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今天(28日)宣布,為鼓勵外國銀行跟本國銀行合作,提升我國「再生能源」建設所需融資,將放寬「外國銀行分行及代表人辦事處設立及管理辦法」,將原本的外國銀行分行對同一人、同一關係人或同一關係企業,授信限額台幣70億元的規定,修正放寬為台幣70億元,或該外國銀行分行淨值的2倍,採二擇一最高者為限,預計有10家外銀符合資格。
2017-12-28 19:48
以出口為導向的臺灣,發展再生能源憑證一定要跟國際接軌,這樣出口商品到環保法規嚴格的歐盟地區的企業,以及想要取得國際大廠的綠色供應鏈資格的企業,提出的綠電憑證才有人信。Google會先在臺灣還是大陸買到綠電?答案是:臺灣。
2017-12-28 15:04
瑞典快時尚品牌H&M每年推出「永續發展」系列服飾,將人們不要衣服回收重製,試圖扭轉「快時尚=不環保」的觀念,此外今年起他們也找到新方法,將不要的衣服提供給發電廠做燃料,通通燒了轉換成火力發電的能源,或許是消費主義造成浪費下的全新解答。
2017-11-30 18:02
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ITER)計劃,也被稱為「人造太陽」計劃,是目前世界上規模僅次於國際太空站的大科學工程計劃。中國在過去10年投入人民幣約40億元(台幣181億元),在研究成果上取得國際領先地位。中國科技部部長萬鋼28日表示,將繼續推動ITER計畫,不斷提升中國在核聚變能源領域的研發能力。
2017-11-29 16:16
根據國際組織「德國監測」(Germanwatch)近日在COP23聯合國氣候會議上公布的評比,台灣在節能減碳和開發再生能源這兩方面都表現不佳,在世界排名中只排第54名,比去年下滑2個名次,也是在參加的60個國家與地區中,倒數第7名,更輸給中國(第41名),僅優於美國(第56名)、南韓(第58名)等少數國家。
2017-11-26 23:34
加注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空煤油的海南航空HU497航班波音787型客機,在台灣時間22日凌晨跨越太平洋,降落在美國芝加哥歐海爾國際機場,這是大陸自主研發生産的生物航煤首次跨洋商業載客飛行。據了解,若大陸將所有的石油航煤替換為由餐飲廢油為原料的生物航煤,減少的碳排放量相當於種了3億棵的樹。
2017-11-22 17:04
台泥(1101)積極響應再生能源開發,10日經董事會通過,子公司東宇綠能將參與投資太陽光電暨陸域風電電廠案,合計投資金額約9.8億元新台幣,預計將於2018年第2季開始併聯發電。
2017-11-11 16:24
行政院長賴清德8日召開「穩定供電策略」記者會,雖然他在會中不斷強調,不因為再生能源進度不夠而變相重啟核電,但是最後又說「儘量努力,再轉核能電廠是最後的手段。」在增加發電機組方面,桃園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因為藻礁等環境問題卡關,賴清德坦言,屆時若無法如期完成,恐會影響北部供電,目前政府已提出應變計畫,希望如期建置。
2017-11-08 13:04
立法院今(26)日舉辦太陽能電系統啟用儀式,將立法院鎮江會館545平方公尺的屋頂面積出租給太陽能業者,提供太陽能供電20年,此發電系統裝置量為99kW,採高效率單晶太陽能模組,共架設330片,推估每年可發電10萬度,等於提供30家戶一年的用電量。
2017-10-26 12:54
行政院通過補助民宅安裝太陽能板方案,太陽能業者對此消息表示肯定,表示政府有在注意這一塊,對產業將會是利多,但因為台灣多違建,該如何管理這一塊,將要看政府的配套措施夠不夠完善。
2017-10-25 18:41
新版空汙費最快將於明年4月將上路,PM2.5等懸浮微粒都會納入並收費。台電16日表示,空汙費將依據電價公式反映在電費中。時代力量黨立委徐永明今(18)日於經委會時指出,台電每年花8.5億元在封存的核四廠、去年員工年終為55.7億元且明年漲3%後將為57億元,如今為了5億元的空汙費卻要漲電價?台電對此回應,空汙費僅占總營運成本千分之一,影響有限。
2017-10-18 11:36
近期民營電廠相繼發生破管,和平、麥寮電廠在國慶連假期間都有破管現象,共計費時4天才修復。不過,麥寮與和平電廠又分別在16、17日相繼發生機組故障的情形。根據台電預估,今(17)日備轉容量率因和平、麥寮的故障情況,恐怕只剩3.82%,預計將創下歷年10月次低的紀錄。
2017-10-17 15:21
三家太陽能廠昱晶能源(3514)、昇陽(3561)及新日光(3576)成立「聯合再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TrendForce綠能研究(EnergyTrend)預估,合併後的電池片總產能將達到5GW,一躍成為全台最大、全球第五的電池片製造商。若單論電池片對外供應能力,則是全球第二。
2017-10-17 12:12
台積電(2330)今(16)日宣布再度認購一億度綠色電力,並在將來直接購買再生能源,以響應全球減碳行動。由於綠色電力在電力生產過程中不產生碳排放,因此這一億度綠色電力約可以減少碳排放量達5,290萬公斤,相當於529萬棵樹一年的碳吸收量。
2017-10-16 17:24
國內三家太陽能廠昱晶(3514)、昇陽(3561)及新日光(3576)今(16)日召開重大訊息說明會,成立聯合再生公司。三家董事長不約而同表示,台灣太陽能廠很辛苦;新日光董事長洪傳獻更直言,台灣太陽能廠目前只是中國大陸備胎的代工廠,比代工廠還慘,藉由此次合併,要改變模式,打造「贏的營運模式」。
2017-10-16 16:39
繼去年年底丹麥最大風力發電廠丹能進駐後,今年5月丹麥第2風電大廠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隨後來台與台船公司合作獲取彰濱沿海第27號(彰芳)、第28號(福芳)與A區(西島)3座離岸風場開發權;另外也在今(6)日與中鋼簽定備忘錄,加入第29號風場的開發。前3座風場仍在環評部分,而29號風場以專案方式有條件送環評大會,因此外界預計近幾年內就可動工。
2017-10-06 12:13
8月15日由於人為因素造成全台大停電,151家廠商受到影響,估計損失達8800萬元,一片黑暗中,也不禁讓人想起再生能源的出路。為了朝綠能邁進,達成2025年非核家園的目標,除了國營事業加緊腳步,更重要的,是全體公民也要「一齊跟上」。
2017-09-23 11:07
因應電業法修法後開放民營業者直供與代輸,經濟部18日拍板輸配電業各項費率,包括各類的再生能源發電如太陽能、風力、廢棄物發電等。能源局也表示,最快在10月底就會開放綠電業者申請直供或代輸,不再僅有售電給台電的選項;另外,未來每年9月會訂定隔年費率標準。
2017-09-18 17:02
819全台大停電,引發民眾對缺電、限電恐慌。 桃園市長鄭文燦22日出席「2017桃園市太陽能源論壇」表示,能源轉型是台灣重大挑戰,要將再生能源發電提高到總發電量20%,最具有可行性的就是太陽能與風力發電。
2017-08-22 22:05
全台大停電,科技部長陳良基今(17)日表示,台灣能源的問題在於整個轉形的速度要加快,他順勢一提,目前正在與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接觸,台灣可以學習他們的儲能技術,嘗試讓台廠參與該技術,解決目前能源轉型不夠快的問題。
2017-08-17 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