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neAI創辦人Altman:不擔心安全問題 相信未來會更好

▲▼國立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右)與OpenAI共同創辦人與CEO Sam Altman(中)出席永齡基金會主辦之AI大師論壇。(圖/記者李毓康攝)

▲國立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右)與OpenAI共同創辦人與CEO Sam Altman(中)出席永齡基金會主辦之AI大師論壇。(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

OpneAI創辦人Sam Altman今來台參加《AI大師論壇》,在與出身台灣OpenAI團隊主管Mark Chen對談,對於AI可能造成安全性問題時指出,「也許有人會擔心,但相信日後如果多年後來回顧,反而會覺得現在太落後。」至於會不會有政府過度法規出現?Sam Alitman分析,有可能發生,也可能監管不足,在產業裡面人經常犯規,有更多ChatGPT、有更強大的都需要法規,法規在很多面都有好處的,例如他每次搭飛機時都相信安全,就是因為飛行要它遵循很多法規。

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在「爐邊對談」詢問二位與談人,針對AI可能帶來影響?對人類可能造成擔心,Sam Altman指出,一般來講,AI更能讓人發揮創意,是很好的工具,可以做的更好,發揮更好的發展,也許有人會擔心,但相信日後如果多年後來回顧,反而會覺得現在太落後,希望AI能發展很快,美夢成真,但要看團隊研究多快,期望一年比一年更好,之前沒有人可以看到現在的發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Mark Chen表示,他上次回來台灣是在4、5年前,談到AI會帶來很多轉變,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安全性問題,可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被問到兩人到不同國家旅行時聽到各國聲音是什麼?Sam Altman說,他們一起環遊世界各國,到過6大洲不同城市,大家對AI有過度的期待,相信明天會更好,現在的ChatGPT功能就像當初第一代iPhone,很多功能是不夠的,但他們看到世界各地企業和人們有很多期待,每個國家不同、文化不同但有高度期待。馬克也說,他們走在非常前面,超乎預期,機會到處都是,基礎架構等機會有很多。

針對AI在應用層面,Mark指出,多模型和推理可以從所見所聞是自己不能生成的,有很多介面和推理,有很多錯誤,但未來會有足夠強度不再犯錯,AI是激發點子角色,可去推敲很細微的東西,但有很多是不能做到,例如推出新的科學,但我們可以教它推理,為人類帶來貢獻,例如教育、醫療和個人生產式工具等。

Sam Alitma說,大型AI模型需要花好幾百萬美金訓練,模型才能達到目標,從非營利組織開始,誘因是正確,科技來好處可以帶來給大家,目前有一個非營利帶來指引,為工作來推動。

被問到AI的永續方法?運算很昂貴?擔心能源使用?Sam Altman說能源是一直關注問題,人類節能在未來很快達到目標,每人達到規模,這是我們規劃,犯錯是一定的有失誤, 每一個新的系統推出,有缺點但會減少,未來會更少,要有一個流程,使用工具,遇到問題並解決它而變得更好,可以一直複製成功,但不一定不會犯錯,而是讓人、機構有時間學習。

針對AI有被刻意污染資料或偏見?Mark Chen認為,每個地方都不同,模型預測網路的內容盡可能把錯誤降到最低,沒有一個體很少是無偏見的,San Altman則說,要有能把系統做出來,它行為想像要做更好,這是無可避免偏見,但會有很多回饋,有很多研究偏見的專家都會很驚訝發現,它都會比人類表現的更好,其核心或可靠度如果按事實做回答,要求模型貼近事實。

此外,高科技有可造成社會不公平不公正?Sam Altman表示,AI絕對不會是推動平等的力量,但和最有錢的人同樣拿到一隻iPhone一樣,每人都可得到工具,例如在醫療上都有幫助,對弱勢的幫助比有錢人得到幫助更大,科技一定是推動力量,但唯有社會做出正確決定。

至於會不會政府會有過度法規出現?Sam Alitman分析,有可能發生,也可能監管不足,在產業裡面人經常犯規,有更多ChatGPT、有更強大的都需要法規,法規在很多面都有好處的,例如他每次搭飛機時都相信安全,就是因為飛行要它尊循很多法規。

針對下一代建議?Mark Chen強調,很重要一點是要努力工和信念,是AI成長關鍵,AGI可以成長,必須要有信心和樂觀,要努力工作。Sam Altman說,最幸福的是即將畢業一代,有最好工具,因此他們想做什麼沒有是不可能,接下來十年發展方向明確,以以他自己來講,希望在更年輕時成立新創做AGI,這不是可能想法,現在年輕有更有信心夢想實現。

談到AI在醫學上尤其是抗老的功能方面,Sam Altman認為抗老方面AI可能沒有辦法,但可以幫助,需要要花時間,是可行的,AI可閱讀醫學期刊可帶來貢獻,也可思考化學、物理,去實驗或去比對模型,例如癌症等可以幫忙做實驗,對於長壽來說,生物領域是振奮領域,可能要更多時間,但也可能比我們想的更簡單。
 

關鍵字: AIChatGPTOpenAISam Altman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14家金控前11月賺近3600億元 富邦國泰新光單月虧損

14家金控前11月賺近3600億元 富邦國泰新光單月虧損

14家金控前11月自結獲利出爐,合計賺進3598.57億元,不過受到匯損壓力影響,包括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與新光金(2888)皆交出單月虧損的成績單,不過富邦金前11月每股稅後純益(EPS)仍達5.04元居冠,而國泰金在虧損也拉近與中信金(2891)的距離。

2023-12-11 17:35

台虎11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前11月營收破百億創新高

台虎11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前11月營收破百億創新高

台灣虎航(6757)11月單月收10.59億,較前月減少13.2%,公司說明,主因國境自去年10月13日解封後,今年10月迎來首個秋季及連假出遊旺季,基期較高,惟台虎疫前航網佈局已全面復飛,各區域的載客率表現亮眼,11月較去年同期增加308.78%(+8億),營收創同期新高。

2023-12-11 17:43

快訊/台股ETF受益人近600萬 00919規模700億創4大紀錄

快訊/台股ETF受益人近600萬 00919規模700億創4大紀錄

每周台股ETF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出爐,根據12月8日最新公布的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資料顯示,台股ETF的受益人人氣回籠,最新一周增加73789人,再度創下歷史新高,統計今年來增加1782511人,總受益人來到5938669人,逼近600萬人大關。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人氣最高,同時創下填息、規模、受益人、收盤價新高4項紀錄。

2023-12-11 16:00

群創竹南廠傳「優遣」百人 公司:第一時間溝通、尊重個人意願

群創竹南廠傳「優遣」百人 公司:第一時間溝通、尊重個人意願

面板大廠群創(3481)近日傳出竹南T1廠將通知上百名員工於本月下旬離職,但遲遲沒有公布優離方案,對此群創表示,關於人力調整的部份, 群創已於第一時間與相關單位同仁溝通,予以尊重員工個人意願。

2023-12-11 11:26

統一超11月營收逾268億元 全家年增7.18%

統一超11月營收逾268億元 全家年增7.18%

超商雙雄公告11月營收,統一超(2912)11月營收年增逾8%至268.7億元、全家(5903)11月營收逾7%至83.14億元。展望12月,雙雄皆看好冬季聖誕跨年商機,持續開發話題增加買氣挹注營收。

2023-12-11 17:34

瓦城前11月營收破50億元 董座徐承義兼任總經理職務

瓦城前11月營收破50億元 董座徐承義兼任總經理職務

瓦城(2729)今日公告11月合併營收為4.07億元,月減14.3%、年增7.51%;累計今年前11月合併營收為52.31億元,年增27.67%,雙創同期新高。公司表示,11月持續展店挹注營收,年末聚餐需求暢旺,尾牙春酒專案銷售年增4成;另為因應公司營運需求,原總經理廖梅淳轉任子公司第一美味總經理,總經理職位由董事長徐承義兼任。

2023-12-11 16:54

大同、美利達宣布合作! 彰化廠區共建太陽能電廠

大同、美利達宣布合作! 彰化廠區共建太陽能電廠

大同公司(2371)旗下能源服務事業大同智能,今日與自行車大廠美利達工業舉行太陽光電建置簽約儀式,由美利達工業委託大同智能在彰化廠區建置容量976.10kWp太陽能電廠,未來出自美利達製造的自行車將更具減碳元素,也為台灣製造業注入更多環境永續的正向能量。

2023-12-11 15:49

漢來美食11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尾牙桌數年增近2成

漢來美食11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尾牙桌數年增近2成

漢來美食(1268)今日公告11月合併營收為4.05億元,月增0.64%、年增15.56%;累計今年前11月合併營收為44.17億元,年增33.15%,雙創歷史同期新高。公司指出,隨著新品牌加入及年末尾牙、聚餐旺季,看好營運目標可再刷新高。

2023-12-11 15:13

貨櫃運價喊漲 長榮股價漲逾2%、萬海漲近5%

貨櫃運價喊漲 長榮股價漲逾2%、萬海漲近5%

巴拿馬運河水位下降,造成塞港情況短期難解,許多船舶紛紛轉向蘇伊士運河或經好望角繞道而行,使航行成本增加,全球海運市場運力需求上升,長榮(2603)等6大航商宣布明年1月起要調漲運價,帶動我國貨櫃三雄今股價走揚,其中萬海(2615)因11月營收成長,股價一度漲近5%,長榮、陽明(2609)則漲2%。

2023-12-11 11:55

晶片漲價衝擊 iPhone 16、Galaxy S24爆沿用舊款記憶體

晶片漲價衝擊 iPhone 16、Galaxy S24爆沿用舊款記憶體

根據外媒wccftech報導,最新世代的旗艦手機晶片支援終端設備 AI 運算功能,後續的 SoC 將擴展這些功能。然而,規格上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並且設備上的人工智慧對儲存和 RAM 有著嚴苛的要求,一家研究公司認為,由於人工智慧目前缺乏引人注目的內容,三星和蘋果在 Galaxy S24 和 iPhone 16 上整合高 RAM 的意義不大。

2023-12-11 10:35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