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家市場內,讓購物者能用手機購買蔬菜。(圖/翻攝自彭博)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把「手機當錢包」的風氣盛行全國,現在就連乞討者也因應趨勢,擁有微信二維碼,鼓勵行人用微信施舍。《華爾街日報》指出,據統計,中國大陸2016行動支付規模已達9兆美元,相比之下,美國的支付規模僅有1120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報導,北京一位身形瘦弱的乞討者Zhao Shenji在一家雜貨店旁邊乞討,紙板上寫著「推薦使用微信支付」,提供北京居民一個便捷的施舍方式。也道出中國大陸民眾通過微信等手機服務進行支付的趨勢寫照。
▲北京乞討者Zhao Shenji有自己的微信二維碼,鼓勵行人用微信施舍。(圖/翻攝自《華爾街日報》)
而來自上海的紡織品銷售員Manni Cheng近期在台灣的一個夜市購買烤大蝦,原本她用現金購買,但隨後她注意到攤商接受支付寶付款,於是要回現金,用手機付款。她指出,支付寶可以跟蹤自己的支出情況,且不需要隨身攜帶大量現金。還能將支付寶中的餘額轉入了貨幣市場基金,相當便利。
大陸民眾習慣把「手機當錢包」用,這樣的風氣也讓不少外國人驚訝。報導中指出,來自紐約的Diego Merino近期待在北京,有一天他想買份餃子當午餐,當他正準備跟朋友換現金時,另一個人走過來,直接用手機幫他付款後,整個過程大約是三秒鐘。
根據Forrester Research估計,美國2016年移動支付規模為1120億美元;而據中國大陸顧問公司(艾瑞咨詢集團)估算(iResearch Consulting Group),2016年大陸行動支付規模已高達9兆美元(約266兆新台幣)。
同時,大陸民眾也正在減少傳統現金(比如硬幣和紙幣)的使用。據大陸央行統計,2016年大陸消費者的傳統現金消費額約為人民幣66萬億元(約合10兆美元),近兩年內已下降約10%。
除此之外,消費者還通過手機接收貸款、投資和其他金融産品的管道。據大陸央行數據顯示,2017年前8個月,大陸的短期消費信貸同比增長160%。專業人士分析,部分原因來自於借貸便利性增加。
▲行動支付。(圖/CFP)
推動中國大陸行動支付風潮是由阿里巴巴集團以及騰訊,這2家公司擠開銀行,在大陸日常商業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十幾年前,阿里巴巴效仿美國公司、現在的PayPal Holdings (PYPL),推出了名為支付寶(Alipay)的委托付款服務,隨後,支付寶逐漸發展成網絡和行動支付服務商,並在2013年超越PayPal成為全球最大行動支付平台。
而騰訊則是將行動支付系統與微信(WeChat)即時通訊應用連結在一起。根據iResearch數據,目前微信支付在中國行動支付市占率約40%左右;支付寶則占54%左右。
如今銀行業面臨的問題在於,阿里巴巴和騰訊往往比銀行更了解客戶,若一位北京汽車經銷商用銀行簽帳卡支付差旅費,銀行就能知道這位客戶所乘坐的飛機、入住的酒店以及用餐的餐廳;安永亞太金融科技主管James Lloyd指出, 但若客戶採用其他支付方式,銀行對於交易即一無所知,處境非常不妙。
科技公司掌握市場金流給了傳統銀行沉重一擊,根據安永2016年11月份報告,2015年大陸國有銀行銀行卡手續費收入流失近23億美元,預測2020年,每年損失的銀行卡手續費收入恐增至600億美元。
▼美媒報導,中國大陸已率先進入「無現金社會」。(圖/翻攝自螞蟻金服官網)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