元。而在這樣的財務壓力下,讓外界不禁憂心,台數科光還錢都還不完,何來多餘資金創新?是否會隨著數位匯流洪流而被淘汰?

市場分析,在新科技的衝擊下,新世代觀眾已不再按照節目表,乖乖坐在電視機前收看,而是按照自己需要或時間方便才收看,因此未來有線電視系統的營收將不會像過去那麼亮眼,所謂「值錢的房子」,可能會因為「房市崩盤」而成為一文不值的「第四慘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