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搞懂16個碳名詞! 碳定價、碳交易、碳中和、淨零、碳關稅......

▲▼一次搞懂16個碳名詞。(圖/櫛構科技提供)

▲碳定價、碳交易、碳中和、淨零、碳關稅......,一次搞懂16個碳名詞。(圖/櫛構科技提供)

● 周加恩/櫛構科技行銷長

碳定價、碳交易、碳中和、淨零、碳關稅、碳捕捉、碳預算、碳匯、碳稅、碳信用、總量管制、自願性碳市場、強制性碳市場...「碳詞彙」的發展就像是網路用語一樣,只要你一陣子沒有關注,又會冒出幾個新的。櫛編科技整理了一部《簡明.碳辭典》,包您三分鐘上手,聊時事、秀常識兩相宜。

COP2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OP全名 Conference of Parties,是聯合國自1990年開始因應氣候變遷,集結成員國所召開的國際會議,中文稱之「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而COP26則代表是第26屆。

COP26主要的里程碑為《格拉斯哥協議》(Glasgow Climate Pact),協議中除了重申2015年《巴黎協議》全球應控制升溫在1.5度以內,超過140位成員國承諾在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這些成員國組成了超過全球90%碳排放量。

然而COP26因為疫情限制,導致氣候受災國代表團無法完整參加,且研究指出就算完全達成各國所承諾的目標,全球平均氣溫也會上升到工業革命前1.8度以上。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雖然有所進展,同時也飽受環團批評。

淨零(Net Zero)

淨零的完整概念來自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的成果格拉斯哥公約要求全球應該在2050年達到「溫室氣體排放量淨值為零」的目標。淨零並非完全沒有排放量,而是人類活動的排放量與移除量(由樹木吸收、人類科技吸收)互相抵銷,達到排放量淨值為零的成果。

在本世紀中期,也就是2050年達到全球淨零排放已是全球的共識,而開發中國家則承諾較晚達到淨零,如中國則承諾2060淨零排放,印度2070年淨零排放。

碳中和(Carbon Neutral)

「碳中和」與「淨零」概念相當接近,實務上常作為同義詞混用。然而在盤查術語上,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與移除量互相抵銷」,而淨零指「除了二氧化碳排放量與移除互相抵銷以外,也對其他溫室氣體產生的溫室效應進行抵銷」。淨零在盤查上是一個相對於碳中和更嚴格的目標。

碳中和不只是全球層次上,也可以在國家、企業體、個人層次上做到碳中和。例如當企業體可以購買其他單位的碳減量努力成果,藉以抵銷自身的碳排放,達到碳中和的目的。

目前已有多家國際企業(星巴克、微軟、賓士、耐吉...等)承諾達成碳中和目標,其中微軟甚至設下在2050年將過去企業的所有碳排放完全抵銷,成為真正的零碳企業。所以,碳定價是一整包的兩套系統,我們先講第一套系統:「碳費/碳稅」。

▲▼一次搞懂16個碳名詞。(圖/櫛構科技提供)

▲「碳定價」是一整包的兩套系統。(圖/櫛構科技提供)

碳費、碳稅(Carbon Tax)

碳費碳稅的精神很好理解,就是使用者付費,類似於政府對於空污排放企業徵收費用一樣。那麼「碳費」與「碳稅」的差別在哪?

兩者都是根據企業體排放多少碳,就收多少錢,這個款項叫做「費」或者「稅」只是法律名詞差異。

對於歐盟而言針對碳排放所課的費用皆歸納為「税」,對於台灣行政體系而言,若實行「碳費」則屬於「特別公課」的一種,課徵到環保署管的基金裡專款專用;若實行「碳稅」則為一般稅金,開徵的費用會進入財政部金庫,就有可能被編列去國防預算、社會福利...等等。

行政院於2022年四月已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正式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簡稱「氣候法」)。修法草案中明訂以徵收「碳費」為主,最快於2024年開始徵收。

再來我們來講碳定價的第二套系統:總量管制。既然有「總量」,就有所謂「預算」,所以就有「碳預算」。

碳預算(Carbon Budget)

COP26通過格拉斯哥協議之後,全球已經建立一套共識:在2050年之前將全球暖化升溫控制在相較於工業革命前1.5度以內。

而在全球升溫1.5度以前,人類所剩下還能排放溫室氣體的「扣打」,就是碳預算,更精確地說是「剩餘碳預算」,因為目前全球均溫已來到升溫1.2度,如果沒有顯著改善,預計在十年內就會用完剩餘碳預算。

▲▼一次搞懂16個碳名詞。(圖/櫛構科技提供)

▲「碳預算」更精確地說,就是「剩餘碳預算」。(圖/櫛構科技提供)

總量管制(歐盟ETS / 美國Cap and Trade)、碳權(Carbon Permit)

總量管制的精神,就是將剩餘碳預算,切分成以噸為單位,再由管制機關(通常是國家政府)設定逐年減少的碳權總量,發放給各大企業體作為「排放許可執照」,也就是所謂的「碳權」。

但執行上各國採取的總量管制手段不一,不可能協同均分全球剩餘碳預算,因此大多是先制定了一個減量目標之後,以逐年減少發放量的方式達到強制國內企業減少碳排的目標。

初期為了避免市場震盪,碳權皆是以免費形式發放。未來隨著碳定價漸漸提升,排碳成本逐漸升高,管制機關會轉型成每年「拍賣」碳權。

例如歐盟ETS系統直至2021年,有約57%的碳權是以拍賣的形式出售 ,拍賣所得皆用於再生能源、氣候相關用途。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採用的碳定價模型都不一樣,有單獨採用碳稅、碳費的,有單獨做總量管制的,也有混搭的。如下圖,綠色是總量管制ETS系統,藍色則是碳費碳稅系統。

▲▼一次搞懂16個碳名詞。(圖/擷自 World Bank)

▲全球採用的碳定價模型都不一樣,如上圖,綠色是總量管制ETS系統,藍色則是碳費碳稅系統。(圖/擷自 World Bank)

而上述兩種碳定價模型也不是唯一的經濟學手段,政府也可以藉由提高油價來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

如加拿大自2008年開始在境內四個省份試行「 碳紅利發放 」(Capand Dividend)制度,提高燃料課稅,並且課稅所得以現金方式,每季發放一次給地區民眾。在 2022年第三季 ,一家四口最高可獲得$1,079元加幣。

這項政策的結果是成功的。統計顯示 ,在英屬哥倫比亞地區「碳紅利發放」政策執行四年後,汽油銷量降低了15%,地區經濟成長與全國相同,顯示並未因為油價大幅提升而趨緩經濟,且由於是將碳費收入直接還於民眾,碳紅利政策獲得過半地區民眾支持。

碳交易(Carbon Trade)、強制性碳市場(Mandatory Carbon Market)

▲總量管制系統,除了以預算控管,逐年減少碳排放以外,另一個精神就是「碳交易」。(圖/櫛構科技提供)

▲總量管制系統,除了以預算控管,逐年減少碳排放以外,另一個精神就是「碳交易」。(圖/櫛構科技提供)

在這個交易的概念裡,企業能獲得的碳排放權是固定的,且每年減少,如果企業短期內仍然達不到減量,需要更多的碳權,就必須跟別的有多餘碳權的企業購買。

而這個購買是出於政府法規規定的,企業「必須」要購買,否則會面臨鉅額罰金,因此購買碳權的市場又稱為「強制性市場」(Mandatory Carbon Market)

碳權交易著名的例子,就是大家常說的特斯拉販售碳權獲利的故事。歐盟在2015年開始規範新車行駛碳排放標準,若是超標車廠就會面臨每公克95歐元的巨大罰鍰。而特斯拉因為自家做電動車,碳排放量遠低於標準,因此可以將「用不到的」碳權出售。在2021年特斯拉碳權銷售收益達14.6億美元,佔年度總收益3%。

說到這裡,前面說的都是「由上而下」的,政府立法規定企業應該怎樣做的遊戲規則。但這場碳賽局也有「由下而上」的減量運動,甚至衍生出的交易市場。

碳信用(Carbon Credit)

「碳信用」的單位與政府發放的「碳權」一樣都是噸二氧化碳當量,差別在於前者是企業體主動發起的減量計畫,經由監管機關認證後獲得的「減量額度」,後者則是政府由上而下配給的「可以碳排的額度」。

例如小明開了一間「明明染料公司」,小明可以發起一項專案,將工廠內所有機台都換成環保機型估計可減量每年100噸二氧化碳當量,並且將這項專案提交由監管機關認證,通過即可獲得100噸CO2的「碳信用」。

這個碳信用,也可以拿出來到市場上,出售給其他有意抵銷自身碳排放的企業。購買他人販售的碳信用,藉以抵銷自身的碳排放,這個行為就是所謂「碳抵銷」(Carbon Offset)。

而買賣碳信用的市場,因碳信用來源與碳權不同;而購買的企業也是出於自發,要抵銷自身的碳排放,並非法規強制規定,因此稱為「自願性市場」(Volantary carbon market)。

強制性市場與自願性市場通常是互不相通的兩套體制。例如在歐盟的ETS規則裡,企業只能在有限範圍內應用國際市場購買來的碳信用,且在2021年之後即不可再應用。

碳抵銷(Carbon Offset)

在「碳抵銷」的精神裡,企業可以藉由購買其他企業、組織的減量成果、負碳技術成果所產生的碳信用,來「抵銷」自身的碳排放量。

碳抵銷的精神藉由企業資金,扶植雨林、泥炭地復育計畫進行,幫助減緩全球暖化,是立意良善。但是因為目前監管力道不足,導致碳抵銷計畫的品質參差不齊,2016年有 研究 調查聯合國CDM清潔發展機制其中五千多個碳抵銷計畫,發現其中八成五都無法達到其宣稱標準,主要原因是大多碳抵銷計畫皆無法滿足「外加性」(additionality)的標準:若沒有出售碳信用獲得這筆資金,這項計畫是否仍會進行?意即,拿到出售碳信用的錢之後,是否有因為多一筆資金而多減少碳排,多移除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等等。

有許多計畫在沒有企業碳抵銷的資金挹注情況下本來就會發生,因此並沒有任何額外減碳的效果。這類詐騙性質的碳抵銷計畫層出不窮,碳抵銷雖然立意良善,也因為大量鑽漏洞的計畫,而被環團批評為企業漂綠的手段。

但無論如何,人類活動不可能完全沒有碳排放,碳抵銷在未來仍然是邁向淨零不可或缺的手段,而如何解決監管與有效性將是必須解決的一大挑戰。

▲▼因為歐盟境內碳價格非常高,但其他國家碳排成本低,為了避免境內業者到他國設廠製造再進口回來而產生「碳洩漏」,因而在2021年設立「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口語簡稱「碳關稅」。。(圖/櫛構科技提供)

▲為避免歐盟境內業者到他國設廠製造再進口而產生「碳洩漏」,2021年設立「碳邊境調整機制」,口語簡稱「碳關稅」。(圖/櫛構科技提供)

碳關稅(CBAM)、碳洩漏(Carbon Leakage)

因為歐盟境內碳價格非常高,但其他國家碳排成本低,為了避免境內業者到他國設廠製造再進口回來而產生「碳洩漏」,因而在2021年設立「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口語簡稱「碳關稅」。

實際執行時程,2023年起要求進口商申報碳排量,並且於2026年開始正式徵收進口產品的碳關稅。

歐盟碳關稅的主要用途會作為氣候相關基金使用,而弱勢國家、氣候受災國所繳納的碳關稅,也會返回作為該國的氣候基金。

加碼演出,美國參議院也提出美版碳關稅(Clean Competition Act, CCA),若通過則會在2024年上路,屆時台灣出口每一百美元就有21美元將面臨碳關稅。對於台灣出口商而言,精確盤查自身產品碳足跡、致力於排放減量已經是不可不做的生存課題。

▲▼負碳技術是未來達成2050淨零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如何克服技術門檻、降低成本是這領域的一大課題。。(圖/櫛構科技提供)

▲負碳技術是未來達成2050淨零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如何克服技術門檻、降低成本是這領域的一大課題。(圖/櫛構科技提供)

碳捕捉、負碳技術:CCUS、BECCS、DAC

碳捕捉(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equestration, CCUS)是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捕捉下來,並且封存於「碳匯」(carbon sink),例如海洋深層、地殼下、樹木植物體內的技術。這類技術目標是要產生「負碳排」,也因此常被稱為「負碳技術」。

最常見的碳捕捉技術,就是大家聽到的種樹。自然導向植林養育、泥炭地維護、雨林維護等等。

而人工的科技則有直接從空氣中移除二氧化碳的科技與狠活,例如直接於碳排放源(如石化工廠、火力發電廠)收集二氧化碳的CCUS、從空中直接吸取二氧化碳的「直接捕捉」(DAC),或針對生質能源的碳捕捉技術(BECCS)。

碳捕捉的重點就是簡單、直覺,空氣中太多二氧化碳那就收集下來;而捕捉來的二氧化碳可以永久儲存於地表下,洩漏風險低。

但碳捕捉非常貴,而且技術尚未成熟。而在美國,碳捕捉技術也因為開發昂貴,爲維持計畫運轉,捕捉來的二氧化碳有許多被販售給石油公司用於加壓油田,活化老舊油井,進而開採更多石油,因此為環團詬病。

可以確定的是,負碳技術是未來達成2050淨零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如何克服技術門檻、降低成本是這領域的一大課題。

ESG

ESG標章在2005年首度於聯合國提出,全名是Environment, Society, Government,環境、社會、治理,是強調公司運營時除了追求利益,也應該在這三個面向注重企業的社會責任。

ESG與過去所說的CSR最大的不同,就是CSR只強調模糊的「社會責任」,並沒有詳細確立所謂責任包含哪些細節。ESG除了以三面向去劃分以外,同時可以搭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17個準則,去細分出「社會責任」的具體範疇。

既然可以細分,可以具體,那就可以做評估。ESG最重要的一點是成功超越了公關口號,而成為了評估企業體表現的質化指標。

而這個指標也經過了時間的考驗:在過去在2008年金融大海嘯、2020疫情衝擊考驗下, 數據顯示 ESG 得分較高的公司確實有較好的能力應對挑戰,相對於一般公司展現出更高的企業韌性。因此近年ESG標章認證、永續報告書、企業資訊揭露透明度也漸漸成為投資機構的標的選擇標準之一。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櫛構科技」。專欄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新聞:

►做永續一定要懂的「3 組」數字:14064-1、14064-2、14067

►3分鐘搞懂碳詞典:內部碳定價

►「碳中和」7大迷思:你中了幾個?

 

 

 

 

 

 

 

關鍵字: ESG永續碳移除暖化碳排減碳二氧化碳櫛構科技碳定價碳交易碳中和淨零碳關稅碳捕捉碳預算碳匯碳稅碳信用總量管制自願性碳市場強制性碳市場碳名詞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go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