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鴻海從代工走向技術創新 端看劉揚偉「強中央」大計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圖/記者姚惠茹攝)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圖/記者姚惠茹攝)

記者姚惠茹/新北報導

鴻海(2317)將在12日舉辦第3季度法人說明會,外界高度關注,董事長劉揚偉在鴻海科技日發表MIH電動車開放平台,憑藉軟、硬整合及零組件等優勢,摩拳擦掌地準備在電動車領域攻下一成市佔,蓄勢待發的背後,折射出劉揚偉上任以來,其「強中央」作為,準備把鴻海從過去的「代工之王」轉型為高科技研發的開放風格,用技術力拉高毛利率。

甫結束的首屆鴻海科技日,以「3+3=∞」為活動主軸,劉揚偉以MIH電動車開放平台為基礎,推出一系列轉型升級計畫,加上今年中成立的鴻海研究院,就目前公布的內容來看,鴻海正大量起用新事業人才,像是科技日活動現場看到有許多年輕人才上台主講,包括發表軟體平台的技術長魏國章、關鍵零組件的產品長蕭才祐皆為一時之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年輕人是活水的源頭,未來的希望」,劉揚偉在菁英幹部結訓典禮活動這樣說著,細看劉揚偉在圍繞在集團中央的人才培育布局,在外界看來,這無疑是「強中央」的重要起手式。

不僅是人才培育,鴻海也持續優化內控機制,與SAP的策略結盟,看準的就是自動化優勢,透過SAP平台,集團資料可即時取得與分析,加速並強化財務預測,整體生產製造與供應鏈管理可大幅提升效率,全球20多國長年積累下來的工廠管理經驗與生產大數據,透過IT與OT連結整合,優化營運管理。

與此同時,鴻海與國巨在被動元件領域的互相支應,讓鴻海年營收1兆元的零組件產品項目補上被動元件這塊拼圖,也更能發揮垂直整合綜效,尤其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平息,鴻海與國巨從5G、車用到醫療等領域的高度合作,意味著今後鴻海在零組件端的供應無虞,同時也為高階被動元件留下議價空間。

而這一年多來鴻海對外推動的這些轉型規劃,透過定期法說會的形式,也讓外界更清楚鴻海想要做什麼,目標在哪裡,相較以往對外投資案透過事業群、子公司推動,成效及透明度都不明朗,這一部分的轉變,許多熟悉鴻海的投資法人、媒體記者,感受最深刻,也可視為推動「強中央」公司透明化的另一個效果。

鴻海近來持續在「3+3」的投入,劉揚偉念茲在茲就是要讓全球電子代工龍頭的鴻海,順利取得新興產業、技術端的關鍵位置,鴻海科技日的成功舉辦,已達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如何在2025年達到毛利率10%的終極目標,且看鴻海的下一步怎麼做了。

關鍵字: 鴻海劉揚偉法說會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14家金控前11月賺近3600億元 富邦國泰新光單月虧損

14家金控前11月賺近3600億元 富邦國泰新光單月虧損

14家金控前11月自結獲利出爐,合計賺進3598.57億元,不過受到匯損壓力影響,包括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與新光金(2888)皆交出單月虧損的成績單,不過富邦金前11月每股稅後純益(EPS)仍達5.04元居冠,而國泰金在虧損也拉近與中信金(2891)的距離。

2023-12-11 17:35

台虎11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前11月營收破百億創新高

台虎11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前11月營收破百億創新高

台灣虎航(6757)11月單月收10.59億,較前月減少13.2%,公司說明,主因國境自去年10月13日解封後,今年10月迎來首個秋季及連假出遊旺季,基期較高,惟台虎疫前航網佈局已全面復飛,各區域的載客率表現亮眼,11月較去年同期增加308.78%(+8億),營收創同期新高。

2023-12-11 17:43

快訊/台股ETF受益人近600萬 00919規模700億創4大紀錄

快訊/台股ETF受益人近600萬 00919規模700億創4大紀錄

每周台股ETF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出爐,根據12月8日最新公布的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資料顯示,台股ETF的受益人人氣回籠,最新一周增加73789人,再度創下歷史新高,統計今年來增加1782511人,總受益人來到5938669人,逼近600萬人大關。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人氣最高,同時創下填息、規模、受益人、收盤價新高4項紀錄。

2023-12-11 16:00

群創竹南廠傳「優遣」百人 公司:第一時間溝通、尊重個人意願

群創竹南廠傳「優遣」百人 公司:第一時間溝通、尊重個人意願

面板大廠群創(3481)近日傳出竹南T1廠將通知上百名員工於本月下旬離職,但遲遲沒有公布優離方案,對此群創表示,關於人力調整的部份, 群創已於第一時間與相關單位同仁溝通,予以尊重員工個人意願。

2023-12-11 11:26

統一超11月營收逾268億元 全家年增7.18%

統一超11月營收逾268億元 全家年增7.18%

超商雙雄公告11月營收,統一超(2912)11月營收年增逾8%至268.7億元、全家(5903)11月營收逾7%至83.14億元。展望12月,雙雄皆看好冬季聖誕跨年商機,持續開發話題增加買氣挹注營收。

2023-12-11 17:34

瓦城前11月營收破50億元 董座徐承義兼任總經理職務

瓦城前11月營收破50億元 董座徐承義兼任總經理職務

瓦城(2729)今日公告11月合併營收為4.07億元,月減14.3%、年增7.51%;累計今年前11月合併營收為52.31億元,年增27.67%,雙創同期新高。公司表示,11月持續展店挹注營收,年末聚餐需求暢旺,尾牙春酒專案銷售年增4成;另為因應公司營運需求,原總經理廖梅淳轉任子公司第一美味總經理,總經理職位由董事長徐承義兼任。

2023-12-11 16:54

大同、美利達宣布合作! 彰化廠區共建太陽能電廠

大同、美利達宣布合作! 彰化廠區共建太陽能電廠

大同公司(2371)旗下能源服務事業大同智能,今日與自行車大廠美利達工業舉行太陽光電建置簽約儀式,由美利達工業委託大同智能在彰化廠區建置容量976.10kWp太陽能電廠,未來出自美利達製造的自行車將更具減碳元素,也為台灣製造業注入更多環境永續的正向能量。

2023-12-11 15:49

漢來美食11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尾牙桌數年增近2成

漢來美食11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尾牙桌數年增近2成

漢來美食(1268)今日公告11月合併營收為4.05億元,月增0.64%、年增15.56%;累計今年前11月合併營收為44.17億元,年增33.15%,雙創歷史同期新高。公司指出,隨著新品牌加入及年末尾牙、聚餐旺季,看好營運目標可再刷新高。

2023-12-11 15:13

貨櫃運價喊漲 長榮股價漲逾2%、萬海漲近5%

貨櫃運價喊漲 長榮股價漲逾2%、萬海漲近5%

巴拿馬運河水位下降,造成塞港情況短期難解,許多船舶紛紛轉向蘇伊士運河或經好望角繞道而行,使航行成本增加,全球海運市場運力需求上升,長榮(2603)等6大航商宣布明年1月起要調漲運價,帶動我國貨櫃三雄今股價走揚,其中萬海(2615)因11月營收成長,股價一度漲近5%,長榮、陽明(2609)則漲2%。

2023-12-11 11:55

晶片漲價衝擊 iPhone 16、Galaxy S24爆沿用舊款記憶體

晶片漲價衝擊 iPhone 16、Galaxy S24爆沿用舊款記憶體

根據外媒wccftech報導,最新世代的旗艦手機晶片支援終端設備 AI 運算功能,後續的 SoC 將擴展這些功能。然而,規格上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並且設備上的人工智慧對儲存和 RAM 有著嚴苛的要求,一家研究公司認為,由於人工智慧目前缺乏引人注目的內容,三星和蘋果在 Galaxy S24 和 iPhone 16 上整合高 RAM 的意義不大。

2023-12-11 10:35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