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APEC於11月6日至11日在越南峴港舉行,總統蔡英文特別感謝台灣領袖代表宋楚瑜身體力行「新南向政策」。
記者林書荷/綜合報導
今年的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APEC)於11月6日至11日在越南峴港(Danang)舉行,台灣領袖代表宋楚瑜與許多東南亞國家領導人互動,總統蔡英文特別感謝他身體力行「新南向政策」,讓各國了解台灣能夠在區域經貿關係中扮演重要角色。自從蔡英文總統當選之後,政府各機關和階層再次採用南向政策。曾任奧地利駐台商務副代表的解聰文(Martin W. Hiesboeck)認為,台灣的南向政策似乎迷了路。他舉出4項此政策的缺點,包含「傲慢又帶有種族主義」、「誤導企業和錯置資源」、「使企業錯失真正的市場機會」,以及「壓低薪資水準和使業務停滯」。
解聰文現任品牌國際化顧問及內容行銷專家,擁有國立台灣大學EMBA、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學歷。他認為,企業應該專注於「賣什麼」和「怎麼賣」,而不是「去哪裡賣」。企業也不應該依特定的地理區域來劃分自己的市場,而該聚焦在具有最大潛力的市場。他表示,「我不是說某種程度的地區性策略是錯的,但這應該是公司開發產品或服務時決定的行銷問題,不應該是國家的『政策』」。
▼ 新南向對台灣政府來說,這可能只是個政策,但對東南亞國家的人來說,可能含有種族優越主義的感覺。(圖/路透社)
首先,「南向」的概念基本上有些傲慢,甚至有點種族主義,它帶有殖民主義和「中原優越感」的意味。中華地區的商人長期主宰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地的經貿,以至於後人延續這樣的經濟力量。對台灣政府來說,這可能只是個政策,但對東南亞國家的人來說,可能含有種族優越主義的感覺,台灣可能被認為持續這種「華人在東南亞國家主宰經濟」的思維。解聰文曾和許多東南亞國家的政治人物談論此事,而他們都認為台灣目前的「南向政策」很過時、傲慢。
既然「南向」聽起來帶有種族主義的意味,許多人腦海可能浮現過去其他國家喊出的經貿或外交口號,如歐巴馬時期的「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戰略。解聰文表示,重返亞洲「是個外交的口號,不是經濟的政策。台灣政府積極輔導公司『南下』。比如說,經濟部各單位談東南亞,『台灣品牌發展計畫』補助台商往東南亞的行銷費用,卻不補助其他地區的擴展。政治歸政治,商業歸商業。」
其次,「南向政策」可能誤導企業、錯置資源。解聰文表示,在東南亞的確存在一些機會,對於某些公司來說,東南亞也許是最適合的市場,但如果把「南向政策」以政府層級來統一推動,就可能誤導企業或是錯置資源和人才,造成嚴重傷害。舉例來說,某些行銷部門把目標設定在只有微薄利潤的市場、開發部門則設計出沒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
解聰文認為,以機械產業來說,台灣還有一些需要努力的地方。雖然友嘉集團(Fairfriend Group)等許多產業不斷求新求變,也成為工業4.0時代的領先者之一,但同時也有許多企業因為被誤導,而在印尼或馬來西亞盲目擴充,這些公司或許能靠過時產品再賺個3、5年,但他們應該做的是投資未來。
▼ 解聰文表示,若把「南向政策」以政府層級來統一推動,就可能誤導企業或是錯置資源和人才。(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第三,「南向政策」可能讓企業錯過真正的市場機會。解聰文表示,以想像中的地理區域為目標,還可能傷害台灣的經濟發展。舉例來說,某家無人機製造商把所有資源投入在馬來西亞發展巡視棕櫚園的無人機,而放棄了與中國大疆(DJI)競爭的機會。該公司或許可以賣出5架用來巡視馬來西亞棕櫚園的產品,但卻錯過了非洲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用來運送藥品到偏遠地區的2000架訂單。
解聰文表示,每家企業的資源都有限,在東南亞聘僱銷售人員等於是把行銷費用花光。許多公司把錢花在找三流代理商、找不合格的業務人員去經營5年之後就會消失的市場,而不願意學習比較新穎的概念,例如自來客行銷、內容行銷,或自動化行銷等。
最後,「南向政策」可能壓低薪資水準、使業務停滯。解聰文表示,若將市場目標放在開發程度比台灣低的國家,企業不僅容易失焦,也可能被這些國家的不景氣給拖累。越南、緬甸等地的勞工成本低,乍看之下比投資自動化或聘請技術能力高的台灣勞工省錢,但台灣面臨的是自動化設備、機器人、人工智慧技術對現有生產模式的巨大挑戰。台灣企業其實擁有在這些方面成為全球市場玩家的專業技能、創造力及資源,但許多公司卻只在較低度開發的國家建造落後技術的工廠,而沒有積極投資未來。
▼ 以想像中的地理區域為目標,還可能傷害台灣的經濟發展。(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另一方面,「新南向」經常被拿來與其他國家的經貿政策做比較。蔡英文曾說,新南向政策並非和中國的「一帶一路」或日本印度的「自由走廊」競爭對抗,而且是個建立互惠互利的關係、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一帶一路」會對台灣造成何種影響?解聰文認為,一帶一路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避免經過新加坡海峽的海運,直接開發中國往歐洲的貨運路線,跟台灣沒甚麼關係。」他表示,「中國錢多,中國的領導人想影響路上的國家,提供跟西方民主思想不一樣的新法西斯主義政治模樣,台灣有義務與世界上其他民主國家抵抗這種發展趨勢。」
解聰文認為,台灣必須成為「工業4.0」的領導者,不是追隨者。台灣不應該以「主宰東南亞經濟」為目標,而是該致力成為全球重要產業的角色之一,例如農業科技、生化科技、生物化學、機械、工業物聯網(IIoT)、醫療科技、再生能源、電池、自動運輸、機器人等。未來的10年中,由全自動機器人運作的工廠會在全球湧現,勞工市場也會受到人類史上最大的衝擊。台灣作為「科技島」,不能在這一波浪潮中被沖走。
▼ 台灣不應該以「主宰東南亞經濟」為目標,而是該致力成為全球重要產業的角色之一。(圖/路透社)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社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