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三雄1月業績出爐!中華電信穩坐「獲利王」 EPS0.41元

▲5G。(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電信三雄公布1月營收。(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陳俐穎/綜合報導

電信三雄公布1月自結營收,其中中華電信自結合併營收為179.3億元,EPS達0.41元。台灣大自結合併營收169.6億元,EPS為0.35元。遠傳營收為新台幣89.39億元,EPS為0.27元。中華電信在1月仍為電信三雄中的獲利王。

中華電信公司公布1月自結財務概況。自結合併營收為179.3億元,年成長0.9%;營業淨利為40.1億元,年減3.6%,稅前淨利為40.2億元,年減2.2%;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為31.7億元,年減2.9%,EBITDA為73.0億元,年減1.8%,EPS達0.41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華電信表示,1月份整體營收仍保持成長力道,惟為落實友善職場以利攬才與留才,增加員工福利相關費用,加上電費調漲等因素,使整體成本費用增加,致營業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淨利及EBITDA較去年同期減少。個人家庭事業群持續穩固核心業務成長;企客事業群新興業務表現亮眼;國際事業群維持高年增率之優異表現。董事長郭水義表示,新的一年,中華電信有信心在各領域維持成長動能,擴大市場領先差距。

1月份整體行動業務續創佳績,連續34個月成長,行動服務營收年成長5.6%,主因行動服務品質廣受客戶肯定,帶動5G用戶數與整體090門號數提升,行動數據營收亦持續因國際漫遊成長而增加。行動月租型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用戶平均收入)年增3.9%,連續34個月成長,行動月租型離網率則維持0.39%,持續保持電信業最低。

固網寬頻營收因升速促銷方案廣受歡迎而持續向上,寬頻接取營收年增4.0%,數據網路營收年增2.1%,其中Wi-Fi營收年增率近46%,維持強勁表現。新興業務表現亮眼。ICT整合專標案因大數據相關專案入帳,營收成長達31.1%;IDC、雲端及資安業務營收年成長均達雙位數,帶動整體ICT營收維持雙位數成長。

中華電信表示,截至1月,合併營收達179.3億元、達成率95.7%~96.3%;營業淨利為40.1億元、達成率107.5%~108.6%;稅前淨利為40.2億元、達成率107.9%~109.0%;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為31.7億元、達成率107.7%~109.4%;及每股盈餘達0.41元、達成率107.7%~109.4%。

1月底行動通信總客戶數達1,320.6萬戶,其中,090月租型客戶數年增1.4%,已連續37個月成長;光世代寬頻用戶數為381.0萬戶,其中,高速用戶因「速在必行」方案吸引,300Mbps以上客戶達131.6萬戶;MOD客戶數則達205.6萬戶。

台灣大哥大公佈1月份自結合併營收169.6億元,EBITDA為36.8億元,營業利益16.6億元,稅後淨利10.6億元,稅後EPS為0.35元。

台灣大哥大財務長兼發言人張家麒表示,合併台灣之星邁入第二個月,受惠既有台灣大智慧型手機月租用戶ARPU年成長8%,整體月租用戶ARPU仍較前月提升,帶動行動服務營收年成長幅度達29%,站穩53億元水準。在電子商務同步帶動下,合併EBITDA與營業利益各較前月成長4%與8%,合併營業利益更來到107年中以來新高,飛越16億元大關。

台灣大表示,董事會已於1月30日通過113年度業績展望與資本支出計劃: 合併營業收入成長12%~14%,其中電信業務在併購案挹注下成長18%~20%,電商及新科技事業等收入則成長9%~11%。合併EBITDA方面,預期可成長11%~13%。資本支出規劃85.5億元,較前一年度董事會通過金額下降約45%,其中電信61.5億,有線電視9.5億,momo與其他共14.5億。

遠傳電信也表示,受惠於用戶持續升級5G、合併亞太電信營收綜效,與新經濟業務穩定增長的挹注下,加上優化成本費用得宜;與2023年同期相比,2024年1月份合併總營收與EBITDA分別為新台幣89.39億元與29.85億元,年成長率達14.5%與14.1%。

淨利部分雖因合併使折舊與攤銷費用增加,但是在業外投資與匯兌收益的貢獻下,1月份稅後淨利年增16.9%,達到9.77億元。本月為亞太併入遠傳的第一個完整受影響月份,除遠傳行動通訊業務維持穩健成長,加上亞太合併助攻下,不但行動服務營收(Mobile Service Revenue)年成長率達18.1%,在獲利上也有顯著貢獻。2024年1月份每股盈餘(EPS)為新台幣0.27元。

關鍵字: 電信EPS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00949調整成分股7進7出 新增瑞可利控股、本田汽車

00949調整成分股7進7出 新增瑞可利控股、本田汽車

國內規模最大、受益人數最多的日股ETF-復華日本龍頭(00949)完成年度成分股調整,7進7出,其中前十大持股2進2出,新增瑞可利控股、本田汽車,刪除住友商事、日立製作所。

2025-06-16 15:43

和迅預計最快年底提上櫃申請 更換台新證券為輔導券商

和迅預計最快年底提上櫃申請 更換台新證券為輔導券商

2024年,和迅營收新台幣2.86億元,年增119.36%,稅後淨利新台幣1.47億元,年增339.62%,EPS 3.2元,年增332.43%。和迅受惠近年來外泌體應用需求呈現大幅成長的趨勢,公司憑藉將幹細胞培養與外泌體生產技術授權予集研生醫,認列簽約金及部分里程碑金挹注整體營收,加上既有CMO/CDMO客戶臨床試驗進度推進,使營收、稅後淨利及EPS皆較2023年呈現倍數成長。2025年首季營收即達新台幣5,075.2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59.44%。

2025-06-16 15:26

以伊戰爭油價大漲 法人估航空受衝擊最大、貨櫃船運次之

以伊戰爭油價大漲 法人估航空受衝擊最大、貨櫃船運次之

以色列13日攻擊伊朗,油價大漲;14日轉攻擊石油設施,今(16)日有法人出報告指出,衝擊最大的是航空,其次是貨櫃船運,散裝船不受影響,因燃油成本站航空業約三成,佔貨櫃船運約二成,散裝船主要是把整艘船租給客戶,燃油成本由客戶自行負擔,航商幾乎不受油價漲跌影響。

2025-06-16 14:53

萬海表明會盡力保護旺春輪上剩餘貨物 未造成任何油汙染

萬海表明會盡力保護旺春輪上剩餘貨物 未造成任何油汙染

萬海航運昨(15)晚發文說明WAN HAI 503「旺春輪」船舶火災事件,指出失蹤船員搜救中,船隻正被拖往遠離印度海岸的西方海域,以保護印度沿岸的海洋與漁業資源,未造成任何油汙染事件,公司會盡力保護船上剩餘貨物。 

2025-06-16 14:10

快訊/日圓「0.2082」直逼史上最甜 10萬台幣多換5.5萬日圓

快訊/日圓「0.2082」直逼史上最甜 10萬台幣多換5.5萬日圓

非美貨幣看升,新台幣今(16)日在亞幣表現相對強勢,台銀日圓現鈔賣出價因此掛出「0.2082」的甜甜價,為去年7月12日以來最甜,拿新台幣10萬元可較今年4月間多換5.5萬日圓,臨櫃換匯詢熱度激增。

2025-06-16 10:50

年收入未達標「新青安」遭拒? 一銀、彰銀、台企銀澄清支持政策

年收入未達標「新青安」遭拒? 一銀、彰銀、台企銀澄清支持政策

「新版青年安心成家」(新青安)再傳爭議,近期有一名台中男子欲購買總價約1200萬元的預售屋,進入到貸款流程,卻遭建商合作的公股銀行以「年薪未達150萬元」為由勸退,而今(16)日一銀、彰銀、台企銀等行庫相繼發出聲明支持政府「新青安」政策。

2025-06-16 14:51

181萬人注意!8檔台股ETF明除息 今最後上車日

181萬人注意!8檔台股ETF明除息 今最後上車日

根據統計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凱基台灣AI50(00952)、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兆豐龍頭等權重(00921)、中信綠能及電動車(00896)、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富邦臺灣優質高股息(00730)、富邦特選高股息(00900)共8檔台股ETF明(17)日將除息,上述8檔ETF合計有181萬名受益人,今(16)日是投資人參與本次配息的最後上車日,進一步觀察,若以預估年化配息率來看00919本次配息年化配息率12.8%最高,也是唯一一檔配息維持新高的台股高息ETF,連續9季年

2025-06-16 09:59

00706L、00673R跌破7元觸及交易管控 7/2起展開反分割避免淨值過低

00706L、00673R跌破7元觸及交易管控 7/2起展開反分割避免淨值過低

以色列空襲伊朗,國際油價大漲,期元大S&P原油反1(00673R)吸引投資人逢低進場,上周五(13)日單日成交量18.2萬張飆破歷史新高。法人對此指出,00673R是期信ETF,交易所會依照淨值下跌狀況進行管控,至6/12 00673R淨值僅6.73元,另一檔期元大S&P日圓正2(00706L)淨值也僅6.37元,因此兩檔ETF將自7/2起展開反分割投票尋求淨值回升,建議逆勢買進投資人,可積極參與先尋求淨值回升,避免後續風險。

2025-06-16 12:00

經濟部更新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增601個」 華為、中芯全在內

經濟部更新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增601個」 華為、中芯全在內

在外媒報導台灣已將中國的華為和中芯國際列入其出口管制名單後,經濟部也公告,證實有關媒體報導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網站公布將中國大陸華為科技、中芯國際等公司納入我國實體名單事一事,經濟部此次也新增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緬甸、中國大陸涉及武擴活動等601個實體。

2025-06-16 10:04

美中倫敦協議關稅未見減免 權威的英國勞氏日報:航運業迎利空

美中倫敦協議關稅未見減免 權威的英國勞氏日報:航運業迎利空

全球最古老且權威的航運媒體-英國勞氏日報(Lloyd's List)針對美中倫敦關稅協議發表的評論指出,川普宣稱:「我們總共收取了55%的關稅,中國只收了10%。」無論這項協定實際上是什麼,它並沒有降低美國歷史高位的關稅,而對於海運業來說,迎來的是利空。

2025-06-17 07:00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