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4天竟能代表1年 環團:環保署是離岸風機「漂綠」幫兇

▲▼再生能源,龍鳳漁港,苗栗竹南外海,離岸風機,風力發電,葉片,風電,風機與漁船,空拍。(圖/記者林振民攝)

▲環保團體呼籲徹查「假永續真漂綠」、拒絕ESG做半套,直指環保署大開離岸風機環評後門。(資料照/記者林振民攝)

記者潘姿吟/台北報導

SDGs17項永續目標至今已是各界共通的語言,政府、企業乃至學界無不致力以行動實踐這個近乎全人類的共同目標。環保團體今(1日)在立法院召開「放寬監督,危害生態 台灣離岸風機ESG做半套」記者會,強調應徹查「假永續真漂綠」、拒絕ESG做半套,並直指台灣環保署已經成為企業利用ESG漂綠的幫兇,也成為風機廠商蒙蔽融資銀行的共犯,同時更呼籲國際融資單位審慎檢視放貸對象,勿被某些用來漂綠的ESG報告矇在鼓底,錯誤投資而成為危害生態的幫兇。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常務理事郭佳雯表示,國際上對離岸風機開發對於海洋生態的衝擊,都是用非常審慎的態度在面對,因為海洋資源是各國的重要資產,走在離岸風機開發前端的歐洲國家,如:英國、德國、丹麥、比利時等,早期先做1~2年的基礎調查後,才會開始正式進入施工,不過,他們在後來的報告中明確檢討了只做1年前期調查,不足以全面了解施工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郭佳雯指出,國內的開發廠商,直到去年還有廠商認為1~2年的背景調查是不必要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前期調查的時間長短,國內離岸風機的環評調查方法及範圍也遠遠不及其他國家。郭佳雯說明,國內離岸風機開發針對鯨豚的調查,主要有「水下被動聲學」及「海上目視」調查,歐洲國家除了這兩項,還會出動飛機調查及影像監測,所以他們會知道一旦開始施工,20公里外的露脊鼠海豚都會受到干擾。她指出,台灣的環評方法,則是只要案場與海保署公告的台灣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不重疊,即便就是在旁邊也沒關係,調查範圍也只有涵蓋風場最外側基樁外1公里,對於打樁施工期間的鯨豚影響也全然不知。

再者,歐洲國家的水下噪音調查資料可以連續收集到長達40周,而台灣環保署卻讓廠商用每季1天,也就是一年4天的數據,來代表一整年的水下噪音資料。對此,郭佳雯強列呼籲環保署,「別成為SDGs及企業ESG殺手!」

▲▼【放寬監督,危害生態 台灣離岸風機ESG做半套】記者會。(圖/翻攝自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放寬監督,危害生態 台灣離岸風機ESG做半套】記者會。(圖/翻攝自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放寬監督,危害生態 台灣離岸風機ESG做半套】記者會。(圖/翻攝自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專員施仲平也直言,為什麼同樣的事碰到風電就要開後門?就統計而言、或就鯨豚研究,甚至是訴諸一般常識,大家都有能力判斷用4天的資料要反映1年的環境,根本完全不具代表性。臺灣大學獸醫系楊瑋誠教授更以科學證實,我國環評標準仍無法有效保障鯨豚。

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研究員吳斐峻表示,離岸風場與陸域的任何類型開發有一最大的差別:沒有人實際居住在離岸風場的周圍。因此,以沿海行政區及其區內民眾作為《環境影響評估法》中要求溝通的「相關機關」、「當地居民」並無實質意義。

吳斐峻提出公開說明會的實際狀況:「参加者只能看著地圖想像離岸風場,部分業者甚至連風場座標都不提供!因此,環評要求進行的民意調查,對象僅為沿海行政區的一般民眾與意見領袖。至於環評委員依法進行的現場勘察,也只是在堤岸邊遙望那看不見的開發海域。」

雖然離岸風場的周圍並沒有人居住,但離岸風場所在的海域卻深刻影響著漁民的生計。大規模且密集的離岸風場開發及其附設航道,將讓沿岸漁民面臨無海域可捕撈的困境。吳斐峻直指環保署,已然成為企業利用ESG漂綠的幫兇,也成風機廠商蒙蔽融資銀行的共犯。

SDGs17項永續目標至今已是各界共通的語言,政府、企業乃至學界無不致力以行動實踐這個近乎全人類的共同目標,然而,我們不應允許少數群體無視眾人的努力,繼續我行我素破壞環境,呼籲國際融資單位審慎檢視放貸對象,勿被某些用來漂綠的ESG報告矇在鼓底,錯誤投資而成為危害生態的幫兇。

關鍵字: ESG永續雲ESG永續經濟部環保署風機離岸風電環評海豚陳椒華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go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