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造船廠因缺工延遲交船可緩解市場船噸供給過剩問題。(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由於韓國造船廠正面臨嚴重的缺工問題,缺口初估高達1萬人,已經有部分貨櫃船被延遲一季交船,甚至傳出有造船廠與船東協商延後一年交船的可能性,對此國內業界大老指出,造船廠延遲交船可以紓緩市場船噸供給過剩的問題,估計有些船公司會很欣喜的接受延遲交船,但有些公司已經排好現有船隻退租,等著新船接替,恐無法接受延遲交船。
根據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最新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2023年貨櫃船供給成長為8.4%,需求成長為1.4%;2024年供給成長為8.8%,需求成長為2.2%,都有供給嚴重過剩問題。
韓國貨櫃船的訂單主要集中在三星重工、韓華海洋(原大宇造船海洋工程)以及現代重工等三家巨頭,其中現代重工不斷的吸收競爭對手的人力,三星重工則透過將部分船體建造外包給中國大陸的造船廠,來改善缺工問題。
由於過去三年貨櫃船公司賺得天價利益,加上國際海事組織(IMO)減碳新規,各公司競相大量訂造節能船,國際主要造船廠被大量的貨櫃船訂單佔走未來3年絕大多數塢位,但也造成今、明兩年貨櫃船噸供給嚴重過剩問題。
根據克拉森的統計,目前貨櫃船訂單高達7100 萬總噸,是2020年訂單2540萬總噸的2.8倍。造船廠不按時交船,原本是要付違約金的,但業界估計有些船東本就期待延後交船,因此估計造船廠會擁有較大協商空間。
船舶仲介商估計,因為造船訂單激增,加上早些年因為造船市場不佳,造船廠解雇不少員工,導致目前缺工上萬人,根據Business Korea報導,估計到今年年底,將出現1.4萬名工人短缺。
目前HD現代重工等五家主要造船廠外籍勞工超過8400人,韓國外國就業部近期正準備從尼泊爾雇傭3000名工人前往韓國船廠造船以緩解人力資源緊張的問題。
我國陽明、長榮與萬海航運都有在韓國訂造貨櫃船,散裝船公司則多數是在中國大陸與日本訂造船舶。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