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驥/美中貿易戰新回合 選邊站前務必三思!

我們想讓你知道…拜登的結盟策略,在實質上是否能構成對中國更大的國際壓力?仍有待觀察;況且,目前的中東的形勢,已呈兵家必爭之勢,它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變局。

● 單驥/國立中央大學終身榮譽教授、APIAA院士

近日在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主動與中方代表劉鶴聯絡,要求展開對話後,終於在5月27日開啟了美中雙方在拜登總統任內的第一輪貿易談判。之後,分別於6月2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也與劉鶴進行對話,及11日中美雙方商務部長彼此間接連對話,其間代表的意義不凡,從上述公開的信息來看,美方正積極地尋求與中方對話,並力求突破。

美中貿易關係自川普發動貿易戰後,一直居於上位與壓迫性的氣勢,最後,美中貿易協定的簽訂,是在白宮,由川普與劉鶴親簽,打破所有外交慣例,其理由無它:要對外形塑中方甘屈居下風的形象。而此,對中方而言,當受不少屈辱。

 

▲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右)及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左)。(左圖/路透;右圖/達志影像/美聯。)

拜登上任 對中砲火不減

自從拜登總統上任後,美方非但沒有好臉色,且有持續以各種人權、新疆棉等議題打擊中方,同時,美國更聯絡歐盟、印太在經濟上、科技上及國際關係上加大力道對中國進行夾擊與箝制,而此,讓中方深覺委曲不能求全,而須進行全面性的反制。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棋,就是公開地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3月18日阿拉斯加會議中,明白的宣告:「中方不接受美國倚仗實力地位與中方『會商』」。

之後,隨即於3月27日,中方與伊朗簽定25年的戰略協議,且雙方同意,以人民幣結算石油交易。更有甚者,中方也開始涉入中東事務,特別是以巴之間的「調停」,可說是中伊間簽署投名狀後的試金石,這不但讓以色列緊張,也挑戰美國在中東的地位。

另在中伊雙方簽訂石油輸出協定後,這對以沙國為首的OPEC國家深受壓力,此外,於2020年1月16日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中方也承諾自美方購入石油及能源產品,也讓OPEC國家與美國形成石油輸出上的競爭關係,若中方要求OPEC國家比照伊朗採人民幣結算,這不但在政治上削弱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同時,更直接地影響到美元的國際地位,這一定是美國所不能接受的結果。

▲美國總統拜登。(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貿易戰新回合 中國如何抗衡?

上述對近半年來國際經貿情勢的扼要敘述,主要是在說明,這些變化都會反映在此新一輪美中的貿易談判上。

現中方可採的抗衡性經貿策略至少有以下6項:

(1)人民幣暫不設目標區的穩健升值,用以提高對美出口產品(如鋼鐵製品)的售價,以強化或甚而引爆美國通貨膨脹的壓力鍋,如此一來,或能迫使美國重新考量川普任內對中方施加的高關稅是否應向下修正或部分去除。

另在上述政策中,中方已取消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政策,用以提高出口價格,而形成對輸入國,特別是美國的通膨壓力。

現今美國5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已達5%,通膨壓力已呈蠢蠢欲動的態勢下,葉倫正面對不小的升息壓力,但升息後,對美國經濟及股市的衝擊會太大,它也很可能會澆熄美國經濟復甦的微弱營火。

(2)引導更多的國家試用,或進一步擴大試用人民幣的結算,或是人民幣結算後的貨品交換,以繞開美元。

(3)強化自身製造業的基礎與優勢,不但拉大其與鄰國的差距,同時,也更強化美國對中方製造業上的需求。

(4)減持美債或持續拋售美債,促使美國升息,以施壓美國在某些項目的談判上做出讓步。

(5)在G7會議前,中方公佈《反外國制裁法》除可抗衡美國以G7會議的「打群架」施壓外,亦可在後續的美中貿易談判中增加中方談判籌碼。

(6)在時機上,隨著美國感恩節及聖誕節的逼近,許多相關的產品都開始下單生產(目前中國也是最大的接單者),若在人民幣升值、原物料價格上漲下,再加以25%高關稅的推波助瀾下,美國現正面對極大的通膨及升息壓力,若處理不慎,也會直接導致拜登政府民怨的升高,而更不利其國會的期中選舉。為此,中方在談判上,或呈以逸待勞之勢。

 

▲中國國旗(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貿易戰新回合 美國如何反制?

反觀美方可採的反制性政經策略也至少有6項:

(1)要求中方切實或加速美中貿易協議的落實,加大對美能源及農產品採購的力度,以排擠它國對中國市場的占有率。

(2)此外,更鼓勵中方採「自願性」的加碼採購或對某些商品採出口自願性設限。(猶如1970年代美國要求日本對美國小汽車出口自願設限般)。

(3)施壓中方對人民幣升值的透明化,及上述出口政策的友善化,以減少對美國通膨的壓力。

(4)要求中方購入更多的美債,以降低美債升息的壓力。

(5)對中國半導體發展及其他重要技術的箝制,擴大對中國相關重要企業實體清單的範圍,強化對中國重要科技產業發展的牽制;或取消部分廠商在實體清單中的列名,以換取中方對應的讓步。(如增購美債?)

(6)強化國際對中國在貿易、政治及經濟上的夾擊(如讓紐西蘭歸隊五眼聯盟,及歐盟對中國政經及科技上的杯葛),用以對中國施加更大的壓力。

上述所列出的中方或是美方6項可能的彼此對抗性策略,當然都是列示性的,兩大國的激烈談判中,一定有許多外人所不知的重要「殺手鐧」或是「獨門暗器」,會在今後一輪輪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貿易談判中,適時地拿出來過招,而外人們,也只能在日後最終簽訂的新合約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

▲美國國旗。(圖/路透社)

美方情勢不利

總括地說,拜登任內新一回合的貿易談判必將較川普任內主導的貿易談判更為艱難,雙方都有不能輸的壓力,但本文認為,相對而言,拜登政府所面對的形勢可能相對較為不利,其理由為:

就現勢而言,中方已不再有委曲求全的想法,而是要與美國務實地打一場貿易戰,在上一輪貿易戰後,中方會認為,不論是貿易、科技及國際政治戰中,它都能挺得過去,而在眼前的這一輪,就可由前一輪的純防守戰略,重新整調為攻防兼備的全方位戰略,如此一來,一旦出手,就會直指美國的痛點,以爭取美方適時讓步。

就美中經貿的實力而言,兩強現已迅速地拉進,且雙方在經濟上已呈不能「脫勾」的態勢。事實上,就脫勾的「膽小鬼」策略來說,美方在高科技上的制裁已是現在進行式,其效果如何,雙方心裡都有數;就中方而言,是可將其視為經濟學上所謂的「固定成本」,是既成事實,故可略而不計。

相對的,在美方製造業現已空洞化的情況下,其對中國製造的需求彈性,已呈快速變小,且一時間亦無翻轉的可能,這也是戴琪所稱渠為美國「勞工權益」請命,及美國國會正積極草擬各項制裁中國法案的重要經濟參考背景。

就國際對中國的包圍戰略來說,其成果基本上是呈現出「事倍功半」的效果,要想建構出無缺口的「包圍的長城」實屬不易;其間,或有如澳、日等鐵桿的盟友,當然,也一定存在著不少「貌恭而心不服」的偽盟友(中國也同樣會有「偽盟友」的問題);即使在此次G7最鐵桿的會議中,所發生的曲折,亦可見其一二。

▲美中之爭。(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因此,拜登的結盟策略,在實質上是否能構成對中國更大的國際壓力?仍有待觀察;況且,目前的中東的形勢,已呈兵家必爭之勢,它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變局。

而此,也可合理地解釋,為何在3月18日阿拉斯加的會議中,中方對美方的嚴正聲明,它不但為現今新一輪美中貿易談判,有關中方立場定了調;同時,也借機明白地告訴國際社會,如G7會議:天既已出二日,站隊務請三思。

熱門點閱》

► 楊智傑/國際疫苗須政府簽約原因 廠商希望民事免責?

► 疫情下心聲》台大醫院行政:政府對醫院提撥資源過於「嚴格」

► 楊岡儒/《疫苗採購審查》是保障人民 還是卡關?

► 等待疫苗的不只台灣!心嚮「善良、勇敢、心懷感恩」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單驥專欄

單驥專欄 單驥

政治、經濟與法律常連動在一起,我試著在三者間找到平衡點。國立中央大學終身榮譽教授,APIAA院士。曾任行政院經建會副主委、公平會委員、外貿協會副董事長、中大管理學院院長。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