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航運報價兩樣情 散裝優於貨櫃

(圖/先探投資週刊提供)

縱然近期航運報價兩樣情,貨櫃往下而散裝上揚,不過整體航運類股近日出現轉強跡象,股價續航力仍有待觀察。

文/黃俊超

貨櫃航運報價觀察指標之一的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九月十六日最新報價顯示,繼前一周跌破千點關卡後,跌幅再度擴大至五.○六%、收九四八.六八點,四大遠洋航線全面下滑,其中美東線下跌達十一.一二%、報二五五○美元,美西線跌七.三%、降至一八八八美元(四○英尺集裝箱,FEU),歐洲線與地中海線(二○英尺集裝箱,TEU)分別下跌七.八%與四.六%。

由英國倫敦海運諮詢機構德魯裡(Drewry)編製的世界貨櫃運價指數,九月十四日公布數據則顯示下跌七.一%,每四○英尺集裝箱平均運價下跌至一五六一.三美元、連四周下滑,相較於二○二一年九月高峰的一○三七七美元跌幅達八五%,較去年同期則下跌六八.四%,相較於十年平均的二六八○美元低約四二%,然高於一九年平均的一四二○美元約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貨櫃報價續跌

今年終端需求不旺、運價持續走跌,原先市場還有所期待的中國十一長假前小旺季,並未見到明顯的拉貨動能,顯示終端需求依舊偏弱勢,接下來逐漸進入淡季,供需失衡可能更為顯著。不過據了解,除了長約之外,由於疫情期間各大航商獲利滿缽滿盆,因此心態上相對能夠接受減班、減艙,但是報價再往下走將不符合成本效益。

根據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二○二三年供給成長八.二%,需求成長一.四%,二四年供給成長為九%,需求成長為二.二%,截至九月十日,全球貨櫃船共六六九六艘、總運力二七七.四五萬TEU,前三大為地中海、馬士基與達飛,占比共達四六.七二%,長榮居第六、陽明第九,萬海則位居第十一。

貨櫃航運大者恆大與聯盟制度效益明顯,全球前三大運力占四六.七二%,前十則占八三.八七%,尤其前七大運力都超過一六○萬TEU,顯示如果沒有加入聯盟,若市況不佳恐僅能夾縫中求生存。目前三聯盟分別是2M聯盟、OCEAN(海洋聯盟)及THE Alliance,然傳出前兩大航商地中海與馬士基可能於二○二五年拆夥,屆時或許又有另一番新的局面。

長榮隸屬海洋聯盟,遠東至北美線的競爭力強大,在美國還擁有專屬碼頭,達飛在歐洲市場布局完整,東方海外則專精於亞洲近洋,三家航商互補性強;陽明則是第三大聯盟THE Alliance成員之一,聯盟約將六五~七○%船隊部署在東西向航線上。透過聯盟制度,航線服務綿密且有助成本控管,然若非聯盟成員而單打獨鬥,經營成本壓力龐大,尤其現階段供給大於需求更為辛苦。

長榮擁高配息能力

貨櫃航運基本面現階段並沒有好消息,且還須留意是否出現價格破壞者,而根據媒體報導,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指出,從Alphaliner公布數據來看,今年下半年貨櫃船交船數占全年逾六成,代表下半年將會增加超過一五○萬TEU運力,又以第四季增加最多,明年新增運力則將從今年的二五○萬TEU,提高到二九○萬TEU、增幅約九%,因此,雖然明年全球景氣有好轉的機會,帶動貨量增加,但是貨櫃航商不一定能因此而得利。

美國商務日報報導,至年底美國西岸運力將增加二五%、東岸三五%,貨代業並不看好未來三~四年市況,不過謝志堅認為,二○二五年預估運力僅增長四.八%,船舶過剩壓力可望逐年改善。運力過剩主要透過減艙、閒置船舶與減速航行三方面改善,然固定成本難有太大改變,而國際海事組織(IMO)於七月設定更嚴格的減碳目標,二○三○年減排二○%,二○五○年前後實現淨零排放,或能有效加速汰換老舊船舶。(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66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圖/先探投資週刊提供)

關鍵字: 先探投資週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國內汽油明起不調整 柴油調降0.1元

國內汽油明起不調整 柴油調降0.1元

中油宣布自明(4)日凌晨零時起汽油價格不調整、柴油價格調降0.1元,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9.5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1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3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7元。

2023-12-03 12:07

輝達Q3資料中心營收「逆勢成長近300%」 陸行之點3主因

輝達Q3資料中心營收「逆勢成長近300%」 陸行之點3主因

輝達(NVIDIA)日前公布Q3季報,營收季增36%、年增206%,EPS季增50%,延續亮眼成績,其中,最核心的資料中心收入年增279%至145.1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表示,資料中心供應商削減成本支出,今年Q3全球伺服器市場下滑,這與輝達強勁成長不相符,主要可分為3大原因。

2023-12-03 11:07

電子代工廠齊跨醫療商機新藍海 一文看各家亮點

電子代工廠齊跨醫療商機新藍海 一文看各家亮點

台灣醫療科技展將在今(3日)落幕,台灣代工大廠近年來齊搶進醫療龐大商機的新藍海,包括鴻海、明基佳世達集團、華碩、仁寶及宏碁等積極參展這次展覽,,由於各家切入利基點有所不同,本文將一次理各家參展亮點。

2023-12-03 06:03

壽險拼回血!宏泰南港賣地進補5.5億 三商壽2路並進

壽險拼回血!宏泰南港賣地進補5.5億 三商壽2路並進

遭金管會點名、上半年壽險業資本適足率(RBC)不到200%的3家壽險業使出渾身解數改善體質衝「回血」,新光金(2888)旗下新光人壽率先宣布發債順利已回到200%以上,宏泰人壽也向外公告處分南港逾651.482坪土地獲利5.5億元,有望擺脫「資本顯著不足」的陰霾,三商美邦人壽則是賣資產與私募資金兩路並進,展現轉骨企圖心。

2023-12-03 11:42

第五屆高通台灣創新競賽優勝名單揭曉 總獎金達30萬美元

第五屆高通台灣創新競賽優勝名單揭曉 總獎金達30萬美元

高通揭曉第五屆「高通台灣創新競賽」優勝名單。第一至第三名名團隊依序為Agromeans(辰明智能)、PetaRay(兆輝光電)與CoolSo(酷手科技),分別獲頒12萬5千美元、10萬美元與7萬5千美元獎金。

2023-12-03 06:00

海運大國效應 CTX海上保險經紀人公司15周年國際保賠協會會員全到

海運大國效應 CTX海上保險經紀人公司15周年國際保賠協會會員全到

台灣是海島小國,但卻是海運大國,昨(1)晚船舶保險經紀人公司CTX Special Risks慶祝台灣公司15周年,國際保賠協會12家會員公司,分別從英國、瑞典、挪威、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派高階來台祝賀,世邦集團董事長李健發、中國航運總經理戴聖堅、德翔海運總經理涂鴻麟、台灣航業總經理仇忠林、陽明海運技術長鄭正雄,慧洋海運財務長薛亦駿等均參與盛會。

2023-12-02 21:43

每月投資1萬5!「全買00878 vs 分散3支」一票推1買法:更有效益 

每月投資1萬5!「全買00878 vs 分散3支」一票推1買法:更有效益 

定期定額是不少人偏好的投資方式,近期就有網友發文表示,他看準了00878、0056、00713,他如果要採取定期定額的方式,應該全部買00878就好,還是分散到這3支呢?貼文曝光後,吸引不少網友留言給建議。

2023-12-02 17:41

工程纜線掉國道害命 台電:深感抱歉「積極調查事故原因」

工程纜線掉國道害命 台電:深感抱歉「積極調查事故原因」

關於今(2)日國道三號發生線路工程施工時地線下垂引發交通事故,台電表示,對於發生這起事件,台電深表歉意,已由董、總與主管副總立即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管制該工區現場,配合主管機關調查,並於第一時間由總經理前往慰問傷亡家屬,其他傷者也已送至苑裡李綜合醫院及通霄光田醫院,台電強調將提供後續必要之一切協助。

2023-12-02 15:52

威剛陳立白:原廠減產、AI應用帶動需求 明年是多頭起點

威剛陳立白:原廠減產、AI應用帶動需求 明年是多頭起點

記憶體模組大廠威剛(3260)斥資47億元購置的內湖總部,今日正式啟用,威剛董事長陳立白在啟用儀式後,也接受媒體聯訪,針對明年展望,陳立白重申,他認為明年產業景氣看好,有望延續到後年。

2023-12-02 15:48

亞洲億萬富豪榜!台灣有錢人增至46人 財富成長3成居冠

亞洲億萬富豪榜!台灣有錢人增至46人 財富成長3成居冠

台灣有錢人變更多了!瑞銀發布《瑞銀億萬富豪報告》,亞太區2023年億萬富豪數量仍然是世界上最多,人數從922位增加到1019位,而財富總額則增加8.1%至3.7兆美元(約折合116.5兆台幣),其中台灣的億萬富豪由39位增至46位,僅次於中國、印度與香港,但財富增長31.2%,增長率與新加坡並列亞太地區之冠。

2023-12-02 15:27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