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年/美中對抗下 大陸市場仍不容小覷

我們想讓你知道…美中經貿對抗,改變了全球產業布局;美國雖然已將中國大陸列為競爭敵手,但是在共存的基礎下,推動技術與大陸脫鉤,但市場並不脫鉤,大陸市場的重要性仍不容小覷。

▲對外投資對台灣經濟影響深遠,其中對大陸投資最為重要。(圖/路透)

● 劉大年/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對外投資對台灣經濟影響深遠,其中對大陸投資最為重要。台灣在1990年代初期開始對大陸投資,不少原先在台灣沒沒無名的企業,在中國大陸闖出一片天。此種發跡於台灣,茁壯在大陸成長軌跡,成為台灣企業發展重要模式。

特別是原先替國際品牌代工的台灣企業,可以利用既有的營運網路,將在台灣生產模式,千百倍地擴大複製到大陸。而在中國大陸的成功可進一步拓展其他市場,此種經由中國大陸走向國際案例也非常普遍。

這些企業在大陸營收普遍超過在台灣母公司規模,不過經由投資所帶動對台灣需求,對於台灣經濟仍有相當的貢獻,所以應以「母以子貴」的立場支持其發展。

台灣對大陸投資最高曾占台灣海外投資的八成以上;不過近年來在大陸生產條件惡化、產業政策轉軌,以及美中貿易戰等因素下,台灣赴大陸投資明顯趨緩。不但許多在大陸經營有成的台商出現瓶頸,鎩羽而歸的案例更是層出不窮。

目前中國大陸仍是台灣最重要海外投資據點,約占台灣海外投資三成。有些台商是經營大陸內需市場有成,有些台商則仍與台灣保持高度連結,在「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在兩岸分工架構下形成台灣─中國大陸─美歐的三角貿易關係。

兩岸關係不穩 台商進退兩難

▲有些台商是經營大陸內需市場有成,有些台商則仍與台灣保持高度連結,在兩岸分工架構下形成台灣─中國大陸─美歐的三角貿易關係。(圖/記者周怡德攝)

不過在兩岸關係起伏不定下,在大陸台商必須承擔更多的政治風險,以及更嚴苛甚至不合理的標準。例如「母以子貴」若發生在中國大陸以外其他地區,必然會被譽為「台灣之光」,但是在大陸則有可能有被冠上「錢進中國,淘空台灣」的風險。

在兩岸關係緊張下,大陸官方立場強硬,民間民粹主義高漲,稍有風吹草動即會波及在大陸台商。例如近年來的85°C事件,2018年蔡總統過境美國的一杯咖啡,85°C即被大陸民眾抵制,雖然85°C而後發文自清,但在大陸營收已經巨幅下滑,同時也被台灣輿論批評軟弱,形成兩邊不討好的困境。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大陸商攻武嚇軍演下兩岸關係更加惡化。大陸台商更須在兩岸夾層中生存,既要顧生意,也要顧台灣;如何只是台灣企業,而非被認定為台獨企業,對於台商考驗更大,稍有不慎即會陷入泥沼中。

推動與歐美接軌 多關懷大陸台商

▲美中經貿對抗,改變了全球產業布局,但大陸市場的重要性仍不容小覷。(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然而在兩岸官方管道全面阻絕下,對在大陸台商,應有更多的政策措施。美中經貿對抗,改變了全球產業布局;美國雖然已將中國大陸列為競爭敵手,但是在共存的基礎下,推動技術與中國大陸脫鉤,但市場並不脫鉤,大陸市場的重要性仍不容小覷。

雖然迄今有不少台商由中國大陸轉移回台,台灣如何改善投資環境環境,吸引更多台商回台,並打造台灣為營運樞紐,可說是非常重要。

其次目前台灣明顯是參與美歐的供應鏈的重組,所以應將對中國大陸投資的技術管制規範,推動與美歐接軌,以避免發生不一致,而影響台商營運。

除了政策措施外,對於大陸台商應有更多關懷。在官方管道受阻,應利用非官方交流管道,多了解台商需求。目前在大陸台商,歷經多次國際經濟風暴,以及大陸「騰籠換鳥」等政策洗禮,雖稱不上練得金鋼不壞之身,但也是千錘百鍊仍屹立不搖。在中國大陸市場已占有一席之地,與台灣經濟仍維持連結,未來仍可繼續成為台灣經濟成長助力,為台灣做出貢獻。如何善用此資產,對於台灣至為關鍵。

熱門點閱》

►引進外籍白領》張耀文/投資人才 才是投資台灣的未來 

►引進外籍白領》以日本為鏡 台灣準備好邁向共生社會?

►公廁不該被政治口水淹沒 兌現友善公廁才是關鍵 

►趙春山/終結冷戰的推手 戈巴契夫留下的政治遺產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經濟日報」,原標題〈兩岸對抗下的大陸台商〉。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