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圖/記者徐文彬攝)
記者徐珍翔/台北報導
創新工場首席執行官李開復28日表示,台灣創業者對大市場了解不足,「最大的問題,是格局感。」但他也強調,若一個35歲在大公司工作的科技人,因為看了李開復的文章,就要搬去矽谷、北京,喊著要創業,自己並不鼓勵,因為大市場必須長期融入當地,「如果連當地用戶的心態都還不懂、還需要揣測,就不可能成功。」
李開復指出,台灣規模較小的公司僅能解決溫飽問題,卻無法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過去的台積電、鴻海、聯發科,都是國際化的公司,看見全球的機會,才能發展至今天的規模。」直言唯有鎖定中國大陸6、7億用戶的創業者,才可能在3年內讓用戶數成長10倍、收入成長100倍;若是一開始就只著眼於台灣市場的創業者,怎樣也不可能獲得這般鉅額投資利益,「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不走大市場,整個遊戲都跟你無關。」
即便如此,李開復仍提醒,至今未曾聽聞有人「突然」飛去矽谷、北京創業就能取得巨大成就。因此,若有一個35歲在大公司工作的科技人,因為受到自己鼓舞,就喊著要搬去矽谷、北京創業,「這我並不鼓勵,因為你在大學畢業、就業時,都沒有選擇離開台灣,可能代表缺乏這方面的膽識。」況且,並非只要前往大市場創業就一定成功。
他強調,自己口中所謂的「了解大市場」,是指深深地融入、成為當地用戶之一,再以用戶的觀點結合創新技術,或者找出不同以往的商業模式;若至今還需要揣測當地用戶的心態,甚至根本都還不懂,就沒有成功的可能性,「除非是混血團隊,否則不少進入中國、美國市場的年輕創業家,都是已在大市場生活多年的台灣人。」坦言大市場意識從35歲才開始可能已經太遲,各界或許得押寶在20多歲的年輕人身上。
資訊恐慌症發作?
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快速補給→
iOS:https://goo.gl/rmIDdx
Android:https://goo.gl/XPe8Uj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