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錢人流行驗疫苗抗體 專家揭「2大風險」:恐淪防疫破口

▲▼法國,疫苗。(圖/路透)

▲美國許多打完疫苗的有錢人做抗體檢測。(示意圖/路透)

記者詹雅婷/綜合報導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部分有錢人開始流行起檢測疫苗抗體的風潮,每月或定期檢驗早已成為常見作法。然而專家卻感到相當擔憂,因為各機構測出來的抗體數據並無統一標準,提供的資訊相當有限或導致民眾錯誤解讀,造成防疫鬆懈、自行決定不打第3劑疫苗等,導致染疫或病毒傳播,反而陷入風險。

隨著美國大規模開打新冠疫苗,當地醫療服務機構如今開始提供抗體檢驗服務,甚至免下車就能檢測,透過手指取血來採集樣本,部分名人、好萊塢人士均是這些機構的客戶。現已知有些人檢測的原因是,本身為免疫功能低下者、與染疫高危險族群同住,或是想知道更多關於自身健康狀態者。

紐約上東城一間高級健檢中心46歲老闆辛格(Juhi Singh)最近也做了一次抗體檢驗,想確認今年2月接種嬌生疫苗後到現在,免疫力是否依舊強勁,藉此決定接下來要不要外出旅行,「如果沒有抗體,我是不會出去玩的。」24小時後,她得知自身抗體濃度為每毫升14.8,「雖然些微下降,但我知道疫苗仍然有效,還是有受到保護」,且身邊很多朋友都這樣做,測抗體早已成為吃飯聊天的話題,「這就像是在計算卡路里。」

只不過,醫學專家如今感到相當擔憂,因為不能單靠抗體數值來判斷是否擁有抵抗病毒的能力,且抗體檢測也無法拿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染疫。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教授卡普蘭(Arthur Caplan)直言,推廣這些檢測的醫師不是在推廣好的科學,「我認為他們把客戶置於危險之中,因為抗體數值並無統一標準。」

文中提到,抗體數值提供的資訊相當有限,不但驗不出在人體免疫反應發揮重要作用的T細胞,數值大小真正代表的意義也尚待確認,且不同機構檢測方式不同,驗出來的結果也不同。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早已警告,並不建議利用抗體檢測作為衡量標準,因為這可能有潛在風險。

卡普蘭表示,測得抗體數值量低的人可能會改變自身行為或選擇,包括不參加婚禮或採取額外防疫措施,有些人會去打第3劑疫苗,但反之亦然,抗體數值高的人可能因此捨棄戴口罩等防疫作法,導致染疫或病毒傳播,或甚至輪到該打第3劑疫苗時選擇不打,「這會帶來虛假的安全感,就算有抗體,也不代表有足夠抗體來對抗變種病毒。」

《宇宙人外信》:中英日韓四聲道,時事閒聊學單字★

SpotifyKKBOXSoundOnApple Podcast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