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經濟蓬勃發展,其中又以每人每日都要吃的「宅食」最受關注,因此,讓許多食品股搖身一變成宅食概念股。
2020-10-25 20:07
疫情影響下,民眾待在家的時間變多了,宅經濟蓬勃發展。其中「宅食」備受關注,「外食族」儼然變成「外帶族」,「在家吃飯」變成最新商機。
2020-10-25 19:21
多數人不可能一輩子都在工作、賺錢,因此趁著還有收入進帳的時候,最好逼自己存一些錢,日後才不會太辛苦。一名網友日前發文表示,一年又快要結束了,但他截至目前為止,卻只存了20萬元,「真的好魯蛇!該怎麼調適心情?」貼文一出,不少網友紛紛留言回應,「比我厲害,我都花光」、「嗆我嗆夠沒」。
2020-10-02 16:22
許多人的薪水都只有3萬至4萬元不等,為了維持生活品質,不免淪為「月光族」。一名網友日前就丟出心中疑問,如果薪水不高又想過上好日子,在每個月都存不了多少錢的情況下,老了以後該怎麼辦呢?貼文一出,立刻引發熱議,其中就有網友建議,每個月最好還是要多少存一點,並適當的投資、理財。
2020-09-26 16:26
近幾年開始掀起「存股」的風潮,民眾只要買進股票後,在持有的期間內不賣出,就能靠著領股息賺錢。不少人都對存股抱有興趣,一名網友日前就表示,他才剛踏入這個圈子,雖對股票小有研究,但畢竟也不是很有錢,因此想參考高人意見,挑一支比較優秀的股票就好。
2020-09-24 15:53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近來股價在高檔徘徊,市值穩坐11兆元在美股排名前10大,「護國神山」名號當之無愧。近日就有科技業網友領到一筆獎金,股市新手的他經過理性的基本面分析,打算把錢全用來存股2330,沒想到才把計畫分享出來,只換來一陣訕笑,「同事說像笨蛋」!
2020-09-14 18:37
金融股自除權息後,大多屬於貼息狀況,讓不少投資人疑惑「還能再存股嗎?」對此,節目《雲端最有錢》的三位專家持不同意見,認為只要抱得夠久,仍會慢慢漲上去,現在貼息反而是買進的好時機;不過,財經專家孫慶龍認為,年輕人若一直死抱著金融股,可能一輩子都沒有翻身機會。
2020-09-09 20:08
雖然10月26日盤中零股交易即將上線,但其實投資零股還有更簡單的方式,那就是透過券商定期定額買零股的服務。專家表示,小資族透過定期定額投資零股,不僅可平滑持股成本,提早進入市場享受資本利得,還可以幫助投資人在股市大跌時,對抗在低點不敢進場的人性。
2020-09-04 19:39
近年全球低利率籠罩,台股市場有著高殖利率優勢加持,存股成了一門顯學。就有土木工程師提及,在精心布局金融股之下,今(2020)年光靠股利平均就能月領近11萬元,看著豐厚報酬忍不住動了退休的念頭,不過一票網友看到負債表後,幾乎一面倒反對。
2020-08-07 18:43
小資族好不容易存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該怎麼理財才能錢滾錢,選擇對的投資工具很重要。對此,財經Youtuber懶錢包分享常見的3種投資方式,分析放20年的結果,想不到其中一種投資方式的報酬率超過100%!
2020-08-07 17:35
近年來存股風氣熱,不少小資族愛買金融股,而ETF(指數股票型基金)也是散戶心中首選,可用少量的錢買入台積電、大立光。對此,財經Youtuber《懶錢包》就分享除了最常聽到的元大高股息(0056)之外,還有其他5款主打高股息的ETF,2019年的報酬率都在10%以上,可以讓小資女以低成本輕鬆入手。
2020-08-05 16:45
45歲的陳啟祥,2年前暫離職場在家當奶爸,之所以能安心地請育嬰假,是因為有投資收益當後盾。信奉價值投資的他,10年間已將百萬本金滾出千萬資產,平均年化報酬達20%。而能有這番成績,與遇見顛覆他對投資想像的書─《和巴菲特同步買進》有絕對關係。
2020-07-13 07:39
「股災就是最好的買點。」這觀念對存股族來說一點都不陌生,不過,當前全球大開資金派對,台股逐步挑戰歷史新高,存股族該如何應對?存股達人陳重銘表示,這波崩盤後的反彈行情,主要是以資金推升上去,並非實際經濟成長,若手上已有存股部位,不妨檢視是否為趨勢產業,如果手上還沒有股票,他直言,現在不建議買存。
2020-07-12 13:07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各國央行紛紛降息,實施貨幣寬鬆政策,部分國家甚至出現負利率,使銀行獲利大受影響。許多投資人好奇,在台股站上「萬二」之際,存金融股還是個好選擇嗎?對此,分析師李永年建議投資人1至2年內別買金融股當存股,若真的要存金融股,公股銀行的股票是首選。
2020-07-08 20:08
受肺炎疫情衝擊,全球主要央行競相降息,實施寬鬆貨幣政策,日本及歐洲央行甚至出現負利率,嚴重侵蝕銀行獲利;最明顯的例子,即匯豐銀行為樽節支出,今年計畫全球裁員3.5萬人,透露未來金融股營運壓力,將面臨極大挑戰。
2020-06-22 09:03
台灣人瘋存股,希望買進好股票並長期持有,每年賺取配息。而在上千檔股票中,存股族最偏愛的族群就是金融股,不過,看似穩健的金融股真的沒有風險嗎?精算達人怪老子蕭世斌強調,若是以長期投資的角度切入,金融股恐怕不是最好的選擇。
2020-06-22 08:42
銀行定存利率直直落,儲蓄險價格又調漲,金融存股已成為小資族、上班族理財主菜,憑靠著股價波動較緩、配息穩定優勢,散戶們埋頭苦幹默默存,不但有錢就買,還將領到的股息再投入,對金融股沒有二心,相當死忠。但這樣做,對嗎?
2020-06-21 02:10
悟天發現,有很多存股的新手對於怎麼計算除權除息,到底會配發多少現金?或是多少股票?以及什麼樣的結果會被扣到二代健保補充保費?都不是那麼清楚,因此在即將進入除權息的季節,特別打了這篇文章,希望能對於存股新手能有所幫助。
2020-06-12 16:35
美中貿易第二戰箭在弦上,而中華經濟研究院今(1)日公布5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跌至新低,雖可預見景氣和需求反轉,但難預期何時可以回到過去水準,許多投資人試圖購買金融股當作存股。
2020-06-01 19:20
疫情爆發使各行各業的業績急凍,美股經歷上沖下洗,台股也受到嚴峻挑戰,在股市動盪的亂世氛圍下,Yahoo奇摩股市App公布第一季「十大爆紅台股榜」,從榜單中可發現,高股息題材在動盪的股市表現中,成為股民關注焦點。
2020-03-31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