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全球12吋晶圓廠今年擴產速度趨緩 估2026年產能續創新高

▲晶片晶圓,芯片,半導體。(圖/CFP)

▲全球12吋晶圓廠今年擴產速度趨緩。(示意圖/CFP)

記者高兆麟/綜合報導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今日發佈「12吋晶圓廠至2026年展望報告(300mm Fab Outlook to 2026)」指出,全球半導體製造商2026年將推升12吋晶圓廠產能至每月960萬片(wpm)的歷史新高。12吋晶圓產能經2021年和2022年連兩年大漲後,2023年因記憶體和邏輯元件需求疲軟,擴張速度將有所趨緩。

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全球12吋晶圓廠產能擴張速度短期暫時慢下腳步,但產業提升產能以滿足市場對半導體長期強勁需求的決心不變。產能可望在代工、記憶體和功率幾大領域推波助瀾之下,於2026年續創新高。」

2022年至2026年預測期間內,晶片製造商將持續增加12吋晶圓廠生產力道,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其中包含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華虹半導體(Hua Hong Semiconductor)、英飛凌(Infineon)、英特爾(Intel)、鎧俠(Kioxia)、美光(Micron)、三星(Samsung)、SK海力士(SK Hynix)、中芯國際(SMIC)、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台積電(TSMC)和聯電(UMC)等大廠,預計將有82座新設施和生產線於2023年至2026年期間開始運營。

囿於美國出口管制,中國業者將集中於成熟技術發展,並在政府投資基金的挹注下,帶領12吋晶圓廠產能擴張,預估全球產能比重將從2022年的22%增至2026年的25%,達每月240萬片。

韓國業者2023年擴產計畫則因記憶體市場需求疲軟而有所遞延,使得晶片占比從2022年的25%下滑至 2026年的 23%;同樣比重下滑的還有台灣,從22%微降到21%,但仍維持全球第三位置。日本受到全球各地區競爭加劇影響,12吋晶圓廠全球產能比重,將從去年的13%下降至2026年的12%。

美洲、歐洲及中東地區12吋晶圓廠全球產能比重拜車用晶片需求強勁和政府晶片法案推動所賜, 2022年到2026年全球占比將逐年提升。美洲區比重2026 年將成長至9%;歐洲和中東地區將從6%增至7%;同期東南亞將持續保有4%的12吋晶圓廠全球產能比重。

根據SEMI 12吋晶圓廠展望報告,2022年至2026年,類比和功率半導體的產能將以30%複合年成長率居冠,其次為成長率12%的晶圓代工、光學 6%、記憶體4%。

2023年3月14日發布的SEMI 12吋晶圓廠至2026年展望報告,涵蓋366座設施和生產線—其中258 座營運中、108座將於未來啟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鍵字: SEMI半導體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台積電股東人數連3周大減 散戶賣股原因有3點

台積電股東人數連3周大減 散戶賣股原因有3點

台積電(2330)近期挾著AI題材,股價飆漲至最高574元,不過觀察台積電股東人數變化,有別於台積電先前「越跌越買」趨勢,過去三周以來,台積電股東數卻是持續下滑,截至2日為止,股東數已跌破130萬人來到126萬人,而散戶紛紛下車,法人推估主要原因可能有3項,包括短線獲利了結、先前住套房終得解套、以及憂心儘管AI題材夯,但對於題材是否過熱超漲仍存有疑慮。

2023-06-03 11:08

NVIDIA長期投資人賣股獲利了結 示警「公司估值過高」

NVIDIA長期投資人賣股獲利了結 示警「公司估值過高」

NVIDIA近期挾著AI題材飆漲,但一位NVIDIA的長期投資人正在削減對公司的押注,表示圍繞人工智慧的狂熱已將公司估值推得太高。

2023-06-03 13:39

NVIDIA花24年加入兆美元市值俱樂部 Meta最快「9年達標」

NVIDIA花24年加入兆美元市值俱樂部 Meta最快「9年達標」

根據外媒報導,NVIDIA市值在本周首次達到1兆美元的里程碑,這也花了創辦人黃仁勳24年4個月又8天的時間達成,遠比蘋果的37年來的快,但根據資料,最快達到一兆美元的公司則是臉書母公司Meta,只花9年1個月又10天。

2023-06-03 13:32

債務危機已解除 惠譽仍把美國評級保留在負向觀察名單中

債務危機已解除 惠譽仍把美國評級保留在負向觀察名單中

雖美國解除災難性債務違約的威脅,但國際信評機構惠譽 (Fitch) 周五 (2 日)表示,還是會把美國的 AAA 信評繼續保留在負向觀察名單中。

2023-06-03 10:32

港、台科技股兩樣情 謝金河:台股搭AI順風車「超港恆生指數指日可待」

港、台科技股兩樣情 謝金河:台股搭AI順風車「超港恆生指數指日可待」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日以「台股和港股最接近的距離」為題撰文,表示過去兩年,在香港上市大型中企股,尤其是科技股都表現積弱不振,台股如果搭上AI的順風車,台灣的加權指數超越香港恆生指數應指日可待。

2023-06-03 11:16

航空貨運美西線運價創近15年新低 會不會再下探業界看法不一

航空貨運美西線運價創近15年新低 會不會再下探業界看法不一

大型航空貨運承攬業者指出,今年4月我國航空貨運出口量創逾20年新低,根據桃園機場統計數字,4月份出口貨量39449噸,年減29.62%,月減10.90%,目前美西線運價每公斤只剩新台幣60元,是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的新低。金融海嘯期間,美西線曾經創下每公斤30元的超低運價,疫情前的2019年,每公斤運價約80元,當時外加的油料油加費約2、30元,目前油料附加費是41元。

2023-06-03 07:00

泰山大股東景勛控龍邦幽靈增生5300萬權數 提告股臨會選舉無效

泰山大股東景勛控龍邦幽靈增生5300萬權數 提告股臨會選舉無效

泰山公司(1218)在5月31日召開股東臨時至今爭議不斷!泰山大股東景勛公司認為,市場派龍邦公司(2514)主導召開股東臨時會改選董監事,卻發生投出權數大於出席權數的弊端,以選舉過程涉及舞弊,已提出選舉無 效之訴。

2023-06-03 14:38

票價高漲下的小確幸 多航6月調降航空燃油附加費

票價高漲下的小確幸 多航6月調降航空燃油附加費

在空運票價高漲的現今,傳出對旅客有利的小確幸,因為本季截至目前為止,油價已較上季均價下跌三成,國籍航空公司將從本月7日開始調降航空燃油附加費,長程線每航段從52美元降為45.5美元,來回可省13美元,區域線與香港從20美元降為17.5美元,來回可省5美元。

2023-06-02 20:02

唐鳳會見吐瓦魯外長訪團 分享數位政府台灣經驗

唐鳳會見吐瓦魯外長訪團 分享數位政府台灣經驗

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今接見友邦吐瓦魯司法、通訊暨外交部長柯飛(Simon Robert Kofe)訪團,雙方探討數位政府、資安及通訊網路建設等議題,唐部長分享台灣的相關經驗,盼助友邦達成數位國家的目標。

2023-06-02 18:18

「股東會紀念品」熱搜Top5! 台泥、聯電、開發金連3年搶進

「股東會紀念品」熱搜Top5! 台泥、聯電、開發金連3年搶進

股東會旺季來臨,對股民來說,除關心股價高低,也期待股東會紀念品,有拍賣業者統計,5月以來股東會紀念品活動專區流量暴增30倍,以「台泥」分隔便當盒最為熱門,熱搜量成長超過2倍奪冠;金控則是開發金摔不破杯、台新金時尚玻璃瓶調味罐最夯。

2023-06-02 17:55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