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沃牆/拼經濟不能只賣農漁產品 對症下藥才能提振出口競爭力

●李沃牆/現任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專任教授及兩岸金融中心副主任,亦為富華創投及兆豐第一創投董事、品豐投顧榮譽顧問。

高雄市長韓國瑜日前出訪星馬及大陸港澳深廈,無不卯足全力幫高雄農漁產品促銷,總共拿下50多億台幣訂單好成績,此行亦備受兩岸三地媒體矚目,成為鎂光燈焦點。或許搶盡農委會風頭,逼得主委陳吉仲也不甘示弱地大秀出口成績,證明政府能幫農漁民賺錢。不可否認,提高農漁產品出口可提高農漁民收入,改善其生計;但嚴格說來,農產品出口占台灣出口總額微乎其微,拼經濟不能只賣農漁產品。

農業日漸式微 占GDP產值低

台灣以農立國,農業可說是早期六、七〇年代的經濟命脈,當時號稱百萬農業大軍;但自從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國內農業受到進口農產品衝擊,加上政府無良好的利農政策,嚴重影響農民收入,農業人口更是快速流失,農業江河日下。根據主計處所調查的三級產業變化資料可知,1960年農業占台灣GDP比重為28.5%,僅次於服務業的44.6%,但高於工業的26.9%;然而,20年後的1980年代,台灣新竹科學園區設立,高科技產業崛起,並逐漸嶄露頭角,農業占GDP比重快速下降至7.7%;工業則占倍增至45.7%、服務業變化不大;但2000年左右,農業產值占GDP比重持續下降至2%,農業人口僅占就業人口的7.8%;而服務業產值快速增至GDP的66.7%,就業人口占比更提高至55%;截至2017年,農業產值占GDP比重僅剩1.7%,就業人口亦低於5%;吾見勢隨時轉,農業日漸式微,儼然已成為扶不起的阿斗。

電子及資通訊 台灣出口主力

2018年,台灣總出口貿易總額為3,359億美元,農產品出口值為54.7億美元,雖然創新高,也只占總出口貿易額的1.6%,實微不足道。另一方面,台灣農產品出口前五名地區,依序為中國大陸的12.67億美元(23.2%)、日本9.22億美元(16.9%)、美國5.64億美元(10.3%)、越南的4.69億美元(8.6%)、香港4.1億美元(7.5%);數據會說話,由此可看出台灣農產品對於中國大陸的依賴程度相當高。蔡政府想要斷開大陸,另闢蹊徑,繞過中國大陸開發其他農產出口市場,恐嘎嘎乎其難哉!

另就整體出口觀察,台灣主要出口國家及比重前五名,依序為中國大陸(含香港地區)占41.2%、東協17.3%、美國11.8%%、歐洲9.4%、日本(6.9%);蔡政府推新南向欲擺脫對大陸市場依賴,但去年對大陸地區出口成長6.2%;而對新南向卻減少0.6%;令人擔心,「新南向」真的變成「新難向」。在台灣的出口產品中,前十名產業的出口總額高達3,010億美元,占比近9成,說是舉足輕重亦不為過。其細項產品比重依序為電子零組件(33.0%)、資通與視聽產品(10.5%)、基本金屬及其製品(9.4%)、機械(8.2%)、塑橡膠及其製品(7.5%)、化學品( 6.6%)、礦產品(4.3%)、光學器材(3.5%)、運輸工具(3.4%)及電機產品(4.6%)。值得注意的是,單是排名第11的紡織品出口金額為101億美元,將近農產品的2倍。

坦然言,台灣出口占GDP比重逾6成5;要提升台灣經濟成長,宜對症下藥,因勢利導;而首要之務就是加強出口競爭力,特別是電子零阻件及資訊通信產品。

出口動能減弱 景氣明顯趨緩

不可否認,電子零組件出口年增率與台灣經濟景氣息息相關。又電子零組件出口中超過85%為積體電路,其中如台積電等晶圓代工占80%以上,而DRAM次之,約占10%。此外,占比15%的非積體電路主要涵蓋二極體(含LED)(約占20%)、印刷電路(約占35%)、太陽電池(約占8.5%)、電阻器與電容器(約占23%)等四大項目。近幾月受美中貿易戰影響,資訊通信和電子產品等主要出口訂單明顯減少,影響出口動能;以至出口自去年11月出現衰退後尚未止滑,今年1、2月亦均呈現衰退,預估3月也不樂觀。台經院輔公布的製造業景氣燈號,持續出現代表衰退的藍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等指標也顯示景氣衰弱;另行政院主計總處與央行對今年的最新經濟預測數字,也都往下調降至到接近2%的成長率。看來,今年能否保2恐有疑慮。

爭取加入CPTPP 助出口競爭力

影響出口競爭力因素不一而足,但台灣目前的自由貿易覆蓋率僅9.69%,遠低於日韓及新加坡等國;未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令外資來台投資退避三舍。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簡稱CPTPP)人口近5億,大於歐盟地區;GDP約10兆美元,占全球GDP的13%、全球貿易總量14.9%、台灣貿易比重的25%、占台灣對外投資比重近30%,其重要性迨無疑慮。持平而論,加入CPTPP不僅可提高台灣與貿易夥伴的互補互利關係、分散及擴大出口市場、促進經濟成長;亦可藉此強化台灣在亞太地區的供應鏈角色;將台灣產業由傳統以代工為主軸,轉為高附加價值,完成產業升級、提升出口國際競爭力、並降低貿易的衝擊,應是利多於弊。據悉,11國的代表已於今(2019)年啟動新成員加入,泰國、哥倫比亞及英國都已表達加入的意願;台灣應掌握此契機,思考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必要性、檢視相關法規的調適、研擬配套措施,降低對農業的衝擊,積極爭取加入第二輪的談判。

熱門文章》
►沒到最後一刻不能當真

►看更多【李沃牆】專欄

►按讚加入粉絲團,讓你成為話題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李沃牆專欄

李沃牆專欄 李沃牆

現任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專任教授及兩岸金融中心副主任,亦為富華創投及兆豐第一創投董事、品豐投顧榮譽顧問。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