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通產業面臨多空拉鋸 工研院:明年產值增1.9%至1.33兆

▲▼全球IOT產值。(圖/資料來源:Gartner(2023/7))

▲全球IOT產值。(圖/資料來源:Gartner(2023/7))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徐富桂於「眺望 2024 通訊產業發展趨勢」中指出,通訊產業正經歷著令人矚目的變革與創新。5G技術才逐漸普及,6G發展願景和應用情境就已紛紛出爐,低軌衛星、雲端運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的結合,讓全球網通產業邁入下一個更快速、更穩定的時代。預估2024年在總體經濟不穩、地緣政治等負面因素和網通設備市場需求帶動拉鋸下,預估產值達新台幣1兆3,254億元,成長1.9%。

工研院橫跨兩週之「眺望2024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今(10/31)邁入第6天,上午登場的是「通訊」專場。半通訊產業正處於變革的前沿,持續引領著數字化時代的步伐。6G、衛星通訊、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結合,以及雲端資料中心的不斷演進,將在未來為我們帶來更多驚喜和挑戰。無論是通信業者、企業還是消費者,都將在這場變革中共同探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通訊產業,因全球通膨高漲壓力導致的經濟疲軟,使得網通產品下游廠商對於庫存準備和新訂單態度保守,國內通訊服務則有合併議題在進行中,也讓業者避免低資費價格競爭,而溫和成長。整體而言,2023年我國通訊產業產值估計年成長2.4%,達新台幣1兆3,009億元。

由於人工智慧應用和相關基礎建設帶動網路頻寬升級,仍將是長期趨勢,預期電信服務和資料中心市場對網通設備仍有持續需求動能。2024年在總體經濟不穩、地緣政治等負面因素和網通設備市場需求帶動拉鋸下,預估產值達新台幣1兆3,254億元,成長1.9%。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陳俊儒以「新挑戰:5G邁向6G演進之關鍵議題探索」為題,進行專題演講。陳俊儒指出,近年來通訊發展先進國,包含美國、歐盟、中國、日本、韓國等,其6G發展相關的產官學研單位,近年來紛紛發表6G發展願景,例如極致體驗、淨零永續、數位韌性等。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信部門(ITU-R)從2021年開始,與6G相關國際組織與通訊大廠共同討論下一代通訊發展願景。ITU-R綜整各方意見,並於今年6月完成通過IMT-2030(全球6G願景)框架建議。

該框架建議描述6G具備六種使用情景,其中三種是原有5G主要特性進一步的提升,包含增強型行動寬頻(eMBB)、超可靠低延遲通訊(uRLLC),以及大規模機器類型通訊(mMTC)。除了5G原有特性的加強,6G還有另外三種新的使用情景,包含無所不在的連接、人工智慧和通訊的整合,以及感測和通訊的整合。簡言之,6G可以說是現今5G進一步的演化,預期6G技術會有很大的程度優化並改善5G的性能。

ITU-R所推出的IMT-2030框架建議,將作為後續3GPP開始6G初步標準化工作的重要基礎,預期各通訊發展先進國將更積極搶占6G關鍵技術標準化的話語權高地,而地緣政治、淨零永續、數位韌性等關鍵議題將緊密牽動6G國際競合與技術發展方向。在5G邁向6G演進的過程中,台灣需觀測全球政治、經濟、社會和科技等趨勢脈動,進而掌握各個關鍵議題對6G發展的影響。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高吟瑜則以「星商機:論衛星產業發展 觀通訊未來趨勢」為主題進行分享。高吟瑜指出,根據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統計,全球衛星部署數量仍在攀升,帶動2022年產值高成長的次領域包含衛星製造(+23%)與衛星發射(+15%);而維持產值高佔比的次領域有地面設備(佔52%)以及衛星服務(佔40%),但成長幅度相對趨緩。同時,衛星大量發射,新興的太空永續開始受到業界關注。

四大低軌衛星營運業者在2023年都有所進展,SpaceX的Gen 1規劃的4,408顆星系已布建91%,Gen 2規劃7,500顆星系已布建15%;OneWeb Gen 1規劃648顆衛星已布建98%,已達覆蓋全球之目標。Amazon Kuiper、Telesat Lightspeed雖然尚未正式發射衛星,但從發射新試驗衛星、Amazon新建衛星工廠及Telesat更換衛星供應商等新布局都在推進發展時程,尤其展望2024年將迎來OneWeb全球商用布局及Kuiper Beta test,衛星落地服務將趨於豐富多元。

終端直連衛星(Satellite Direct to Device,D2D)、多軌衛星整合、星系衛星中大型化以及太空永續是衛星產業值得關注的四大趨勢重點。首先,在終端直連衛星部分,延續2022年單向緊急簡訊,往雙向簡訊與應用邁進,以及2024年SpaceX將協同電信商展開相關布局。

在多軌衛星整合部分,營運商將陸續整合多軌衛星提供新型態的通訊服務,例如盧森堡SES Cruise mPOWERED的高軌/中軌衛星,與Starlink的低軌衛星合作提供郵輪網路服務,或是Eutelsat與OneWeb完成合併後,產生的混合高軌/低軌衛星通訊計畫。

就星系衛星中大型化,有鑑於四大低軌標竿業者衛星設計朝向擴增衛星功能與支援頻段發展、導入新科技優化成本與網路吞吐量,加上未來星系擴增申請許可將越嚴峻,低軌寬頻星系將從小型逐漸走向更大的體積與重量,並帶來更佳通訊效率與壽命。

太空永續新課題,主因巨型星系布建使其受到業界關注,帶出六大發展議題包含衛星任務壽命延長、衛星檢修、軌道上組裝、主動碎片清除、太空環境感測以及衛星拖移。其中,國內學研界有計畫投入研究太空環境感測,藉由感測參數分析,幫助衛星運行、發射或通訊傳輸時評估可能遭遇的風險,形成未來的國合潛力。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葉逸萱以「瘋AI:雲端資料中心的機會與挑戰」為主題進行分享。葉逸萱分析,2023年起隨著5G技術成熟與大規模商用、GAI的熱潮更在各產業領域掀起巨大的浪潮,我們正見證一個全新數位時代的崛起。面對這些趨勢,企業開始急需使用更多的數據、更快速的資料傳輸、以及更強大的運算資源,也深刻地改變資料中心的角色和營運方式。

因此,相關技術發展有優化網路的低延遲技術、網路切片技術等;彈性且有效資源管理與應用部署的虛擬化、容器化技術;資訊安全的零信任網路架構、端到端加密等;提高運算效能與效率的AI晶片、模型壓縮、及時分析等;以及近年來受重視的能源效率問題,永續與節能技術如液冷技術、低功耗硬體、智慧能源管理、運算資源共享等方向。

根據Omdia數據指出2023年全球伺服器市場規模為1,140億美元,儘管出貨量預估下滑17%,但高價格與高配置的伺服器需求增加,整體市場規模仍呈現上升。

2023年1月5日歐盟的企業永續報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 CSRD)正式生效,要求企業定期公布有關其社會和環境影響的資訊,從而提高企業的公開責任。隨著監管力度加大,資料中心正採用節能設計、再生能源和冷卻技術,預計未來擁有綠色認證(如LEED、ISO 50001)、節能設計、並透過智慧能源管理的綠色資料中心(Green Data Center)將會越來越多。

隨著服務由雲端推向邊緣,面對不同邊緣層次所需的產品,國際大廠採用通用型產品,亦是將既有設備結合新一代AI運算效能的模式切入,強調可支援高速運算、低功耗、智慧監控能耗等,依客戶需求進行客製化的軟硬體設計,這也是我國業者布局的重點。有別於過往硬體代工思維,台灣業者將有機會接觸多元的各應用領域需求,促使自身發展細緻且客製化之軟體服務、系統整合與驗證測試能力。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經理陳佳滎分析以「智物聯:新AI時代智慧聯網新趨勢與商機挑戰」為主題進行分享。陳佳滎指出,物聯網(IoT)技術串聯各個裝置、設備彼此溝通,並可將分散的資訊統合後結合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來進行分析以作為決策依據。根據Gartner估計,IoT終端電子產品2022年產值為4,618.2億美元,2032年達到約9,515.7億美元,2022 年到2032 年復合年增長率(CAGR) 為7.5%。其中以車聯網、智慧建築、智慧製造、智慧交通與智慧健康為前五大應用,商機龐大。

觀測全球物聯網發展趨勢,目前有五大焦點:第一近期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空前成功再次帶起AI熱潮,有望衍生許多IoT創新應用。其次數位分身模型可以用於模擬和改善元宇宙虛擬實境體驗,兩者正在融合打造城市創新應用。第三,應全球淨零碳排排趨勢,環境永續的「綠色物聯網」正在逐漸形成,各廠商紛紛改進其產品耗能,並利用物聯網解決方案應對氣候改變的危機。第四,衛星物聯網興起,未來在氣候變遷、食安危機議題下,衛星物聯網將強化對農牧業的管理需求,以提高產量避免災損。第五,物聯網的高速成長以及廣泛應用同時也帶來許多資安與隱私威脅,各式資安法規相繼出爐與相關技術需求大增。

在上述發展趨勢下,台灣物聯網業者應深入評估AI可能帶來的正負影響,並且把握住產業數位轉型、綠色轉型兩大方向,以在物聯網產業下一波的競爭中勝出。此外數位分身融合元宇宙,以及衛星物聯網等技術都可望產生更多創新應用,也是我國業者可積極布局重點。最後建議台灣應利用數位科技進行轉型以強化供應鏈韌性,並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標準制定,和國際企業和研究機構合作,如共同推動生成式AI和物聯網發展,掌握市場商機。
 

關鍵字: 工研院AI5G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國內汽油明起不調整 柴油調降0.1元

國內汽油明起不調整 柴油調降0.1元

中油宣布自明(4)日凌晨零時起汽油價格不調整、柴油價格調降0.1元,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9.5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1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3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7元。

2023-12-03 12:07

壽險拼回血!宏泰南港賣地進補5.5億 三商壽2路並進

壽險拼回血!宏泰南港賣地進補5.5億 三商壽2路並進

遭金管會點名、上半年壽險業資本適足率(RBC)不到200%的3家壽險業使出渾身解數改善體質衝「回血」,新光金(2888)旗下新光人壽率先宣布發債順利已回到200%以上,宏泰人壽也向外公告處分南港逾651.482坪土地獲利5.5億元,有望擺脫「資本顯著不足」的陰霾,三商美邦人壽則是賣資產與私募資金兩路並進,展現轉骨企圖心。

2023-12-03 11:42

輝達Q3資料中心營收「逆勢成長近300%」 陸行之點3主因

輝達Q3資料中心營收「逆勢成長近300%」 陸行之點3主因

輝達(NVIDIA)日前公布Q3季報,營收季增36%、年增206%,EPS季增50%,延續亮眼成績,其中,最核心的資料中心收入年增279%至145.1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表示,資料中心供應商削減成本支出,今年Q3全球伺服器市場下滑,這與輝達強勁成長不相符,主要可分為3大原因。

2023-12-03 11:07

電子代工廠齊跨醫療商機新藍海 一文看各家亮點

電子代工廠齊跨醫療商機新藍海 一文看各家亮點

台灣醫療科技展將在今(3日)落幕,台灣代工大廠近年來齊搶進醫療龐大商機的新藍海,包括鴻海、明基佳世達集團、華碩、仁寶及宏碁等積極參展這次展覽,,由於各家切入利基點有所不同,本文將一次理各家參展亮點。

2023-12-03 06:03

戰爭、火山爆發與冬季逆風 都增航空公司油料支出

戰爭、火山爆發與冬季逆風 都增航空公司油料支出

剛過去的周末假日,LINE上傳出一篇文章,針對為什麼美東加東飛回台灣機票變貴,行李常常晚好幾天到台灣或是被限制的原因,做出分析解釋,指出戰爭與火山爆發造成的繞飛,以及冬季大逆風,長程航班必須減載,好裝更多的燃油都是影響因素,航空公司也因而增加不少油料支出。航空公司高階指出,分析寫的相當專業與正確,得得參考。

2023-12-04 07:00

台股外熱內冷! 專家點名AI為明年主軸

台股外熱內冷! 專家點名AI為明年主軸

台股在「外資熱、內資冷」的效益下2023年最後一個月多頭持續發威,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孫傳恕表示,台股這波挾著匯率強勢,大盤快速彈升至7月高點位置,且本周即使遇到MSCI、重量級ETF調整權值,指數仍以小碎步緩步墊高,帶動周線連五紅。

2023-12-04 06:00

美國會計師研討會2天保險費噴18萬 台灣類似活動5000元有找

美國會計師研討會2天保險費噴18萬 台灣類似活動5000元有找

首屆亞太華人會計師合作論壇(APCCC)於今年10月底順利於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為期2天的活動落幕後內部人盤點所有經費,現場冠蓋雲集號召200名產、官、學界先進交流,光是活動保險支出就高達5800美元(約新台幣18萬元),台灣大型產險業者私下估算「如果在台灣五星級飯店辦,保險費大概不到台幣5000元,我們恐怕連尾數都搆不到。」

2023-12-04 00:04

Britannia保賠協會明年亞洲年會來台召開 會員包括陽明等

Britannia保賠協會明年亞洲年會來台召開 會員包括陽明等

Britannia保賠協會(Britannia P&I Club)已經決定明年11月底在台北舉辦亞洲年會,預計會有上百位來自英國與亞洲十國左右船東代表與會。我國陽明、中油、萬海、中鋼運通、台航、四維、慧洋、信友、協榮、新健、中租迪和等貨櫃及散裝船公司都是該會會員。

2023-12-03 18:32

環泥旗下利永環球拚明年獲利 醫療感測系統出貨量翻3倍

環泥旗下利永環球拚明年獲利 醫療感測系統出貨量翻3倍

環球水泥(1104)力拚轉型,子公司利永環球科技打入醫療器材產業,在台灣醫療科技展中展出「智慧床墊壓力感測系統」,總經理侯智升表示,目前以歐美市場客戶居多,今年交貨3000套、明年已有1萬套待交貨,預計明年度就可以開始獲利。

2023-12-03 17:19

勞團反對新增移工來源國 勞動部:規劃配套措施消除疑慮

勞團反對新增移工來源國 勞動部:規劃配套措施消除疑慮

台灣與印度正在洽簽移工合作備忘錄(MOU),最快12月簽署完成,不過,有勞工團體反對增加新移工來源國,對此,勞動部今日回應,高齡化及少子女化造成勞動力人口下降,須正視缺工長期趨勢,而在國人就業優先的原則下,增加新移工來源國,有助產業發展及紓緩家庭照顧人力問題,提供多一個勞動力來源選擇,將規劃好配套措施消除外界疑慮,不會立即引進大量移工。

2023-12-03 16:35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