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廖婕妤/綜合報導
美中角力愈演愈烈,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從3個板塊分析,並表示今年下半年中概股風雲變色,美國大市值企業一直往前,中國一直往後,這對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有傷。
謝金河表示,美中從2018年3月川普開啟的貿易戰,到制裁華為、中芯國際的科技戰,這次從6月30日滴滴上市,被迫交出APP數據,然後一連串要到美國上市的VIE被迫喊停。在6月30日之前,中國的科技股走勢與美國科技股同步,到了下半年,中概股風雲變色,股價急轉直下,所有投資中概股的幾乎沒有人能逃出殺戮,這牽動的未來金融市場變化,值得進一步探索。
謝金河簡單從3個板塊來統計,一是科技板塊,單是騰訊、阿里、美團3家公司市值蒸發1.0506兆美元,其中,阿里從309.4港幣跌到151.2港幣,跌幅51%,市值蒸發4295億美元,阿里市值從8535億美元摔到剩下4240億美元,本來是全球第6大市值企業,如今退到第15。
騰訊從775.5港幣跌到412.2港幣,市值由9522.5億美元掉到5353億美元,少了4171億美元,市值排在Tesla、柏克夏A股及台積電後面,今天居然被Nvidia超車,這實在太不可思議,這也代表騰訊實在跌得太深。
而美團從460港幣跌到190港幣,股價下跌近6成,市值少了2041億美元,單是這三家公司,市值蒸發超過1兆美元。
謝金河認為,最不可思議的是,今年二月在香港上市,吸引140萬人認購,凍結1.28兆港幣資金的中國快手,從上市的417.8港幣跌到64.5港幣,股價大跌84.5%,所有投資人都損失慘重。理論上,股價跌深一定會反彈,但像快手一口氣跌8成以上的實在不多見。
二是許家印的恆大系4家公司,今年以來,市值蒸發1.22兆港幣,恆大從32.5港幣跌到4.27港幣;恆大物業從19.74港幣跌到4.92港幣;恆大汽車從70.85港幣跌到7.42港幣;有騰訊當後盾的恆騰網路,從17.8港幣跌到2.71港幣。這樣的跌勢衝擊其他房企股,萬科集團也跟著大跌。
三是改變社會風氣的白酒股至少都跌4成,最具代表性的茅台從2627.88人民幣跌到1525.5元人民幣,市值蒸發1.9兆人民幣,白酒股至少蒸發了好幾兆人民幣,這一定衝擊內需消費。
謝金河提到,金融業也出現呆帳提存的危機,中國華融集團攤出來的虧損高達1029億人民幣,平安集團今年市值也少了7662億人民幣。這次補教業幾乎全垮新東方市值從3424億美元掉到剩下29億美元。這次外資減碼中國金龍指數,單是七月就下跌22%,市值從7300億美元掉到3540億美元,台積電是中國金龍指數最大成份股,這回也遭到池魚之殃。
謝金河指出,美中金融戰愈演愈烈,雙方各自脫鈎,看誰傷得重?如果從大市值企業來看,美國大市值企業一直往前,中國一直向後,這個現象對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有傷。當Jeff Bezos、Elon Musk發動太空探險,中國最聰明的雙馬形同褫奪公權,這是很大的對比!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