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大地震 台積電南科廠暫時停工

▲南台灣發生大地震,災情嚴重。(圖/記者陳家祥攝)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南台灣6日凌晨3點57分發生大地震,導致台積電南科廠部分生產中的晶圓破裂,晶圓廠設備已自動停機,受損狀況仍在評估中,預計檢修後,可陸續復工,2至3天後,就可恢復生產。

據《蘋果》報導,台積電企業訊息副處長孫又文表示,台積電已在第一時間,告知客戶災情,之後會加速投片,補足受影響的部分,應不至於對供應鏈及首季營運目標造成影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孫又文說,台積電已調派台中、新竹的工程師,前往南科支援,預計2至3天後,就可恢復生產。

►►►南台大地震即時直播事件簿

►►►天佑台灣!高雄美濃6.4大地震相關報導

►►►天佑台灣!高雄美濃大地震災情即時回報

►►►更快更多掌握南台大地震訊息↘免費下載新聞雲APP
iOS:
https://goo.gl/qXZoja
Android:
https://goo.gl/MRNy3P

關鍵字: 26大地震南台大地震台電停電南科台積電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南台大地震 台電:高鐵、台鐵、機場正常供電

南台大地震 台電:高鐵、台鐵、機場正常供電

南台灣6日凌晨3點57分發生大地震,累積曾造成17萬戶停電,台電經確認後表示,這次地震對高鐵、台鐵及機場等交通設施用戶供電沒影響,正常供電中。

2016-02-06 12:34

南台大地震 全台曾停電戶數達17萬戶

南台大地震 全台曾停電戶數達17萬戶

南台灣6日凌晨3點57分發生大地震,累積曾造成17萬戶停電,經台電緊急搶修,截至6日上午11點,停電戶數已減少至約6,000戶,其中台南約5,500戶、高雄約500戶。

2016-02-06 11:59

南台大地震 金管會啟動緊急應變機制

南台大地震 金管會啟動緊急應變機制

6日上午高雄美濃發生芮氏規模6.4的地震,災情慘重,金管會表示,目前已知有多起災情,地震發生後第一時間已責成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地震保險基金),主動與震區之縣市消防局聯繫及瞭解災情,並於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成立後,進駐該應變中心以瞭解最新災情。

2016-02-06 10:33

快訊/宏碁宣布捐助 100 萬元協助台南民眾重建家園

快訊/宏碁宣布捐助 100 萬元協助台南民眾重建家園

台灣南部地區今天(2/6)凌晨發生芮氏規模 6.4 級強震,造成民眾傷亡和多處房屋傾倒毀損,宏碁率先於稍早宣布,將捐助台幣 100 萬元,作為慈善用途,協助民眾重建家園。

2016-02-06 09:41

小年夜台南強震!中華電信:全台基地台已經恢復正常

小年夜台南強震!中華電信:全台基地台已經恢復正常

小年夜這一天大地震,震央在高雄美濃區深度為16.7公里,芮氏規規模6.4,中華電信總經理林國豐清晨 6 點就到公司與行動網管中心,明白指出將持續監控南台灣訊務狀況,目前已經在台南災變應變指揮中心設立臨時基地台,因應當地訊務需求。

2016-02-06 09:31

輝達GB 200題材醱酵! 鴻海、廣達連手衝

輝達GB 200題材醱酵! 鴻海、廣達連手衝

輝達(NVIDIA)AI伺服器明年主流產品為GB 200,更傳出將在預計推出下世代GB 300 AI伺服器產品線,鴻海(2317)、廣達(2382)為輝達AI伺服器重要夥伴,訂單比重分配上,廣達僅次於鴻海,為第二大供應商,GB200訂單發酵帶動下,鴻海、廣達連袂上攻,漲幅逾3%。

2024-12-23 09:55

兆豐董座率先宣布 銀行年終上看8個月、加薪3%

兆豐董座率先宣布 銀行年終上看8個月、加薪3%

兆豐金控暨銀行董事長董瑞斌今(23)日在立法院財委會上指出,銀行雖有大筆打銷美國有不良債權干擾獲利,但今年兆豐銀年終獎金力拚能比照去年的水準,仍有上看8個月的機會,至於加薪則約3%。

2024-12-23 10:39

財劃法三讀「深表遺憾」是否羞愧? 次長秒回:不會

財劃法三讀「深表遺憾」是否羞愧? 次長秒回:不會

立委林德福今(23)日在立法院財委會上詢問,財政部發新聞稿表達「深表遺憾」,會不會羞愧?財政部次長阮清華回答「不會」。

2024-12-23 10:34

看貶日圓! 對沖基金估兌美元匯價摜至165

看貶日圓! 對沖基金估兌美元匯價摜至165

避險基金看貶日圓,近期積極建倉布局套利交易空間,市場預期日圓兌美元匯價未來數個月內將會再貶5%,下探165。

2024-12-23 15:16

黑松董座看明年正向發展 最困難是「減塑減碳」課題

黑松董座看明年正向發展 最困難是「減塑減碳」課題

黑松(1234)今(23)日舉辦法說會,董事長張斌堂表示,明年絕對要比今年更好,不過要面臨的變數還是很多,像是氣候變化、川普上任後的政策等,最困難的是減塑減碳的議題,勢必墊高包裝成本,但相關產品會不會漲價仍需要綜合評估。

2024-12-23 15:05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