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能源週X凈零永續展10月登場 助企業掌握碳權市場脈動

▲2023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10月盛大登場,規模成長25%再創歷史新高。(圖/貿協提供)

▲2023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10月盛大登場,規模成長25%再創歷史新高。(圖/貿協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碳有價」時代來臨,邁向零碳未來是國際主流共識。由外貿協會(TAITRA)與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GESA)共同籌辦年度指標能源產業交流展「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Net-Zero Taiwan)」,將於10月18日至20日將在台北南港展覽1館盛大展出,共計逾1,275個攤位、350家能源業者齊聚一堂,展出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點。

展會並透過「永續專題研討」、「淨零高峰論壇」聚焦探討產業新局,助台灣企業抓緊永續競爭力;隨著碳排放成為國際間重要議題,亦將舉行「節能減碳健檢服務」,協助各領域企業應對碳排放挑戰、落實低碳目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外貿協會秘書長王熙蒙表示,貿協致力推動綠色貿易,長期關注國際經貿機制對台灣出口造成的影響,隨著歐盟將於10月開徵碳關稅,將對全球貿易產生重大影響,尤其出口貿易是驅動台灣經濟成長的原動力,因此綠化產業鏈勢在必行。

為協助台灣企業低碳轉型,外貿協會將透過系列展會活動,邀請專家精闢解析與分享國際碳交易制度,期能協助業者順利拓展綠色商機。

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面對氣候變遷的衝擊,淨零轉型任務刻不容緩,企業已紛紛將淨零排放納入永續目標,碳盤查、碳交易成為企業能否達成低碳目標的關鍵,再生能源的發展及運用更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為協助企業接軌國際、掌握最新產業動向,進一步打造企業專屬的淨零解方,Energy Taiwan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Net-Zero Taiwan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將聯手打造完整的能源產業交流場域,展出最新技術與服務、交流淨零解方,共同展望綠色美好未來。

國際貿易是台灣經貿推動的重要命脈,台灣跟進全球能源趨勢,國發會與證交所共組的碳權交易所於8月正式掛牌,預計2024年可開始進行國內碳權交易及碳費的確立;未來碳權交易所也將加速與他國碳交易所的國際合作,成為協助台灣達成低碳目標的關鍵助力,更透過低碳科技的研發、綠能人才培育,帶動且拓展台灣整體綠色經濟的良好環境。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凈零永續展」盼活絡各方交流,提供碳盤查、綠色金融等驅動淨零轉型的整合解決方案,引領企業攜手合作掌握碳商機,推升台灣綠色供應鏈競爭力,接軌國際碳交易新秩序、實現永續革新。

環境部將於11月底前預告與碳權交易有關的「溫室氣體減量額度移轉、交易或拍賣管理辦法」,台灣即將正式進入「碳有價」時代,各類金融性衍生產品也將蓬勃發展。

借力綠色經濟強勁的成長動能,展會完整串聯再生能源業者,打造集能源供給、低碳製造、環境永續三合一的媒合交流場域,與產業共同創造綠色經濟的新機會,聚焦太陽光電、風力能源、智慧儲能、多元創能等多項能源產業鏈的技術及綠色轉型新方案,更有減碳技術、節能、綠色製程、綠色金融、綠電交易等技術與服務,共同展望產業發展。

因應各界淨零轉型的需求與綠色金融的趨勢,主辦單位去年首創Net-Zero Taiwan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今年也將盛大展出,並首度創立綠色金融館,從金融角度出發給予企業綠色轉型支持,加速零碳能源和新技術導入,進一步助攻企業在節能減碳、碳盤查、融資上的疑慮或者未來稅務計算等問題,都能透過媒合達到最佳效益。

配合全球綠色經濟與淨零減碳趨勢,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Net-Zero Taiwan)將於10月19日舉行國際淨零高峰論壇,以【前瞻趨勢x國際洞察】、【綠色金融x新能源革命】、【科技賦能x減碳e起來】三大主軸,邀請國發會、台灣碳權交易所、中油、CDP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碳揭露專案代表、施耐德電機、泓德能源等能源業者、與兆豐銀行、永豐銀行等永續先行企業共談企業減碳實證、科技轉型,並探索綠色浪潮。歐洲各國向來引領全球淨零減碳的模範生,此次論壇也特別邀請到法國、芬蘭、西班牙及CDP碳揭露專案代表,分享各國的淨零趨勢與策略。

2023年「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及「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已開放登錄參觀,登記參觀及各項活動最新消息,可洽詢:
展覽官網:www.energytaiwan.com.tw、
國際淨零論壇報名: https://edm.bnext.com.tw/2023Net-ZeroTaiwan/#exhi

關鍵字: 智慧能源週凈零永續展10月登場碳權市場脈動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14家金控前11月賺近3600億元 富邦國泰新光單月虧損

14家金控前11月賺近3600億元 富邦國泰新光單月虧損

14家金控前11月自結獲利出爐,合計賺進3598.57億元,不過受到匯損壓力影響,包括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與新光金(2888)皆交出單月虧損的成績單,不過富邦金前11月每股稅後純益(EPS)仍達5.04元居冠,而國泰金在虧損也拉近與中信金(2891)的距離。

2023-12-11 17:35

台虎11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前11月營收破百億創新高

台虎11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前11月營收破百億創新高

台灣虎航(6757)11月單月收10.59億,較前月減少13.2%,公司說明,主因國境自去年10月13日解封後,今年10月迎來首個秋季及連假出遊旺季,基期較高,惟台虎疫前航網佈局已全面復飛,各區域的載客率表現亮眼,11月較去年同期增加308.78%(+8億),營收創同期新高。

2023-12-11 17:43

快訊/台股ETF受益人近600萬 00919規模700億創4大紀錄

快訊/台股ETF受益人近600萬 00919規模700億創4大紀錄

每周台股ETF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出爐,根據12月8日最新公布的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資料顯示,台股ETF的受益人人氣回籠,最新一周增加73789人,再度創下歷史新高,統計今年來增加1782511人,總受益人來到5938669人,逼近600萬人大關。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人氣最高,同時創下填息、規模、受益人、收盤價新高4項紀錄。

2023-12-11 16:00

群創竹南廠傳「優遣」百人 公司:第一時間溝通、尊重個人意願

群創竹南廠傳「優遣」百人 公司:第一時間溝通、尊重個人意願

面板大廠群創(3481)近日傳出竹南T1廠將通知上百名員工於本月下旬離職,但遲遲沒有公布優離方案,對此群創表示,關於人力調整的部份, 群創已於第一時間與相關單位同仁溝通,予以尊重員工個人意願。

2023-12-11 11:26

統一超11月營收逾268億元 全家年增7.18%

統一超11月營收逾268億元 全家年增7.18%

超商雙雄公告11月營收,統一超(2912)11月營收年增逾8%至268.7億元、全家(5903)11月營收逾7%至83.14億元。展望12月,雙雄皆看好冬季聖誕跨年商機,持續開發話題增加買氣挹注營收。

2023-12-11 17:34

瓦城前11月營收破50億元 董座徐承義兼任總經理職務

瓦城前11月營收破50億元 董座徐承義兼任總經理職務

瓦城(2729)今日公告11月合併營收為4.07億元,月減14.3%、年增7.51%;累計今年前11月合併營收為52.31億元,年增27.67%,雙創同期新高。公司表示,11月持續展店挹注營收,年末聚餐需求暢旺,尾牙春酒專案銷售年增4成;另為因應公司營運需求,原總經理廖梅淳轉任子公司第一美味總經理,總經理職位由董事長徐承義兼任。

2023-12-11 16:54

大同、美利達宣布合作! 彰化廠區共建太陽能電廠

大同、美利達宣布合作! 彰化廠區共建太陽能電廠

大同公司(2371)旗下能源服務事業大同智能,今日與自行車大廠美利達工業舉行太陽光電建置簽約儀式,由美利達工業委託大同智能在彰化廠區建置容量976.10kWp太陽能電廠,未來出自美利達製造的自行車將更具減碳元素,也為台灣製造業注入更多環境永續的正向能量。

2023-12-11 15:49

漢來美食11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尾牙桌數年增近2成

漢來美食11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尾牙桌數年增近2成

漢來美食(1268)今日公告11月合併營收為4.05億元,月增0.64%、年增15.56%;累計今年前11月合併營收為44.17億元,年增33.15%,雙創歷史同期新高。公司指出,隨著新品牌加入及年末尾牙、聚餐旺季,看好營運目標可再刷新高。

2023-12-11 15:13

貨櫃運價喊漲 長榮股價漲逾2%、萬海漲近5%

貨櫃運價喊漲 長榮股價漲逾2%、萬海漲近5%

巴拿馬運河水位下降,造成塞港情況短期難解,許多船舶紛紛轉向蘇伊士運河或經好望角繞道而行,使航行成本增加,全球海運市場運力需求上升,長榮(2603)等6大航商宣布明年1月起要調漲運價,帶動我國貨櫃三雄今股價走揚,其中萬海(2615)因11月營收成長,股價一度漲近5%,長榮、陽明(2609)則漲2%。

2023-12-11 11:55

晶片漲價衝擊 iPhone 16、Galaxy S24爆沿用舊款記憶體

晶片漲價衝擊 iPhone 16、Galaxy S24爆沿用舊款記憶體

根據外媒wccftech報導,最新世代的旗艦手機晶片支援終端設備 AI 運算功能,後續的 SoC 將擴展這些功能。然而,規格上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並且設備上的人工智慧對儲存和 RAM 有著嚴苛的要求,一家研究公司認為,由於人工智慧目前缺乏引人注目的內容,三星和蘋果在 Galaxy S24 和 iPhone 16 上整合高 RAM 的意義不大。

2023-12-11 10:35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