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扶險沒了還有長照、失智險! 該怎麼買一次看

▲失扶險即將停售。(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保險業者強調,「長照險與失扶險是不一樣的基礎點,計算公式也是不同邏輯,所以能繼續賣,但還是要看保障條款的不同」。(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陳依旻/台北報導

多家壽險公司的失扶險踩雷,隨著2020年尾聲階段,即將退出市場;有保戶疑惑,為什麼「貴桑桑」長照險還可以繼續賣?

業者表示,長照險的理賠標準是依巴氏量表、臨床失智量表或其他臨床專業評量表,「是依條款診斷符合生理功能或認知功能障礙」,失能狀態也須持續達一定的觀察期間及定期醫師重新評估,比較不會造成保險公司的財務虧損。

保險局日前公告壽險精算簽證說明,要求精算人員全面檢視今年年銷售的失扶險費率,費率不足的保單須提出費率調整建議;業者指出,越賣越便宜的保單,通常比較危險,除了代表有不公平的計算模式,過去確實有保戶「濫申請」失扶險,造成保險公司的財務虧損。

業者強調「長照險與失扶險是不一樣的基礎點,計算公式也是不同邏輯,所以能繼續賣,但還是要看保障條款的不同」。

市面上充斥的保單,部分特定傷病險、失能扶助險等都統稱「類長照險」,都具長照功能,容易造成民眾混淆;且長照險的保費高出許多,財力有限的民眾要怎麼選,才能保障退休生活?

南山人壽強調,「老化失能」並不在特定傷病險的保障範圍,老年痴呆等失智症,除非契約特別約定,也不保障,範圍在三者中最為狹隘。至於失能險承保需依不同的失能程度(含完全失能)理賠,失智或癌症等需人照顧的重症,不一定符合失能程度。例如不幸罹癌,器官需被切除一半以上且經180天治療後醫師認定自理困難,才認定失能理賠,若等待期間不幸身故也不賠,所以民眾買了失能險也不一定能得到理賠。

南山人壽建議民眾,投保長照險以實物服務給付,加上一次性或分期之商業型保險的現金給付,作為填補超過服務額度、自負額度的費用,也可作為照顧者或受照顧者收入補償及家庭修繕或購買輔具之費用,即可建構完整雙層長期照顧保障防護網。

長照商品多元,有含身故給付或純長期照顧保險金給付者,甚至亦含有短期照顧給付商品,在規劃長照保障時,可將長照2.0列為第一層基本保障,並應選擇以生理功能障礙或認知功能障礙為認定標準之商業長照或失智,來建立第二層的長照保障。

AIA友邦人壽也提醒,民眾務必小心「滿手健康險,但醫療保障卻不足。」,退休金準備的規劃各家建議紛云,莫不以「現金為王」來總結,易衍生出到底需準備多少退休金,才足夠享受具品質退休人生的議題。

建議民眾可參考「退休前累積資產」,透過「利變型終身壽險」結合「醫便利醫療照護」,可減輕住院醫療費用負擔,並且當生病住院後能「提供彈性資金」的壽險商品,因為無論人生哪個階段,擁有令人安心且彈性的現金資產永遠是當人生遇到問題的最佳解方。

據相關資料,全世界每3秒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2018年國際失智症協會推估全球有5000萬失智症患者,到了2050年更將高達1億5,200萬人,國內失智人口也是逐年增加。

中國人壽指出,面對高齡化社會趨勢下的失智風暴,中國人壽推出首張以失智議題為訴求的外溢保單,以事前預防、事中因應、事後補償等三大攻略,協助民眾打造失智保障網,同時也積極透過線上線下失智友善議題的倡議,喚起民眾對於失智預防與失智認識的重視,例如於企業網站建置「健康防失智」專區,以輕鬆幽默方式傳遞失智預防正確觀念。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