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台灣,我回不去了。」
法商(上海)達索航空首席空服員楊麗玉,2009年應徵英特爾行銷經理,頂著交大GMBA與北大交換學生的光環,她順利連過三關,就在通知上班前,她的機會硬生生的被三位22K的應屆畢業生給取代。「國家幫你訂了一個畢業生就只值22K的政策,商人又不是白癡,當22K已經是標準,難道他們會主動幫你調高?」失望之餘,她尋找海外工作機會,2011年到上海工作,現在年薪上看台幣二百萬。「說實在,台幣二百萬在這裡很普通。是台灣薪資環境太糟糕。」
根據美商韜睿惠悅企管顧問公司的「2012亞太地區薪資福利報告」顯示,以「管理部門資深經理」薪資中位數比較,台灣中高階管理人才的年薪不僅遠低於日本、香港、北京及上海,甚至比印尼還差。在整個亞太地區,只比菲律賓及越南好。而曾經相對高薪的科技業,則已經在去年被大陸追過。其實除了薪資之外,沒有舞台、看不到未來才是更嚴重的問題,前行政院研考會主委、台大商研所教授魏啟林直指,台灣經濟出了大問題,「台灣的現狀是一流人才,二流經濟,沒有舞台給他們。」
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報告顯示,在二百多個調查國家及地區當中,台灣高技能人才外移人口比率「勇奪世界第一」,比第二名的印度還高出十個百分點。知名獵才公司副總晉麗明表示,以前出去都是二軍,「但是最近五年,出去的都是一軍。」過去五年,單單中研院人文科學領域,就有十七人被鄰近國家挖走,而科技方面,僅大陸華星光電就挖走台灣二百位面板人才。魏啟林說:「華星光電就是台灣人培養起來的,很可惜。」甚至,連台大急診主治醫師都寧願犧牲資歷,跑到新加坡從最基層做起,跟剛畢業的年輕人一樣當住院醫師,一起輪班過夜。
內有推力,外有拉力。二十九歲的手機App戲智科技創辦人兼董事長徐三泰,新加坡政府為了爭取他把公司移到新加坡,派出一位專案經理跟著他,負責處理大小問題。「你絕對不相信,有次我半夜發Email給他,他居然半夜也回我信。」新加坡公務人員的認真與效率,讓他嚇一大跳。這位經理最常問他移到新加坡有什麼困難,徐三泰曾經開出至少幫他找八位工程師的條件,沒多久,就回報找到五位。即使目前決定留在台灣,但新加坡政府的專案經理到現在仍持續邀請他參展、幫他拉生意、找人、找辦公室。新加坡政府的誠意,讓徐三泰印象深刻。
相較於新加坡政府以「專案經理」方式到國外挖角,台灣政府卻還在把國外高階人才當外勞對待。一位不願具名的馬來西亞籍外商金融主管深受其害,五個月前他被派到台灣擔任總經理,但太太與小孩到現在都還在辦來台居留手續,因為台灣政府要他證明他的太太真是他的太太,他的小孩真是他的小孩。為此,他必須找出年代久遠的結婚證書與小孩出生證明,而且還要把證書上的馬來文翻成英文,又怕他翻譯造假,還得到台灣政府指定翻譯機構,然後再把文件拿到外交部,向台灣駐馬辦事處認證。為了辦居留,還得附上他的台灣居留證正本,但是偏偏又規定外籍人士進出台灣,除了出示護照,也要出示居留證正本,弄得他只好把國外會議延後。他長期被公司四處調派,擔任過香港及亞洲多國主管,「從來沒這麼困難過。」「我太太快要受不了,叫我自己一個人待在台灣就好!」
某國立大學要挖角一位傑出英國研究人員也遇到麻煩,「他已經發表很多論文,是所屬科學領域全球前五名的頂尖人物,但台灣政府居然要他的畢業證書,還要拿到外交部認證!」「他都降薪一半以上了,要不是因為娶了台灣太太,我們怎麼會有這個機會!」被學校派去英國協助處理這些繁瑣事務的教授如是表示。就連所謂優禮國外專家學者來台的「學術禮遇卡」,內政部移民署都要求要三個月前申請,還必須歷經跨部會審查等等繁瑣程序。
台灣政府在這場「跨國挖角戰」遠遠落後。甚至連過去公認對外籍人士很封閉的日本,在今年初都實施「日本再生基本戰略」,給予延攬高階人才更多方便。十月,戲智科技董事長徐三泰到日本設立據點,日本政府不但主動幫他找到四十坪的全新辦公室,還讓他免費使用七十五天,並提供租稅優惠,甚至在辦公室還在打掃整理的時候,就有人來詢問未來公司有沒有在日本上市的意願,他們會提供一切協助,「我們才剛開始耶!一家不到三十人的小公司!」
中國、日本、韓國都忙著搶人才,讓最早就靠搶人才打造出一流經濟的新加坡很有危機感,於是新加坡把戰線往下延伸到高中生,攔截要出國念大學的中國優秀高中生,提供全額獎學金,條件是畢業後必須為新加坡工作三年。而對於在其重視領域中攻讀碩博士的人,都會進行詳細調查,包括配偶、小孩等等,一旦決定挖角,就會奉上一套量身訂做的待遇。現在,新加坡只需要一周就能讓外籍人士全家工作移居,台灣卻花了五個月還辦不出來。
亞太地區人才競備已是分秒必爭,前行政院經建會主委、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說:「你晚一點回覆人家,人就被新加坡或香港挖走了!」人才競爭,除了薪資與舞台,比的更是各國政府公務人員的效率與制度彈性。僵化的法令加上「但求無過」的公務人員心態,不僅讓台灣拿不出搶人績效,恐怕更將讓許多台灣培養的優秀人才持續出走,大嘆「台灣,我回不去了。」相關報導請見《今周刊》本期報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