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署推動再生水計畫,希望在2031年達到每日供水132萬噸的目標。(圖/水利署提供)
記者馮建棨/台北報導
台灣每年在颱風季來臨前,常常會面臨缺水危機,水利署因此推動再生水政策,希望在2031年達到每日供水132萬噸的目標,另外還可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潛在商機超過新台幣千億元。
根據統計,近年來台灣面臨缺水狀況持續嚴重,甚至出現近70年的大旱,逼著相關單位啟動節水、人工增雨的措施來度過旱季,民間面對缺水問題,許多科技廠啟用再生水技術,讓水資源在廠內循環,減少仰賴外在用水的比重。
水利署說,因應每年枯水期可能造成的供水風險,水利署推動再生水計畫,去年供水量已經達到57.1萬噸,在枯水期已經有相當成效,因此計畫在2031年要達到每日供水132萬噸的目標。
水利署指出,把廢水製成再生水,會帶動相關產業供應鏈發展,包含薄膜、濾材、管材、藥品、泵浦、智慧監測、模組設備、水務整合應用及營建相關行業,政府持續推動中的公共污水廠放流水再生利用,未來開發量將達每日74萬噸,預期可促使國內再生水產業蓬勃發展,潛在商機超過千億元。
水利署表示,為因應氣候變遷挑戰並發展循環經濟,政府正推動公共污水廠放流水再生利用,在臺中、臺南及高雄等地區已經完成7座大型再生水廠示範工程,其中國內首座萬噸級再生水廠-高雄鳳山去年8月完工,累計已經供應臨海工業區再生水量約392萬噸,降低工業區對單一自來水水源的依賴,估算可降低缺水風險約5.5億元,對於穩定臨海工業區用水已奏效,並有效減緩高雄地區產業用水的風險。
▼水利署推動再生水計畫,希望在2031年達到每日供水132萬噸的目標。(圖/水利署提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