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左5)說明為何選港都打造智慧城市基地?(圖/鴻海提供)
文/劉煥彥/今周刊
鴻海集團周日(4/9)與高雄市政府簽署投資意向書,預計三年內在高雄投資250億台幣,將進駐亞灣七號倉庫及棧5及棧6,設立南區總部及國際研訓中心,可望創造近2000個工作機會。
鴻海也希望藉此在高雄打造智慧城市的基地,不僅打造智慧城市的平台,未來更將成果輸出至國際市場。
鴻海攻智慧城市 電巴Model T為起點 要做平台CityGPT
鴻海今說明,集團將以系統整合商角色,以智慧城市平台CityGPT為基礎,組織智慧城市大聯盟,支持所有方案商,加速建構城市數位化以及智慧化服務,並做到整城輸出,以帶動產業創新與促進政府治理效率提升。
今天參加這場活動的合作廠商,就包括了台灣微軟、SAP、思科(Cisco)、中保集團等等。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致詞時表示,鴻海智慧城市平台CityGPT,可視為銜接數據資料供給端以及應用端的橋樑,以協助政府治理。
CityGPT是以電動巴士MODEL T、電動車作為移動物聯網的載具,蒐集所有城市數據,再同步到智慧城市開放大平台和方案商共享,以App Store的概念,去串聯智慧交通、智慧觀光以及一系列的食衣住行等多項服務。
電動車、電池、電芯 都是鴻海投資高雄重要佈局
鴻海將以系統整合商角色,推動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平台將彙整多方數據庫,制定標化機制,以確保不同數據資料可兼容與移植性,並以可視化介面提高可用性,使得民眾從數據共享獲得利益,提升城市運作效率。
以智慧城市為主軸,鴻海未來在高雄將持續投入軟體、電動車、電池和電芯產業,將高雄打造成集團軟體研發基地,初期需要近200位軟體研發人才,逐步應用到電動車、智慧城市等相關領域。
其次,高雄也將是鴻海電動巴士平台研發中心,鴻海在橋頭科學園區的電巴廠2023年開始建廠,預計2025年量產,初期規劃年產量500輛;預計2028年將視情況擴產到1,000輛,主要供應台灣市場。
不僅如此,鴻海也規劃在高雄建立電池產業鏈,於和發產業園區主攻磷酸鐵鋰車用電池,預計2024年第三季量產1.2 GWh;橋頭科學園區預計2024年動工、2025年底可達3.0 GWh的量產規模。
三個原因讓鴻海選擇了高雄
劉揚偉在媒體聯訪回答提問時說明,之所以選擇高雄有三個原因:
第一,高雄市長陳其邁對於智慧城市的理念及積極程度,「讓我們敬佩,也放心把資源放在這裡(高雄)」。
第二,高雄有港口、有機場,腹地又大,相關建設有助使智慧城市做得更完整。
而且,亞灣5G+AIOT計畫已經實施一段時間,已有不錯基礎。
第三,採用MODEL T電動巴士的第一個城市,就是高雄。
劉揚偉也提到,智慧城市的產品有很多廠商在做,而鴻海是希望打造智慧城市的平台,讓政府機關及企業都能上去,透過APT運用到與市民相關的資訊或服務,讓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可以互聯互通,再配合人工智慧,讓數據更好用。
鴻海智慧城市整合方案 一年前已經與高市府洽談
2022年3月初,鴻海旗下鴻華先進開發出的首款國產電動巴士,在高雄市政府前舉行交車儀式,由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將一個巴士駕駛盤,象徵性的交給高雄客運母公司三地集團執行長鍾育霖。
當時劉揚偉接受媒體提問時曾表示,鴻海與高雄市的電動車產業合作將有四大塊,第一是電巴的設計及生產落腳橋頭園區;
第二,ESS儲能系統事業落腳和發園區;
第三,電動車最關鍵零組件的電池組及電池芯,也將設在橋頭園區;
第四,包括電動巴士在內的智慧城市整合方案,正在與高雄市政府洽談。
鴻海擬使高雄成為智慧城市輸出典範 交通將是主軸
到了今年2月,鴻海再度由劉揚偉領率高階團隊,拜會高雄市長陳其邁,對於在高雄建立完整電動車關鍵零組件供應鏈做交流,並表示力挺高雄成為智慧城市整城輸出典範的方向,準備運用軟體支援,透過系統整合角色建立完整生態系。
根據高雄市經發局會後聲明,雙方會談提到智慧城市規劃時,鑒於智慧城市涉及範圍大且複雜,鴻海願意且能力和高雄市政府合作,投入各項軟體研發,以大帶小發揮群聚效益,扮演系統整合商的角色來解決高雄發展面臨的難題。
鴻海打算以智慧交通為主軸,加上智慧港口和智慧觀光來試運行,例如碼頭作業自動化、電動自駕貨櫃車、AR眼鏡等。
未來也希望能拓展至其他領域,在高雄建立完整生態體系,打造高雄為全球智慧城市典範,未來能夠整城輸出。
更多今周刊文章
13歲跳級大學卻不會穿衣服,「東方神童」38歲驟逝的反思:毀掉一個孩子有多容易
搶救靜宜女大生,動用關係、層級「前所未見」!她脫困後一句話潑了救援人員冷水:沒人知道她在幹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