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組合怎麼配置?理財達人分享策略 下跌50%照樣獲利

▲儲蓄,理財,利潤,定存,投資,股市,匯市。(圖/pixabay)

▲看著盤勢起起伏伏,考驗投資人是不是沉得住氣做出判斷。(示意圖/取自pixabay)

作者:方格子投資理財作家 阿福の投資馬拉松
摘自:大是文化《配速持股法,我月領10萬:月月領股息的超強資產配置,獲利極穩化的最快方法》

●精選書摘

請想像一下:當買進一檔個股後,股價開始下跌,跌幅多少時你會感到焦慮?最近三年台股有幾次明顯下跌,包括 2018 年10 月中美貿易戰的小股災、2020 年 3 月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股市熔斷,及 2021 年本土疫情爆發後的小股災。多數投資人在出現 30% 的帳面虧損時會開始感到焦慮,懷疑自己的投資是否正確,但如果這時沉不住氣賣出股票,就是真的虧損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經典例子就是巴菲特買進美國運通(交易代號 AXP)後,自 1998 年以來就未再調節過持股,之後經歷了 2000 年高科技泡沫和 2008 年金融海嘯,兩次股價跌幅超過 60%,巴菲特都未賣出持股,因為美國運通(AXP)的品牌價值、營運模式與護城河競爭優勢都沒有改變,不符合他的賣出條件。巴菲特的沉得住氣,讓美國運通(AXP)在 2021 年為波克夏賺進了 77 億美元的獲利。

股市的波動很考驗人心,有人喜歡自己的投資標的跟隨大盤的波動安穩度日,有人則喜歡大風大浪才有機會低價加碼。投資界常用風險係數β值來衡量個股或投資組合的風險,代表對市場的敏感程度,β等於 1 時,代表個股和大盤同步;β大於 1 時,代表個股的波動性大於整體市場的波動性;β小於 1 時,代表個股的波動性小於整體市場的波動性;β值為負數時,代表走勢跟大盤相反。

β=1:個股和大盤同步
β>1:個股波動性>整體市場波動性
β<1:個股波動性<整體市場波動性
β<0:走勢跟大盤相反

以 2021 年 8 月 19 日查詢的近 3 年風險係數來看,台灣 50(0050)為 1.04,與大盤同步;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為1.25,比大盤漲跌幅大;中華電(2412)為 0.2,漲跌幅比大盤小但同方向;富邦美債 7-10(00695B)為負 0.08,與大盤反方向。這可以說明各類標的相對於台股大盤的敏感程度不同,有的震盪比大盤還劇烈,有的則幾乎不受影響,投資人應該了解手上持有標的的風險係數,掌握股性後才能篩選出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此外,了解自己可以承受的波動程度,最大的價值是能夠提早因應不知何時會來的股災。

被動投資資產配置:債券 ETF 比例等於歲數
被動投資的資產配置策略,是搭配指數型股票 ETF 和債券ETF,選擇彼此負相關的資產組合,當遇到股市震盪時,若是漲勢當然皆大歡喜,但若是遭遇跌勢,才能避免手上所有持股一起下跌。《約翰柏格投資常識》(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書中建議,持有債券的比例應該等同於你的年齡,其餘部分則持有股票,例如 30 歲年輕人應該配置 30% 的債券 ETF和 70% 的股票 ETF,60 歲年長者則應配置 60% 的債券 ETF 和40% 的股票 ETF,但是這個比例並非不能變動,還要考慮風險容忍度。

債券 ETF 持有比例:股票 ETF 持有比例=歲數 %:(100-歲數)%

就長期投資來說,股票的報酬率優於債券,但缺點是短期波動大,投資者能不能承受股災時股價下跌的帳面損失壓力,這是根本問題。股票和債券是彼此負相關的資產,透過資產配置降低整個投資組合的波動,在可容忍的風險下,才能長期持有,持續累積資產。這樣的資產配置可說是,犧牲部分股票資產帶來的長期投資高報酬,換取降低波動的優點,因此不是績效最好的投資策略,投資前必須先有這個認知。

主動投資組合比例:定存股比例等於歲數
主動投資的投資組合管理,是選擇不同產業的股票,搭配成長股和定存股,管理持股比例上限來因應波動。巴菲特建立核心投資組合時,會集中投資於未來高度成長的企業,股市中通常會同時呈現多個高勝算的產業或個股,所謂勝算包括產業的前景與成長率預估,以及個別公司的營運狀況及未來發展,評估勝算來配置投資組合最適比例,當遭遇個別股票價格大幅波動時,自然能夠降低整體投資績效的影響程度。

讓投資組合涵蓋不同的產業,當單一個股出現重挫時,其他個股會因為彼此之間的相關程度低,反而上漲或跌幅較輕,可以平衡投資組合的整體績效。另外,同時搭配波動度高的成長股和波動度低的定存股,也有舒緩投資組合整體波動度的效果。管理持股比例上限方面,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建議單一類股持股上限不超過 30%,單一個股持股上限不超過 20%,定存股持股比例等同於你的年齡,成長股的持有比例是 100 減掉年齡。例如 30歲年輕人應該配置 30% 的定存股和 70% 的成長股,而 60 歲年長者則應配置 60% 的定存股和 40% 的成長股,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容忍度,調整成最適合自己的比例。

定存股持有比例:成長股持有比例=歲數 %:(100-歲數)%

《配速持股法,我月領10萬》(圖/大是文化提供)

★本文經大是文化授權,摘自《配速持股法,我月領10萬:月月領股息的超強資產配置,獲利極穩化的最快方法》

關鍵字: 書摘配速持股投資理財股票債券ETF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新光金經營權暗潮洶湧 吳東亮現身成焦點

新光金經營權暗潮洶湧 吳東亮現身成焦點

新光金(2888)即將於本周五(9)日召開股東會進行董事改選,由於改革派委託書徵求取得上風,現任董事長吳東進也頻向三弟、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隔空喊話,市場預期今(5)日吳東亮公開現身也將成為觀察重點。

2023-06-05 00:03

產業缺工難找人! 工總提3建議盼「移工再放寬」

產業缺工難找人! 工總提3建議盼「移工再放寬」

國內少子化、高齡化,勞動力需求短缺,工總指出,產業界雖肯定政府開放移工的政策方向,然而杯水車薪仍難解業界缺工之急,並提出盼政府放寬產業引進移工規定、修正「就業服務法」吸引及留用僑外生、強化全球攬才條件等3點建議。

2023-06-04 17:02

全台5水庫蓄水率逾8成 寶二水庫衝至100%

全台5水庫蓄水率逾8成 寶二水庫衝至100%

瑪娃颱風與台灣擦身而過,外圍環流仍帶來豐沛雨量,各地水庫明顯進水,寶山第二水庫蓄水量已達100%,幾波降雨對於全台水庫都有挹注,預計6月中旬還會有一波降雨,緊接著將進入颱風季,對於旱象緩解都可樂觀看待。

2023-06-04 15:28

福島含氚廢水4年後對台影響最大 原能會:濃度遠低於最小可測量值

福島含氚廢水4年後對台影響最大 原能會:濃度遠低於最小可測量值

2011年日本大地震,福島核電廠輻射洩漏,2021年日本政府決定將含氚廢水排入海洋,原能會經過多次取樣作業分析後,預計含氚廢水最快在排放後1-2年會到達臺灣海域,最大濃度影響為排放後4年,但濃度都小於最小可測量值。

2023-06-04 13:24

新光金大戰/吳東進和談無望!改革派:不接受 堅持戰到底

新光金大戰/吳東進和談無望!改革派:不接受 堅持戰到底

新光金控6月9日股東會改選,新光金大股東、以董事洪士琪為首的「改革派」步步進逼,有外界預估目前情勢不利於「公司派」,「改革派」恐將一舉拿下新光金逾半董事席次,創辦人、吳家老大吳東進想和老三吳東亮坐下來和談,但洪士琪對外表示,「不接受協商,一定會走到股東會那天。」

2023-06-04 12:37

加油等等! 明起汽油每公升降0.4元

加油等等! 明起汽油每公升降0.4元

中油自明(5)日凌晨零時起,汽油調降0.4元、柴油調降0.1元,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8.5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0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2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7元。

2023-06-04 12:02

叫Siri做事不用「嘿」 蘋果名嘴爆:下周看得到

叫Siri做事不用「嘿」 蘋果名嘴爆:下周看得到

彭博記者Mark Gurman推文透露,蘋果公司可能在下周的WWDC23大會上宣佈一項重大改變,就是取消目前喚醒語音助手Siri所需的「嘿,Siri」喚醒詞,用戶只要說「Siri」就可以啟動語音助手。

2023-06-04 11:05

iPhone電量掉太快? 10招教你維持電池健康

iPhone電量掉太快? 10招教你維持電池健康

隨著iPhone越用越久,不少果粉發現手機越來越耗電,尤其拍照、追劇後電量掉很快,電池健康度也不斷往下滑,《ETotday新聞雲》整理10種可以讓iPhone電池保持健康的方法。

2023-06-04 10:45

散裝船運會出現1900年以來第五個超級週期嗎 相關航商怎麼看

散裝船運會出現1900年以來第五個超級週期嗎 相關航商怎麼看

情三年貨櫃船公司賺的口袋滿滿,加上國際海事組織減碳新規,各家公司搶著造船,使得散裝船訂單被排擠,目前訂造中散裝船僅占現有船噸6.9%,且分散在未來3-4年內陸續交船,估計將會出現供不應求現象,近期在新加坡舉行的海事首席執行官(執行長)論壇上,有人提出了散裝船運可能會出現一個新的超級週期的見解,引發市場熱議。

2023-06-04 07:00

專/花蓮女力發威 「護理師」轉行打造香草王國推頂級養生Villa

專/花蓮女力發威 「護理師」轉行打造香草王國推頂級養生Villa

每個人的童年都擁有一些特別的經驗和回憶,這些片段深深地烙印在心中,不時地浮現在腦海中,成為我們人生旅途中的指南和靈感來源。對於許多創業家而言,這些兒時的經歷往往成為他們踏上創業之路的動力和啟示。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君達集團董事長尹純綢與香草建立了一種深厚的連結。早年的花蓮,醫療落後、交通不便,記憶中那個沒有健保的年代,她家中長輩經常應用藥草來幫助療癒人們的苦痛,她從小感受著藥草力量的強大。

2023-06-03 23:28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