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21億點擊數的意義 讓Ikea賭上平價招牌

▲▼IKEA全球首間百元商店開幕。(圖/記者林敬旻攝)

▲IKEA百元商店開幕。(圖/本報資料照/記者林敬旻攝)

文/蔡茹涵

12月中,台灣區宜家家居(Ikea)將在台北通化街夜市商圈推出百元商店,宣告求新求變。事實上,11月間,這個全球家具零售龍頭已大動作宣布:創業迄今最龐大轉型計畫,即將正式開始。

淨利掉、點擊卻超高
家具龍頭啟動遲來的轉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發現零售業版圖正在改變,而且規模和速度都前所未見!」宜家母公司Ingka集團執行長柏登(Jesper Brodin)在公開聲明中坦言,這促使他們必須大幅重整組織,才能呼應消費行為的劇烈變化。

首先,宜家將在2020年前裁撤全球5%的員工,人數約7千5百人,多為行政、公關、人力資源等後勤支援職務。

緊接著,它將在全球主要大都市新增30家小型門市,加速投資物流配送與數位業務,並新聘1萬1千5百名電商相關人才。換句話說,這些小門市除了服務消費者,更大的戰略意義是成為就近發貨點,《快公司》雜誌更直接比喻:「宜家描繪的未來,看起來更像亞馬遜的物流中心。」

眾所周知,宜家最擅長的,就是透過一個個氣氛溫馨的現場體驗空間,讓你盡情試坐沙發、試躺床鋪,進而產生購買衝動。但也因此,先前它轉型電商的態度並不鮮明。

是什麼讓「體驗之王」終於決心動起來?答案是危機。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2017年,它營收持續上升,淨利卻由42億歐元驟降至24億歐元,跌幅高達41%,主因為子公司、產品與供應鏈表現不如預期。今年表現也不理想,截至8月底,因原物料上漲,淨利已較去年同期下滑14.7%。

一片低潮中,財報特別指出一項重點:在沒有被視為首要任務的情況下,宜家官網在2017年的總點擊數高達21億次,線上型錄與店鋪App的下載量也超過1億3千7百萬次。再加上歷史悠久的零售賣場西爾斯(Sears)等同業,都因不敵電商巨浪而相繼聲請破產,舊模式遭逢挑戰,新機會浮出檯面,改變,顯然已迫在眉梢。

挑戰:電商拉高成本
與過去成功邏輯完全顛倒

然而,身為一間10年來營收從未衰退、堪稱模範生的企業,它對電商的反應,為何這麼慢?

原來,電商營運邏輯,將完全牴觸宜家一路走來的成功商業模式。

平價是宜家不能被取代的核心競爭力,包括簡約設計、採購原物料、扁平化倉儲包裝、鼓勵消費者直接帶回家等環節,都圍繞著這個主軸。

《富比世》雜誌和顧問機構TradeGecko都曾指出,由於家具龐大沉重,運送物流支出將占整體成本約一成到兩成,宜家發明了一種稱為「每次觸摸成本」(cost-per-touch)的特殊戰術,原理是「觸摸過產品的手越多,與之相關的成本越高。」

以一般訂購家具的流程為例,從顧客下單、製造商發貨、貨車載至倉庫、倉庫再出貨至客戶家中,環節越多,成本越貴。過去,宜家正是將此邏輯完全倒過來,從倉庫揀貨、運送到組裝,都由「顧客的手」全自助完成,一來公司省去人力與管理成本,二來可乘勢壓低售價。然而一旦轉型電商,它長久建立的優勢,將瞬間消失。

「大家都知道,實體店未來的機會絕對在服務。但轉到電商賣家具,究竟要服務多深?那是以前很難想像的,」特力屋總經理張栢青坦言。以家具物流來說,門檻其一是體積和重量,本身就需要更大的貨倉和貨車;其二是到府後的組裝問題,特力屋為此簽約了1千6百多名受過訓練的師傅,散布在全台各縣市。最後,若真的力求服務完美,還須考量到「逆物流」問題,也就是能否一併處理掉廢棄舊家具。

反彈:員工信心大降
高層喊話:為了不被淘汰

電商比重提高後,宜家若想維持不變的客戶體驗品質,不僅得解決上述難題,勢必還將遭逢價格飆升的挑戰。以台灣目前的收費狀況來看,假設客戶在台北市,運費約為商品金額的10%,若須組裝則再加6.5%。那又得回歸最初的問題——這樣的價位,仍符合消費者眼中平價的宜家嗎?

轉型計畫才剛起步,宜家內部已掀起第一波反彈聲浪。在雇主評論網站Glassdoor上,員工給予執行長柏登的評分,由年初高於網站總平均的69%,降至50%以下,對於公司未來業務的信心指數,也由66%大幅降至33%。

對此,台灣宜家強調,由於台灣宜家屬於香港牛奶集團(Dairy Farm)而非Ingka集團,因此不受裁員策略影響。

然而,宜家過去一直是「最佳企業雇主」排行榜常勝軍,經營層想必早有覺悟,這次的大破大立得付出代價。其全球零售總監安柯(Tolga Oncu)的回答坦然:「事實上,我們從未進行過如此大規模的改造⋯⋯,這樣的決策,正是為了保障宜家不被未來淘汰!」

【更多報導】
吳寶春上海店開幕前夕,發聲明支持九二共識!幕後跨國金主解密,看懂聲明背後的玄機

寄錢給員工父母、發放「離職紅包」...看海底撈離職率僅1成、遠低於同業平均的成功領導術

上班時,別揹名牌包!讓每個主管都喜歡你的秘訣:在職場中,低調做人,才可高調做事

「進公司快1年,主管都沒空教我...」 專家點破職場現實:願意傾囊相授的前輩,是在做功德!

 少吃麵包,就是預防骨鬆第一步!害你發炎又流失肌肉,骨科醫師眼裡的3大NG飲食

關鍵字: 商業周刊IKEA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快訊/0050獲94.2%受益人同意分割 「1拆4」時間表曝光

快訊/0050獲94.2%受益人同意分割 「1拆4」時間表曝光

國內規模最大ETF元大台灣50(0050)分割議案,於4月24日以贊成率94.2% 通過,未來預計以4倍進行分割,並於6月11日至6月17日暫停交易,6月18日恢復交易、申購、借券與過戶。

2025-04-24 14:06

聯電84萬股東注意!「咖波筆」4/30開領 入手方法一文看

聯電84萬股東注意!「咖波筆」4/30開領 入手方法一文看

隨著上市櫃公司陸續公布股東會紀念品接近尾聲,未來2個月將是股東會舉行高峰,小股民也將展開忙碌換股東會紀念品行程,而人氣暴棚的聯電股東會紀念品「UMC X 咖波聯名限定鋼珠筆套組」將在下周三(4月30日)開領。

2025-04-24 10:33

快訊/中鋼紀念品「輕巧冷水瓶」亮相 129萬股民喜迎

快訊/中鋼紀念品「輕巧冷水瓶」亮相 129萬股民喜迎

129萬股東注意,中鋼(2002)股東會紀念品來了!今(24)日一早揭曉114年度股東會紀念品為「輕巧冷水瓶」,兼具輕巧便攜、健康安全與環保永續的特點,為通勤、郊遊、辦公等隨身補充水分之最佳選擇。

2025-04-24 08:07

關稅害iPhone難賣 美系外資狠砍蘋概股6台廠目標價

關稅害iPhone難賣 美系外資狠砍蘋概股6台廠目標價

美系外資在最新出爐的報告中表示,蘋果供應鏈最容易受到川普關稅變動和生產地點多樣化壓力的影響,將追蹤的蘋果供應鏈2025/2026年獲利預估下修12%及15%,包括鴻海(2317)、大立光(3008)等6檔台廠供應鏈目標價全面下調,其中鴻海目標價由232元砍至175元、大立光由3200元降至2800元,不過兩檔評等皆維持「加碼」。

2025-04-24 12:44

川普關稅打擊電腦產業 美系外資狠砍4台廠目標價

川普關稅打擊電腦產業 美系外資狠砍4台廠目標價

受到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帶來不確定性,再加上對經濟衰退的擔憂,預計桌上型電腦及筆電的採購預算將面臨風險影響,美系外資最新報告下修今、明年全球桌上型電腦(PC)及筆電(NB)出貨量預測3%,並一口氣調降華碩(2357)、宏碁(2353)等4台廠目標價,其中又以華碩評等由「加碼」降至「中立」、目標價從705元降至600元,大減105元。

2025-04-24 12:22

黃金大怒神!2表看「川劇變臉」 1年來最大狂飆猛跌全在本周

黃金大怒神!2表看「川劇變臉」 1年來最大狂飆猛跌全在本周

美國總統川普今年1月20日上任以後國際金價震盪劇烈,台銀黃金存摺波動也更為明顯,觀察台銀黃金存摺賣出牌告價,過去1年以來單日上漲幅最大至2.47%,發生在4月22日(本周二),當天亦寫下每克3652元新高收盤,但昨(23日)即大逆轉,以每公克3477元作收,單日驟跌175元、成為近1年來單日跌最多的一天。

2025-04-24 10:51

0050百萬受益人今決定分拆與否 估「1拆4」每張降至4萬

0050百萬受益人今決定分拆與否 估「1拆4」每張降至4萬

元大投信公告,首檔台股ETF、元大台灣50(0050)受益人大會將在今(24)日上午9點召開,市場聚焦百萬名受益人對首次分割進行同意表決結果,以及未來拆分比例。

2025-04-24 11:00

台股歷次單日大漲700點 後市漲相佳

台股歷次單日大漲700點 後市漲相佳

受到美中關稅戰可望緩解,市場氣氛轉趨樂觀,大盤昨(23)日大漲845.71點,創下台股史上單日第二大漲點、以及盤中第三大漲點;根據群益投信統計資料顯示,台股有史以來,大盤單日漲點700點以上共有4次,統計前3次大盤後5日、10日、15日、30日、45日上漲機率為百分百,平均漲幅表現分別為2.67%、5.36%、5.41%、6.74%、8.75%不但正報酬,而且平均漲幅逐漸向上表現亮麗。

2025-04-24 10:45

台積電技術論壇曝下代A14製程「比N2快15%」 2028年開始生產

台積電技術論壇曝下代A14製程「比N2快15%」 2028年開始生產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日舉辦2025年北美技術論壇,會中揭示其下一世代先進邏輯製程技術 A14。A14 製程技術體現了台積電在其領先業界的 N2 製程上的重大進展,此技術旨在透過提供更快的運算和更好的能源效率來推動人工智慧轉型,其亦有望透過增進裝置端 AI 功能(on-board AI capabilities)來強化智慧型手機功能,使其更加智慧。A14 製程技術計劃於 2028 年開始生產,截至目前開發進展順利,良率表現優於預期進度。

2025-04-24 10:43

萬海加訂4艘1.6萬箱貨櫃船、合計12艘 業界看是為增闢歐洲線

萬海加訂4艘1.6萬箱貨櫃船、合計12艘 業界看是為增闢歐洲線

萬海航運(2615)今(24)公告加訂4艘1.6萬箱(20呎櫃)甲醇雙燃料貨櫃船,累計訂造艘數達12艘,業界估計該公司是為將來增開歐洲線做準備。業界透露,今年海運聯盟重組,萬海就有與改組後的聯盟爭取租用歐洲線艙位,很明顯的想為未來開闢歐洲線做好熱身,但並未達成租用協議。

2025-04-24 22:14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