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網銀來勢洶洶..實體銀行會消失? 專家提3大點「短期內不會」

▲▼小資族,買房,收租,房間,臥室,存錢,儲蓄。(圖/翻攝自pixabay)

▲因應純網銀時代的來臨,勢必對傳統銀行造成衝擊,紛紛砸資源備戰。(圖/翻攝自pixabay)

記者紀佳妘/台北報導

台灣純網路銀行時代來臨,點燃金融創新之火,傳統銀行積極備戰,紛紛加速金融科技的布局,不過市場擔憂是否會因此造成實體銀行消失不見,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產業分析師陳衍潔提出3點觀察,她認為,純網銀的加入,短期間內不會催化實體銀行消失。

金管會原先規劃開放2張純網銀執照,不過今天同意將來銀行、樂天國際商銀、LINE BANK等3家業者全數過關,引起市場憂心是否會有Overbanking(分行家數過多)的問題,不過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認為,當時發布純網銀時,國內銀行家數從39家減至37家,包括萬泰併入凱基銀以及元大銀併大眾銀;今年4月澳盛子行業務移轉至星展,因此目前國內銀行共有36家,若從家數的概念來看,等於是將既有模式的銀行替換成新營運模式的銀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著數位金融趨勢發展下,民眾到實體銀行的需求下降,也讓銀行整併分行據點。根據金管會統計,從2014年至2019年5月底,本國銀行分行家數從3,460家減至3,398家,顯示近年來分行家數確實有逐漸衰退的現象;今年前5月分行申請機會,更是首度完全沒有銀行來申請。

純網銀來勢洶洶 實體銀行將消失?

金融科技(FinTech)正是金融業面臨數位科技,所創造出來的產業新樣態。陳衍潔表示,近2、3年來實體銀行已開始因應,著手進行軟硬體更新,因此她認為,純網路銀行的加入,短期間內不會因此催化實體銀行消失的情況,加上目前開放純網銀執照只有2張,銀行現階段仍會延續既有的步調,預期未來分行家數也將會持續減少。

傳統銀行該如何應戰,陳衍潔建議,過去幾年銀行陸續更新軟硬體設備,如今軟體上技術的整合,提高客戶的便利性,才能縮短與純網路銀行的技術上差距,再者是員工數位轉型的培訓,銀行先前已有動作,預料未來也將持續進行。

▲▼財政委員會,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圖/記者季相儒攝)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圖/記者季相儒攝)

最後是金融科技人才的引進,陳衍潔指出,在純網銀尚未加入戰局前,銀行儘管已有所準備,但動作卻出現放緩跡象,投入資源也隨之降低,不過如今開放純網銀,再度帶動銀行在這方面的投資,進一步帶動傳統銀行轉型。

傳統銀行接招 砸資源應戰純網銀

隨著純網銀時代的來臨,已對國內金融市場帶來鯰魚效應,激發傳統銀行強力轉型,展開實際行動備戰。元大銀行以「數位化」、「便利性」來吸引用戶目光,並結合投資理財、換匯、信用卡及電子支付等線上申請服務,積極應戰。根據統計,2019上半年信用卡業務數位申辦率超過3成,平均每3位就有一位是透過線上申辦,而申辦使用元大銀行各項數位服務的新客戶已達8成,下半年信用貸款線上對保、外幣數位存款帳戶及智能理財等服務即將陸續開辦。

元大銀行指出,將線上申請平台「行動化」,透過行動智慧裝置就可辦理線上開戶、線上申請信用卡及貸款等服務;今年也啟動線上申請信用卡預借現金與分期申請、信託開戶等管道。

擁有165家分行的國泰世華銀行表示,每年持續檢視分行通路配置情形,分析市場趨勢、消費者需求及經營成效,針對區域強度變弱或有通路重疊之虞的分行點位進行重新配置,滿足客戶需求。

此外,金管會今年底將開放銀行10項線上業務範疇,元大銀行表示,已進入最後測試階段,目前客戶可以在線上開立台幣數位存款帳戶跟信託帳戶,不需要臨櫃就能完成手續,轉帳、申購基金、換匯通通搞定,加上未來還能線上申請「非約定轉帳功能」、線上同意「結構型商品業務推介或終止推介」,甚至信用卡戶還能「使用生物辨識(含指紋、Face ID等)核身來申辦信貸」等服務。

【更多純網銀相關新聞】

純網銀奪照回應/將來銀行:「活潑跳耀的鯰魚」之姿 推動台灣金融科技邁入下一世代

純網銀奪照回應/中華電:策略投資有助財務 2020年提供服務!

純網銀奪照回應/LINE Bank:應用AI、大數據及各式金融科技 提供安心創新體驗

純網銀奪照回應/樂天銀:肩負重責大任要讓純網銀立足台灣

王道銀行樂見純網銀加入 「如何獲利」成未來最大挑戰

純網銀3搶2變通通有獎! 顧立雄點出3大原因「各有所長」

►拿到純網銀牌照也得守規矩! 金管會警告:要有合理定價 不允許掠奪式競爭

關鍵字: 金管會純網銀金融科技銀行數位化便利性顧立雄2020純網銀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傳奇11月每股稅前虧0.08元 前11月每股盈餘1.78元仍勝去年

傳奇11月每股稅前虧0.08元 前11月每股盈餘1.78元仍勝去年

傳奇網路(4994)公布11月自結損益。其中合併營業收入為1億4,549萬元,而合併營業利益則為1,668萬元,稅前損失為557萬元,每股稅前虧損為0.08元,而累計的稅前利益為1億6,936萬,每股稅前盈餘為1.78元,優於去年同期的0.51元。

2023-12-07 09:42

Fed快降息? 經濟學家:還早!明年7月才看得到

Fed快降息? 經濟學家:還早!明年7月才看得到

想賭美國降息賺一波的人可能要再等等了。英國《金融時報》與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肯特克拉克全球市場中心((Kent A Clark Center for Global Markets)對主要學術經濟學家的調查報告顯示,聯準會(Fed)將至少在2024年7月後才開始降息,且提供的紓困力道將低於金融市場的預期。

2023-12-07 09:27

雷蒙多衝著黃仁勳最強硬的宣示 謝金河:台灣老闆應心有戚戚焉

雷蒙多衝著黃仁勳最強硬的宣示 謝金河:台灣老闆應心有戚戚焉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上針對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點名NVIDIA不應該屢次為了商業利益調降規格,繞開禁令出售晶片給中國,強調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威脅,而不是朋友,企業不應為追求短期利益而犧牲國家安全一事提到,雷蒙多公開對美國科技業老闆喊話,台灣的企業老闆應該心有戚戚焉!不過,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昨表示,NVIDIA將持續開發一套新產品,符合美國政府關於對高階晶片出口至中國大陸的監管規定。

2023-12-07 09:16

台積電漲1元至571 指數跌逾10點

台積電漲1元至571 指數跌逾10點

美股周三(6日)收跌,台股今(7)日以下跌3.8點、17356.92點開出,指數小跌,下挫逾10點,台積電(2330)上漲1元至571元。

2023-12-07 09:02

PTT股版菲神「10萬滾上億」曝3心法 醒來先做一件事

PTT股版菲神「10萬滾上億」曝3心法 醒來先做一件事

過去10年,每年都在PTT股版上分享對帳單、資產呈倍數成長,被網友封為「菲神」的菲比斯,2013年從10萬元進場,如今累積億元身價。他說,自己的獲利金三角是從市場供需出發,以基本面選股,再搭配股期、期權槓桿操作;尤其日日寫交易日誌、月月檔檔檢查營收變化的紀律,讓他股海翻身。

2023-12-07 08:03

台灣虎航今年EPS上看4元 法人更看好明年獲利

台灣虎航今年EPS上看4元 法人更看好明年獲利

法人估計,今年前三季EPS已達3.19元的台灣虎航(6757),今年第四季單季EPS會高於第二季的0.8元,因此全年EPS將超過4元,目前公司復飛率已達85%,明年首季將達95%,與今年首季平均33%的復飛率相較,近3倍數,在票價居高不下,運力明顯提升情況下,明年獲利相當看好。

2023-12-07 07:00

月薪42K「裸辭玩當沖」!妹子7個月欠債60萬驚醒:人生會毀掉

月薪42K「裸辭玩當沖」!妹子7個月欠債60萬驚醒:人生會毀掉

很多人都喜歡玩當沖,相信自己能從當日證券或商品價格中的波動賺取利潤。不過,一名女網友分享慘痛經歷,她去年大學畢業後找了一份月薪42K的工作,但僅做3個月就裸辭,和朋友學習當沖,不料今年卻連續賠了7個月,甚至把從親友那借來的60萬全部賠光,讓她決心戒掉當沖。

2023-12-07 01:46

台灣智慧機械印尼製造展大放異彩 搶攻印尼製造4.0商機

台灣智慧機械印尼製造展大放異彩 搶攻印尼製造4.0商機

年終將至,國際貿易署的海外拓銷活動不中斷,在12月6日開展的印尼製造展(Manufacturing Indonesia)中,國際貿易署就以「智慧機械海外推廣計劃」在展中辦理「台灣智慧製造攜手印尼智造(Taiwan: Supporting Indonesia Smart Manufacturing Future)」記者會,以及多場產品發表會。

2023-12-06 21:17

明揚遭爆解僱員工 經濟部:204人接受資遣、已找到新工作

明揚遭爆解僱員工 經濟部:204人接受資遣、已找到新工作

高爾夫球製造商明揚(8420)在今年9月發生爆炸案,釀成10死逾百傷,工廠也遭勒令停工,董事長劉安皓承諾會努力照顧員工,不過卻被爆出已解僱逾200名員工,對此,經濟部指出,明揚提出大量解雇勞工計畫,預計資遣254人,目前已有204人接受資遣,且都已經找到工作了。

2023-12-06 19:33

迎廣6日內漲43% 共列13檔注意股

迎廣6日內漲43% 共列13檔注意股

證交所今公布13檔注意股,其有短線漲幅較高的有迎廣最近6個營業日累積收盤價漲幅達42.66%、中航漲幅達32.83%、麗臺漲幅達25.64%。

2023-12-06 18:58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