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沃牆/民生物價漲荷包失血 貧富差距持續擴大

我們想讓你知道…對於貧富差距問題,不能一味說這是全球現象,而應就稅制公平性再集思廣義,謀求改善,利用稅賦進行所得重分配,定期檢討與檢視成效,才是人民之福。

▲通膨怪獸風暴自去年中起席捲全球,至今雖見趨緩曙光,但經濟衰退陰霾未除。(圖/路透)

● 李沃牆/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白雲蒼狗金融棋,通膨妖孽似平息,無奈民生價沖天,窮居陋巷倚門啼」。話說國際金融局勢總是瞬息萬變,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通膨怪獸風暴自去年中起席捲全球,至今雖見趨緩曙光,但經濟衰退陰霾未除。尤其,民生物價一飛沖天,民眾荷包失血 ,貧富差距持續擴大,中低收入者望天興嘆,日子難過,無奈倚門哭泣。

聯準會升息奏效 美物價高峰應已過

美國勞工部甫公布的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8.5%,增幅較6月所創下的40年高點9.1 %稍放緩,顯示美通膨有降溫趨勢,美股為之歡騰,大漲慶祝。但在CPI組成分子中,能源價格雖然下跌4.6%,但食物價格卻攀升1.1%,意味民生食品價格仍處於高檔。進一步分析,近期國際能源及大宗物資格已呈現下跌走勢,如西德州原油期貨價格已由6月初的每桶120美元跌至8月中的90美元左右,下跌幅度達25%;同期間的布倫特原油期貨也修正逾20%。再者,美聯準會(Fed)為了對抗通膨,於今年3月16日宣布升息1碼,為3年多來首度調高基準利率;接著在6月15日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議(FOMC)之後,決定升息3碼,聯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調升至1.5%到1.75%區間。此次升息幅度為1994年以來最大。7月再度升息3碼,聯邦資金利率已升至2.25%至2.50%區間。足見,聯準會果然「喊水能結冰」,快速升息的利率政策已能夠有效壓制物價。

台灣物價水準趨緩 食品類卻持續走高

台灣主計總處公布的7月CPI年增率為3.36%,也較6月年增率3.59%微幅下滑,意味物價水準已由高峰向下趨緩,但仍是今年連續第5個月超過3%增幅。估計全年物價上漲率為2.92%,躉售物價指數年增率為11.92%,亦創下自2009年以來的14年新高(如表1所示)。

▲ 台灣地區近14年物價指數年增率變化(單位:%)(圖/作者李沃牆根據主計處資料整理,其2022年為預估值)

值得注意的是,7月的各類物價中(如圖1),食物類上漲7.18%(僅較前月的7.29%稍降),貢獻CPI漲幅達一半。再來,外食類上漲6.76%,較6月的6.38%高。蛋價、水果跟外食費漲幅持續擴大,加上肉類、水產品價格亦位於高檔,油料費漲幅也不低,進而推升民生食品物價。看來,雖然整體物價水準年增率稍微趨緩,但民以食為天,民生物資價格還在上行,民眾的荷包大失血,可一點也開心不起來。

▲ 台灣CPI指數組成細項變化(資料來源/財經M平方)

君不見,年初的「蛋荒之亂」已過半年,蛋價依然未降反升,目前批發價52元(台幣,以下同),零售價更是飆到55元。究其因,除了飼料不斷漲價、加上適值老雞進行換羽之際,炎炎夏日等因素疊加,讓蛋產量較以往少近一成,導致蛋價居高不下。蛋價一漲,日常生活中需要用蛋的食品無不跟漲,中秋佳節將至,月餅也醞釀漲一成。此外,大宗物資上漲帶動飼料今年漲不停,雞價與豬價居高不下。尤有進者,因國際煤炭、紙漿等原物料價格都在高檔,國內衛生紙在7月初又漲一波,不少品牌的鮮奶也漲價;加上去年底以來,包括烘焙原料,餐飲、咖啡、奶粉,甚至連家電、家具與汽車都掀起一波漲價潮。

▲年初的「蛋荒之亂」已過半年,蛋價依然未降反升。(圖/記者李毓康攝)

實質薪資面臨縮水 貧富差距持續擴大

主計總處甫發布的今年前6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4,262元、年增3.02%,在考量物價水準下,同期間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僅為4萬1,452元、年減0.11%,為6年來首見負成長,薪資成長速度追不上物價漲幅。再者,根據主計總處所公布的2021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顯示:

一、全體家庭所得總額計12兆2,951億元,較前一年增加2.7%;每戶可支配所得平均數109.1萬元,年增1.0%,每人平均數37.7萬元,增2.1%。

二、若以中位數衡量,每戶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92.9萬元,較前一年增加0.1%,每人中位數為32.6萬元,增1.8%。

三、若依每戶可支配所得高低將戶數分為5組,則最高20%家庭每戶220.6萬元,最低20%家庭每戶35.9萬元,最高與最低的每戶可支配所得組之所得差距倍數達6.15倍,不僅在疫情期間,富人的所得增速還是大於低所得者,且較前年之6.13倍,增加0.02倍;另一項衡量所得分配不均程度的吉尼係數(Gini)為0.341,亦較前年略增0.001,這說明了所得分配受疫情衝擊,反而更加惡化。若比較近5年(2017至2021年)的最高與最低的每戶可支配所得差距倍數分別為6.07倍、6.09倍、6.10倍、6.13倍,6.15位,明顯地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意味台灣地區所得分配不均,多年未見改善,貧富差距擴大現象反而愈來愈嚴重。

▲對於貧富差距問題,政府不能一味地說:「這是全球現象,台灣相對許多國家已算不錯了」,而應設法解決問題。(圖/記者張一中攝)

有鑑於此,筆者認為政府施政應按PDCA循環原則,計畫(Plan)、執行(Do)、查核(Check)與行動(Act),有方法、步驟,循序漸進才能達標。準此,應持續監控有無不肖廠商藉機哄抬民生物價之實,維持市場供需穩定;對於弱勢的中低收入戶應多給予補貼,維持其基本生活。對於貧富差距問題,不能一味地說:「這是全球現象,台灣相對許多國家已算不錯了」,而應就稅制公平性再集思廣義,謀求改善,利用稅賦進行所得重分配,定期檢討與檢視成效,才是人民之福。

熱門點閱》

►家樂福阮月嬌中元廣告惹議 與世界同行請先放下歧視 

►胡偉良/中共軍演下的房市 從增加收入、把握時機著手

►小英籲全黨挺堅賽局 林智堅宣布退選後破局 

►周天瑋/估算美中台戰爭風險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李沃牆專欄

李沃牆專欄 李沃牆

現任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專任教授及兩岸金融中心副主任,亦為富華創投及兆豐第一創投董事、品豐投顧榮譽顧問。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