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I微星科技今年首度參加NVIDIA年度盛會GTC 2024,同時展示其最新的自主移動機器人(AMR)解決方案。微星指出,這些尖端AMR利用智慧視覺和人工智慧技術,為倉儲、汽車、半導體、面板製造等行業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多功能性和效率。
2024-03-20 15:48
JPP-KY(5284)為推動泰國青少年在支持工業4.0的科技領域的潛力,26日在泰國舉行自動化機器人比賽,並祭出泰國史上最高競賽獎金,前三名總獎金達泰銖60萬元(約新台幣52.7萬元),其中冠軍為泰銖30萬元(約新台幣26.4萬元),比賽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激發學生解決問題並創建滿足工業4.0需求的新技術。
2024-01-27 07:00
智慧工廠倉儲靠機器人撿料、搬運貨品,面對跨廠牌機器人「通訊互通」仍是一大困難,為普及自主移動機器人產業發展,工研院今宣布攜手仁寶、友上科技,利用AMRA-271共通通訊協定,在TAIROS首次展示跨廠牌移動機器人通訊整合,讓各家機器人能說「同一種語言」,提升機器人標準依循、相容性等,促進產業掌握全球新商機,帶動我國自主移動機器人商業化再邁出一大步。
2023-08-24 17:15
圖形處理器(GPU)大廠輝達(NVIDIA)掀AI熱潮,5月30日輝達在美國股市早盤正式突破1兆美元(約新台幣30兆6000億元)大關,成為首家達此門檻的半導體公司,也是史上第 8 家達到這項里程碑的企業,美股科技族群再度領漲。
2023-06-06 07:00
無人化商機正夯,經濟部技術處今(22)日與超商龍頭統一超商共同宣佈,由官方補助工研院打造全台第一個機器人外送員「Cubot ONE」,將自今年3月1日起在高雄軟體園區的7-ELEVEN軟科門市試營運AMR外送服務,準備搶攻全球高達494億美元的物流機器人商機。
2023-02-22 18:01
「缺工問題近期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而台灣不少行業更是事求人,但還是找不到人,因此機器人能否取代部分人力工作也成為產業關注焦點。不過以目前來看,要完全取代難度太高,如果透過數位化,搭配部分的專業型機器人,才有機會取代部分工作,但也是要看不同產業而定。」一位製造業主管告訴CTWANT記者。
2023-01-09 09:24
競爭激烈的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在骨科領域出現新藍海,台灣醫材業者成功站上一席之地。炳碩生醫宣布,將加速推廣已取證之「君凱捷複合手術導航系統」及「脊椎微創手術機器人」二大產品的全球布局,台灣市場以搶下五成醫學中心覆蓋率為目標、美國市場追求產品市占率達一成,其餘海外市場則採取合資或授權模式拓展版圖,並朝IPO邁進。
2022-09-01 10:36
依據調研機構預估,2025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成長2.5倍,經濟部技術處今(24)日展出12項最新的智慧機器人科技,包括全球最多軸的機器人控制器,可同時控制三個機器人協同作業,也展出可進行軟性材料加工的機器人,軟性材料可達全世界最薄之0.3mm,搶攻全球上看8000億元的機器人商機。
2022-08-24 14:33
骨科微創手術機器人研發商炳碩生醫於今(11)日宣布,自主研發的「脊椎微創手術機器人」已獲美國FDA 510(K)上市許可,成為台灣第一個獲FDA上市許可的微創手術機器人,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將機器手結構應用於硬組織手術的機器人產品,正式搶攻全球骨科及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市場數十億美元商機。
2022-08-11 16:37
疫情衝擊財富管理模式!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13)今日發布《2021-2022年全球財富研究報告》,發現疫情爆發導致的一系列變化對財富管理行業造成顛覆性影響,有五個關鍵趨勢正主導亞太區的財富管理客戶,其中顯示,未來三年亞太區客戶傾向採用的財富管理服務類型,增加幅度最大是機器人顧問、純網銀等,增加73.8%,金融科技有望從中獲益;而銀行、基金經理人占比的降低幅度相對較大。
2021-12-13 18:09
人工智慧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科技越來越成熟,未來將更多工作甚至整個行業消失。yes123求職網今(29)日公布一項調查顯示,預估10年後因為發展「機器人自動化」或「AI系統」,企業平均認為,會消失目前工作機會的24.8%,相當於四分之一的人力被取代。
2021-10-29 15:24
機器人客服取代真人客服的時代來臨!為解決客戶在撥打客服專線時的漫長等待,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於去(2020)年底將「自然語言對話服務」導入客服中心語音系統,打造出全台金融業「首創」的AI語音客服,直接用「說的」就可以快速解決問題。
2021-06-21 14:31
工研院今(11)日宣布,全數位化展出的CES 2021即將在美國時間1月11日登場,今年工研院因應疫情,首度以虛擬展示館參加CES 2021數位展,發表AI人工智慧、機器人、數位醫療等三大熱門技術主題,提供全新直覺式線上觀賞12項創新技術3D影像,吸引數十家國內外業者洽詢合作。
2021-01-11 15:36
疫情時代宅生活型態的成形,台灣新創團隊南璋集團旗下麗暘科技繼2016年研發出Robelf機器人後,攜手產業夥伴,並與台灣科技大學李敏凡AI博士建教合作,從終端通訊、系統串接及服務整合共同合作,打造新世代創新智慧家庭核心產品「Bobii智能影音管家」。
2020-09-09 17:28
ROBO全球機器人指數近期一路狂飆,累計近一周上漲3.6%,漲幅為那斯達克指數的二倍。法人表示,導入AI人工智慧後的協作機器人,應用面擴大,加上價格成本觸及甜蜜點,因此不受疫情影響,今年出貨成長將超過30%,可望成為疫後脫穎而出的大贏家。
2020-07-24 22:15
日本最新公布核心機械訂單逆勢增長,打破市場衰退預期,成為機器人產業動能回溫的重要指標。法人指出,自3月下旬低點以來,ROBO全球機器人指數累計已大漲53.1%,漲幅超越那斯達克指數(NASDAQ Composite),預期未來在基本面推高支撐下,有機會更上層樓。
2020-07-10 16:59
鴻海(2317)今(1)日宣布,攜手凌華(6166)雙方合資成立自主移動機器人公司(Autonomous Mobile Robot, AMR),新創公司將整合即時資訊互連、自主系統排程與移動導航平台等技術,進一步強化自主機器人群集的功能,提供完整的技術應用解決方案,滿足越來越多元的應用場域。
2020-06-01 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