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Bus電動自動駕駛巴士目前已投入實車上路實驗。(圖/記者高兆麟攝)
記者高兆麟/綜合報導
由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支持,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串連產業界打造的MIT自駕電動小型巴士WinBus首度於台北現身,參加一年一度TIE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現場除了實車展示外,這輛小巴士也在彰濱地區以觀光路線進行上路實驗。
相較於達到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所定義自駕等級Level 2的市售車輛,車載自動系統僅能完成部分駕駛輔助,駕駛員依舊需要監控環境完成駕駛;MIT自駕電動小型巴士-WinBus是國內第一台自行設計、自行研發、自行打造,並可達Level 4高度自動駕駛(High Automation)階段的自駕小巴士,在固定或封閉式場域內,車輛無須人為介入,可以完成所有駕駛和環境監測功能。
▲WinBus電動自動駕駛巴士配備有多個感應器及雷達幫助判別周圍事務 。(圖/記者高兆麟攝)
WinBus擁有高精密定位感知,經由常態持續的資料蒐集,與廠商共同調校出衛星基站(RTK)的訊號品質與過濾方式,為自駕車運算的基礎,再藉由圖資定位(SLAM)技術融合,提出最佳的定位解決方案,達到精確定位,行駛於正確車道、正確停妥停止線及停靠各站點的成果。
WinBus也擁有動態環境感知光達技術,藉由光達和雷達的結合,可對於物體的距離與位置判斷快且準確;而在氣候變化較大、動態變化較大的場域,WinBus則可使用動態環境感知影像技術,成功偵測鄰近物件移動,包含車輛、行人、腳踏車、流浪動物等移動方向,對於辨識紅綠燈號誌、交通標誌,也可透過搭配CV2X的機制,達到解決方案。
此外,WinBus動態環境感知雷達技術,可感測各類系統物理特質優劣並導入感知融合技術與深度學習;WinBus自駕技術智慧決策,則可進行以下決策:整合路口決策與ACC策略,遇號誌路口有前車停等紅綠燈、遇鄰車道車輛突然切入,進行緩速行駛、同步考量側向速度與加速度條件,達到動態避撞RAM光學儀器(RAM Optical Instrumentation)偵測準確性精進。
WinBus自2019年發表會即陸續與彰化縣、高雄市及澎湖縣政府合作,2020年與彰化縣政府合作,成為台灣首例上路營運的自駕實驗車,驗證運輸接駁與自駕運行能力,啟動為期一年的「鹿港彰濱智慧觀光接駁」營運實驗計畫。同年WinBus的完整經驗也吸引高雄市政府的關注,簽訂合作備忘錄擴大自駕營運服務;並與澎湖縣政府與旅遊業者合作,未來將導入無人自駕深度旅遊服務模式,將旅遊內容與便利性全面升級,期望帶動當地旅遊商機。
WinBus自2019發表後,帶動國內車輛零組件的技術升級,包括ARTC推動六和機械與長傑科技、精永立工業、和緯車輛共組聯盟,開發自駕小型巴士線控化底盤,並於2020年12月展出「電動線控底盤-PA自動駕駛原型車」,ARTC協助自駕系統整合,於屏東科技大學校區內進行自駕展示,2021年於桃園虎頭山創新園區進行1,000公里以上的自駕運行測試。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