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產物重回商業險市場!3年禁令已解除 總經理蔡漢凌:個人與企業險目標7比3

▲南山產物總經理蔡漢凌。(圖/記者楊絡懸攝)

▲南山產物總經理蔡漢凌。(圖/記者楊絡懸攝)

記者楊絡懸/台北報導

南山人壽於2016年購併原美國國際集團在台子公司美亞產險,2016年9月更名成立為南山產物,契約上指南山產物3年內不能跨足商業險與大型企業險,如今,這項禁令已經解除。

南山產物總經理蔡漢凌3日受訪時表示,南山產物販售大型企業險的禁令,今年9月1日起正式解禁,未來公司會重回商業險市場,「當旋轉門打開,我們會努力展開這塊市場,3年目標是希望個人險與企業險總保費收入比例達到7比3,預估年底前整體保費收入仍有25%以上高成長率。」

蔡漢凌表示,南山產物重回商業險市場後,「初步鎖定國內大型企業」,預計3年內跟上市場水準,把商業險的總收入比例拉到30%,同時個人險也要繼續保持高成長率。母集團南山人壽擁有較廣的業務客戶,無論是一般的企業主、或大型的企業與團險客戶,都是南山的客戶,因此身為子公司的南山產物,也有資源提供客戶服務。

「實際上,產物保險有著滿大的特性,就是永遠隨著整個社會經濟改變。」蔡漢凌說,南山人壽有龐大的業務軍隊,也有通路上與企業客戶接觸等豐沛資源,因此南山產物初期仍以火險、商品責任險、董監事責任險等為主要的通路,優先發展「自留比率較高」的商品,至於跨國風險高、自留比率低也需要再保的商品,就先放在後面,策略上就是「顧面子前先顧裡子」。

▲南山產物保險總公司。(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

▲南山產物保險總公司。(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

蔡漢凌指出,南山產物總保費收入的比例結構,目前比重約是個人險80%、企業險佔20%,可見南山產物的大型商業險業績較為缺乏,未來3年願能達到市場水準,也就是期許個人險和企業險的比率為70%比30%,「這不表示南山產物的個人險不再成長,而是每年繼續保持雙位數的高成長率,同時加快企業險的成長速度,讓兩者的比重達到均衡。」

「南山產物已經連續3年保費收入維持25%至30%以上的成長率。」蔡漢凌表示,前年是33%、去年是28%,今年前8個月成長約落在23%至24%左右,預估年底前整體保費收入成長至25%,目前此成長率在14家產險中,僅落後和泰產險,「我們開玩笑說,因為車險他有自己的『水龍頭』啊(指代理豐田汽車Toyota),但南山產物的業績也都是業務員自己推廣爭取。」他也預計,南山產物明年應可維持雙位數成長。

而在個人險方面,蔡漢凌表示,仍會繼續推動旅遊平安綜合險與旅遊不便險,在客戶出國4個小時前保旅平險,系統甚至還可幫客戶蒐集班機資訊、登機閘口位置、登機/起飛時間以及目的地天氣概況等旅遊資訊;車險也強調一通電話即刻在30分鐘內到達現場服務,並啟動台灣唯一電腦自動派案系統,預計在今年底申請專利。

至於金管會日前裁罰南山人壽案,也罰了南山產物600萬元,理由是董事會通過自母公司承受移轉系統建置合約也有缺失,是史上單一罰案的最高金額。對此,蔡漢凌表示,雖然「南山境界系統」尚未進入南山產物,但也確實印證了風險判斷與應變管理等思考不夠周全,要重新檢視兩三道防線的重要性,因此對於主管機關的裁罰,就是虛心接受並配合改善,「壽險畢竟屬於長期性保單,其中有很多投資型商品更為複雜,絕對不是產險可以比較的。像是壽險有初年度保費、續期保費及總保費數字,產險則是談總保費的觀念。」

▲南山產物總經理蔡漢凌。(圖/南山產物提供)

▲南山產物總經理蔡漢凌出席「我的南山產物時代」微電影徵選大賽後接受記者採訪。(圖/南山產物提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