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散戶不理性行為 助你股海中成為大黑馬

▲之前的投資,也能順利獲利。(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xfuel)▲雖然不是一夜暴富,但卻可以積少成多,帶來旺財運!(示意圖/取自Pixabay)

▲如何超越股市漲跌讓自己維持在理性思考,就有機會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金錢損失。(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投資人有些時候會表現得不理性,專家指出,這種行為會持續發生,如何避免讓自己落入這類狀況,《漫步華爾街:超越股市漲跌的成功投資策略》作者墨基爾(Burton G. Malkiel)透過華爾街專業投資人、經濟學者與個人投資者的三重身分,整合個人經驗,加上實際案例與產學界看法,提供給讀者一些不一樣的理財概念。以下內容摘自《漫步華爾街:超越股市漲跌的成功投資策略》。

文/墨基爾(Burton G. Malkiel)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度自信

認知心理學研究人員已經指出,人們在不確定時,經常會做出不合理的判斷。在這些偏誤行為中,最常見的是人們經常過度自信,相信自己的判斷是對的,並且對未來過於樂觀。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心理學家康納曼指出,這種過度自信的傾向在投資人身上尤其明顯。投資人比其他類型的人更常誇大自己的技巧,並且否認機運的存在。他們高估自己的知識,低估風險,還誇大自己控制事件的能力。

康納曼的實驗顯示,只要詢問受試者的信賴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就可以有效修正投資人對機率的判斷。所以,他提出下列問題:

根據你的最佳估計(best estimate),一個月後的道瓊指數最高會漲到多少點?接著,請你決定一個比較高的數值,而你99%(非絕對)肯定,一個月後的道瓊指數會比這個數值低。然後,再挑選一個比較低的數值,而你99%肯定一個月後的道瓊指數會比這個數值高。

▲▼ 股市,股票,投資,台股,看盤,財經。(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認知心理學研究人員指出,人們在不確定時,經常會做出不合理的判斷。(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如果適當的執行這個指示,道瓊指數比你的高(低)估計值高(低)的機率應該只有1%。換句話說,投資人應該有98%的把握確定道瓊指數會在自己預估的範圍內。類似的實驗已經應用在利率、通貨膨脹率,以及個別股價等方面的預估方法上。事實上,能夠精確設定信賴區間的投資人少之又少。照理來說,實際結果超出預測範圍的機率只有2%,但是,實際上出現意外結果的機率卻將近20%,這就是心理學家所指的過度自信。

我們可以從這些研究中得到什麼結論?人們顯然太過相信自己的預測精確度,於是誇大自身的技能,還對未來太過樂觀,這些偏誤會以各種樣貌顯現在股市裡。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許多散戶誤以為可以擊敗市場,結果進行太多投機買賣而且交易量還過大。行為財務學家泰瑞斯.奧狄恩(Terrance Odean)與布雷德.巴伯(Brad Barber)長期觀察某一家大型折扣券商的散戶投資帳戶,結果發現,散戶交易愈頻繁,績效就愈差。

▲之前的投資,也能順利獲利。(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xfuel)▲雖然不是一夜暴富,但卻可以積少成多,帶來旺財運!(示意圖/取自Pixabay)

▲散戶很容易掉入的誤區就是誤以為可以擊敗市場,結果進行太多投機買賣而且交易量還過大。(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這種對理財能力的錯覺很可能源於另一項心理學研究結果,也就是所謂的「後見之明偏誤」(hindsight bias)。之所以產生這種錯誤,是因為人們會選擇性的只記得成功的事件。你記得成功的投資,所以很容易產生後見之明,並相信「自己當初早就知道Google的股價會在首次公開募股後翻漲5倍」。

一般人很容易將所有好的結果歸功於自己的能力,還經常將壞結果合理化,認為那是不尋常的外部事件所造成的意外。歷史教訓對我們的影響還不如幾起成功事蹟。後見之明會引發過度自信的心態,助長我們的錯誤預測,誤以為世事容易。推銷無效財務建議的那些人,甚至會自以為推銷的是好建議。《富比士》雜誌發行人史提夫.富比士(Steve Forbes)深諳這個道理,他最喜歡引述小時候祖父提出的忠告:「推銷建議比接受建議還要有利可圖。」

▲▼ 股市,股票,投資,台股,看盤,財經。(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後見之明會引發過度自信的心態,容易助長錯誤預測。(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許多行為學家相信,在預測公司未來的成長能力上過度自信,會導致所謂的成長股普遍被高估。如果令人振奮的最新電腦科技、醫療設備或是零售商店吸引大眾的目光,投資人通常會推斷這些事業將會成功、表現出高成長率,並且抱著超乎常理的自信認定這就是事實。高成長的預測導致成長股被高估,但是這種樂觀的預測通常不會實現,這些公司的獲利可能縮水,個股的本益比可能下跌,結果造成投資績效低落。在預測令人振奮的公司未來的成長時過度樂觀,或許就是「成長」股表現往往不如「價值」股的其中一項原因。

▲▼             。(圖/記者蒲世芸攝)

★本圖文經天下文化授權,摘自《漫步華爾街:超越股市漲跌的成功投資策略》(新編增訂版)

關鍵字: 理財投資股票散戶書摘漫步華爾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三招無痛存錢法 輕鬆將理財好習慣融入日常

三招無痛存錢法 輕鬆將理財好習慣融入日常

很多人想要理財,卻不知道從何開始;想要存錢,也遲遲無法行動。其實很多事情「第一步」是最重要的,然而如果最初的開始就定的太困難執行,往往容易成為我們實行上的阻礙。為大家整理出三招「無痛」存錢小祕訣,讓你輕鬆可以開始邁向儲蓄的第一步,不要再說老師沒有教了,現在就只差你開始動起來吧。

2021-04-21 11:29

「小白」變身手機當沖達人 曝手機5分鐘操作勝率達85%技法

「小白」變身手機當沖達人 曝手機5分鐘操作勝率達85%技法

手機當沖教學創辦人劉家誠(Jasper)原本是上班族,希望靠買股為自己加薪。他用一支手機股票操作8年,極短線手機當沖超過四年,透過自己研究出的方法,最短在5分鐘內就能獲得報酬,力求創造高勝率的投資績效,每月平均獲利60,000至150,000元!

2021-04-09 16:11

銀行沒說的祕密!信用卡這樣用 省錢還增加回饋

銀行沒說的祕密!信用卡這樣用 省錢還增加回饋

只要使用正確,並透過充分利用信用卡方式,可以提高你的信用度,同時會因為消費行為,而自動獲得回饋。改善信用是一個多步驟的過程,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擺脫債務,在《從0開始打造財務自由的致富系統:暢銷10年經典「系統理財法」,教你變成有錢人》書中就提到要如何削減費用,並增加回饋的獲得。

2021-03-12 18:05

領6000元「5管道」入帳時間表! ATM 4/10開放領現、郵局4/17

領6000元「5管道」入帳時間表! ATM 4/10開放領現、郵局4/17

立法院會今(24)日三讀通過攸關全民發現金新台幣6千元的疫後特別預算案,再經總統公告,預計27日即可生效。除開跑第3天登記入帳,財政部今(24)日已表示最快4月6日可入帳外,其他4個管道,依據先前公布作業細則推算,開放時間表也全數出爐,ATM即將在4月10日開放民眾領現、郵局則是4月17日。

2023-03-24 15:40

台積電配發2022年限制新股 總裁魏哲家分得400張、市值逾2億

台積電配發2022年限制新股 總裁魏哲家分得400張、市值逾2億

台積電(2330)日前董事會核准發行發行2022年限制員工權利新股共2110張,根據今日公告資訊,台積電總裁分得400張為最多,以今日市值539元計算,金額高達2.15億元。

2023-03-24 19:51

快訊/台銀搶開第一槍! 27日調升存款利率 1年期固定1.6%

快訊/台銀搶開第一槍! 27日調升存款利率 1年期固定1.6%

央行升息半碼,台銀搶開第一槍,自3月27日(下周一)起調整新台幣存款利率,台銀目前牌告1年期定儲利率機動利率1.465%,跟進央行調升半碼後,機動利率來到1.59%,至於固定利率則由1.475%調升為1.6%。

2023-03-24 17:07

快訊/永豐金每股配0.8元股利 現金殖利率逾3.6%

快訊/永豐金每股配0.8元股利 現金殖利率逾3.6%

逾33萬股民嗨翻!永豐金今(24)日召開董事會,通過2022年度每股配發現金股利0.6元、股票股利0.2元,合計每股股利0.8元,依今(24)日收盤價16.40元計算,現金殖利率達3.6%以上。

2023-03-24 16:56

最高月領5.2萬! 無薪假2大補貼計畫6月底到期

最高月領5.2萬! 無薪假2大補貼計畫6月底到期

勞動部今(24)日公布最新無薪假人數,製造業仍突破7000人,勞動部長許銘春日前也坦言,製造業短期難好轉,不過有「充電再出發」及「安心就業」2大計畫可幫助無薪假勞工,補助6月30日到期後會再視情況決定是否延長,其中,「充電再出發」每月最高可領逾2.5萬元訓練津貼,若再加上每月無薪假基本工資26,400元,等於一個月可領近5.2萬元。

1970-01-01 08:00

定存族當心利息被吃! 升息後1作法「省稅節費」

定存族當心利息被吃! 升息後1作法「省稅節費」

中央銀行昨(17)日升息半碼(0.125%)讓市場跌破眼鏡,料公股行庫會率先配合央行貨幣政策,將各類存款牌告利率調升半碼,但對存款族來說,滿心歡喜迎接利息增加的同時,專家建議可以把定存拆單來因應,來規避「定存利息須繳10%稅」、「健保補充保費」相關規定,不然會被吃掉利息收入。

1970-01-01 08:00

代領13歲以下孩童6000元「只要輸入健保卡號」! 一文看登記須知

代領13歲以下孩童6000元「只要輸入健保卡號」! 一文看登記須知

全民普發6000元登記開跑第三天,數位發展部表示客服同仁最常接到的問題是「登記入帳,幫未滿13歲小孩代領是要輸入誰的身分證字號?誰的帳戶資料?欄位要填誰的資料?」​,數發部小編也詳細說明如何登記以及需要準備的資料。

1970-01-01 08:00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