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祥蔚/用政治鬥爭解讀NCC太沈重 來點媒體經濟學吧!

● 賴祥蔚/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

最近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的幾項重大決議,再度引起各界的關心與討論。

要不要開放新的新聞台?花蓮有線電視要不要加入競爭?這些確實都是很重要的議題。NCC的決議,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政府與社會各界在討論與決策之前,如果能夠從媒體經濟的角度,來探討公共決策對媒體產業的影響,或許對台灣更有幫助。

媒體經濟是一門很特別的學問,因為不像美味的牛排,甲吃了乙就沒得吃,而是某部小說或影音作品,甲看了,乙還可以看,甚至可以一堆人一起看。更有趣的是,每多賣一客牛排,一定要買材料、花時間煎,但是媒體產品多賣給一個閱聽者,卻幾乎不要成本,這就注定了媒體經濟經常玩的是規模遊戲。

可惜的是,經濟學者比較少分析媒體,傳播學者也少談經濟學。筆者針對媒體經濟與市場界定,在2010年與2014年發表了兩篇TSSCI的學術論文。轉眼多年過去,從國家圖書館的期刊論文網檢視可知,這幾年很少有針對台灣媒體經濟進行探討的論文發表。

▲學者指出,幾乎沒人從經濟學的角度,研究怎麼幫助台灣媒體成長。(圖/記者陳世昌攝)

過去一段時間,台灣針對媒體經濟討論的論文,主要是市場集中度,也就是台灣媒體是不是出現壟斷。即使是這個主題,研究論文也不算多。如果主題是問: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怎麼幫助台灣的媒體健全成長,就幾乎沒有看到任何研究發表了。如果這樣,但我們在審視台灣媒體的重大決策時,立足點是什麼呢?

舉例來說,理論上,媒體產品應該會追求市場的極大化,因為每多一個用戶的成本趨近於零,也就是邊際成本趨近於零。但事實上,台灣的媒體業者與其說追求市場的極大化,不如說追求市場的極端化,以政治光譜來講,就是有鮮明的政治立場,以便吸引特定觀眾。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要怎麼解釋?是媒體業者只滿足於小眾定位嗎?所以不思積極進取,只求保有死忠支持者?許多人經常批評媒體亂象,但是必須謹記:政府對媒體管控不宜直接干涉,只能透過公共政策給予適當的引導。

進一步問:有沒有辦法解決前述問題,以及設法幫助影視產品的生產量與品質都向上提升?如果可以從經濟學及公共政策的角度去進行學術研究,在以此為基礎進行公共政策的辯證,相信一定更能提升主管機關的決策品質。

NCC最近的若干重大決策,有媒體從政治鬥爭的角度來解讀,這對於政府、業者與公民來講,真是太沉重。期待加強媒體經濟學的理論與實證研究,真正幫助振興台灣的媒體產業。

熱門點閱》

► 懶人包》苦苓/一次看懂冠狀病毒為何這麼難搞?

► 陳建仁/疫情緩和需2個月 台灣致死率排名倒數第二

► 韓國N號房成員大多二五左右 厭女文化在年輕人中散播

► 沒有對的生涯規劃 就沒有好的理財規劃 投資達人李柏鋒給社會新鮮人的三點建議

►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賴祥蔚

賴祥蔚 賴祥蔚

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