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劃│王惠英、黃啟菱 撰文│王惠英
全球陷入疫情的悲傷事件中,這時,謹慎又樂觀的態度,有助於度過這個難關。孩子一生不知要面對幾次這樣的大衝擊,這種時候,除了教孩子多洗手,父母還能做什麼?
根據牛津字典,樂觀指的是「感覺好事會發生,而且事情會成功」﹔心理學家也認為,樂觀的人比較會努力達成目標。許多研究都指出,樂觀的人比較容易幸福。小至8歲,已可以看出一個孩子是樂觀傾向或悲觀傾向。所以,培養孩子成為樂觀正向的人,會成為父母給孩子一生寶貴的禮物。
樂觀是追求快樂、健康與成功的重要能力,是可以改變且被教導的。樂觀也不只是想開一點,而是有實力的分析過程,養久了才能有計畫的作戰,透過過去有用的長期經驗,未來不管面對任何事,都一定過得了關。孩子一生很長,會遇到什麼事情無法預料,培養他們樂觀面對人生的態度,一輩子受用。
本期《未來Family》探討如何養出樂觀的孩子,從觀念解析、方法工具,以及國際與國內的實戰故事,包括借鏡荷蘭、德國、法國做法,並分享台灣多位專家及名人的個人經驗等三大面向,仔細分析「樂觀」這個議題。
送給孩子人生大禮 透過樂觀,養出有力量的孩子
新冠肺炎,幾乎是今年上半年唯一的新聞。面對疫情和後疫情世界,你的內心是充滿悲觀的焦慮、無助與沮喪,或者樂觀的相信自己具有因應的能力,一切終將安然度過?
台灣目前成功的守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防線,為這一天,準備了17年。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郭乃文表示,台灣歷經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等事件的磨練,在過去尋找有用的長期經驗,不管任何事一定過得了關。她說,「當大腦失去了彈性、想不出解決的對策,這樣的心理災難才是真的可怕。」
樂觀,可以避免這樣的心理災難。樂觀的人,在好的時代、壞的時代,都有能力活得比悲觀的人幸福。幸運的是,樂觀有天生的因素,也有後天的因素,從小培養孩子成為樂觀、積極正向的人,將是父母可以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之一。
大腦做不出它不會的事
研究指出,悲觀與樂觀部分來自於先天基因,但同時也受後天經驗影響。美國心理學家賽里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在《學習樂觀.樂觀學習》一書中談到,有人習慣戴著灰色眼鏡看世界,有人則努力讓自己看向光明,不同看待生命的方式往往都是學習而來的。
大腦做不出它不會的事。郭乃文也指出,「樂觀不是想開一點而已,而是藉由經驗不斷累積能力,看得到自己的成長改變,並相信自己會愈來愈好。」
看到世界衛生組織祕書長譚德塞對台灣的不實指控,留學英國的台灣學生林薇花了整晚製作、上傳一支「中英雙語公開信」的影片,吸引逾7萬人按讚;YouTuber阿滴、設計師聶永真等人也募資買下《紐約時報》全版廣告,發起「Taiwan Can Help」行動。
樂觀,不只是正向思考
「我只是在那個時間點,做了我可以努力做好的事情,」林薇說,不一定要很有影響力的人,才能一同抗疫,「我們每一個人都同等重要,也都能發揮影響力。」
不只新病毒,生命中可能遇到各種的挑戰,樂觀正向是一股重要的力量。樂觀,不是「想開一點」、「凡事多往好處想就對了」,而是根據事實做合理評估、在觀察學習與經驗累積中獲得成長,以及提升自我的效能感,主要分為下列三個重要面向:
面向1. 一個人對於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特別是不幸或負面事件,抱持樂觀的解釋心態。
賽里格曼在書中提到,悲觀的人相信壞事都是自己的錯,會毀掉他的一切,會持續很久;樂觀的人在遇到同樣的厄運時,會認為現在的失敗是暫時性的,每個失敗都有它的原因,不是自己的錯,可能是環境、運氣不好或其他人為帶來的後果。不同的思考習慣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面向2. 一個人面對不確定的環境時,預期會有正向結果發生。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正向心理學中心主任吳相儀認為,樂觀指的是「預期有好事會發生且充滿信心,有毅力的追求目標並勇於面對挫折」;悲觀則是「對未來具有負向預期且懷疑自我,追求目標時半途而廢」。
面向3. 樂觀是一種普遍化自我效能,也就是一個人在面對環境時,對於自己的因應能力具有高度自信。
悲觀,容易使人變得消極、無助、退縮或放棄,即使成功也會認為是一時幸運。樂觀的人則較有彈性、面對挑戰時不會輕易放棄,更容易達成目標、累積自信與能力。
多項研究顯示,樂觀會帶來各種效益。例如樂觀的人較少生病,罹患高血壓、心臟病、癌症等風險較低,同時比一般人長壽;更懂得積極的處理壓力,擁有更快更好的挫折復原力,在很多方面較容易獲得成功。
大人的角色楷模很重要
「父母要增進小孩的情緒健康,教導樂觀是所能做的最重要事情之一,」英國親職教養專家克里爾(Anita Cleare)在〈為何父母應該教小孩樂觀〉(Why Parents Should Teach Optimism)一文中強調,小孩如何解釋事件,直接關係到他們的自尊及對自我的感覺。
例如面對失敗時的心態,是否會擔心別人的眼光、害怕其實自己沒有天分,或懷疑自己未來的規劃……。2018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同時也調查了學生的態度與福祉問題,包括歸屬感與生活滿意度。結果發現,台灣15歲學生是全世界最害怕失敗的,而且女生比男生更害怕失敗。
臨床心理師廖聆岑也分享她的觀察:容易產生情緒困擾或憂鬱的大學生,通常有明顯的負面思考特質,從其成長經驗與家庭互動中也都有脈絡可循,包括過去曾遭受霸凌、經常被否定或很少感受到父母的支持等。
廖聆岑談到,很多孩子表現很優秀,但內心覺得自己永遠都做不好,自我價值感愈低落,就愈容易用負面眼光看外在世界。這其實與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有關,例如從小對孩子要求非常嚴格,字沒寫好就整頁撕掉、寫到半夜還在寫,最後把字練得很漂亮,卻很難抹去「不斷被批評,做不好,還要再更好」的陰影。
「你是什麼樣的父母,比起如何養出樂觀小孩還重要,」正向心理學專家王明華坦言,父母要先覺察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調整好自己,因為「孩子是學你怎麼做,不是聽你怎麼說」。
「你希望小孩是『完美』或『完整』的人?」王明華拋出一個值得父母深思的問題,父母怎麼看待自己的孩子也是一大關鍵。
自知自信是樂觀的基礎
父母的思考與行為,包括對於小孩生活事件的歸因,會影響小孩發展樂觀與悲觀的模式,以及因應事件的策略方法。
克里爾建議父母,檢視一下自己在孩子面前對生活所呈現的評論。如果孩子聽到很多樂觀的想法,就可能發展出這樣的思考方式,找尋並指出事件和經驗中有利的面向。即使事情不順利,也能夠發掘積極的一面。
例如小孩考試考不好,不要悲觀的認為是「孩子比較笨」、「每次都不好好學」、「學什麼都學不好」,而應引導孩子做樂觀的分析:「我沒有好好學,所以考不及格」、「我每天多練習題目,下次應該會考好一點」、「我在其他學科表現很好」。
樂觀的人具有一個重要的特質,就是具備「我可以做到」的能力。郭乃文指出,父母在孩子出生後,就可以開始創造、累積正向的經驗,培養自信心。接著教導孩子對於正、負向經驗進行分析,譬如為什麼跑步變快或變慢了。最後再從中找到成功與失敗的變項,即使遇到沒經歷的事情,至少能夠掌握什麼條件是重要的。
「自我效能感的產生,不能只有說說想想,最重要的是去做,在做的過程中才會發現自己是有能力做到的,或已經逐步接近想要達成的目標,」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副教授宋鴻燕說明。
郭乃文強調,要把「正向」當做動詞,人不是被評價的,也不是抱持「我要做給你看」的心態,而是自己追求變善、變好的歷程。
《未來Family》五月號專題報導,採訪多位學者專家及家長,從觀念、操作方法到故事案例,幫助父母輕鬆掌握教出樂觀正向小孩的訣竅,擁有開創幸福人生的能力。
如何學習從悲觀變樂觀?
現代正向心理學之父賽里格曼提出,透過「ABCDE模式」,即使是悲觀的人也可以學習成為樂觀的人。
1. A(Adversity),指挫折、發生的事件。
2. B(Belief),經由信念系統如何理解挫折,形成正面或負面的想法。
3. C(Consequence),面對挫折時引發的情緒與反應,思考事件可能導致的結果。
4. D(Disputation),對於「負面的信念系統」、「引發事件的原因」、「事件導致的結果」提出反證,並思考如何善用這個事件。
5. E(Energization),透過鼓勵自己,引發正面的情緒及成就感。
舉例來說,小孩開始自主學習一項新的運動,但沒辦法徹底執行計劃,可能會認為「我不擅長這件事」、「我永遠無法達成目標」,接著要很快意識到負面的想法會讓計畫變得更困難,然後借鏡過去成功的學習經驗,最後找回完成計畫的動力及方法。
增加樂觀的幸福方程式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談到,一個人遇到一件事的時候,最先在腦海中出現的第一句話,可能是「我很糟糕」、「沒關係,我再試試看」或「我可以找某個人幫忙,就會很不一樣」……,通常來自過去很多的經驗,形成思考模式的定型。
怎麼培養樂觀的心理能力?李玉嬋分享,很多學者的共同看法是,從情緒智能(EQ)涵蓋的「人際互動」、「情緒管理」與「自我認同」三大元素去著手。
1. 人際互動:模仿來自示範與人際連結,最好父母、同學或朋友當中有樂觀的人,也可以選擇參加童軍團、志工服務等充滿正能量的社團,有目的的建立這樣的關係。
2. 情緒管理:難過的時候知道如何喊停,是很重要的心理韌性能力。譬如透過靜心正念,學習如何接納並與負面情緒相處。另一方面,多去建立正向情緒,則有助於發展樂觀及發揮創意。
3. 自我認同:從小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也就是具有自信與自我效能。
李玉嬋指出,有時善用座右銘來提醒自己也很好,在困難時仍能夠保持樂觀,比如「痛苦無濟於事,那就笑一笑吧」、「畢竟,明天又是另外一天」。等到明天再說,就會有不同的想法、希望與可能性。
延伸閱讀:
1.「拜疫情所賜,不然我國中後就沒再吃過媽媽煮的菜」維繫家人的不只責任義務,是愛與感情
2.高中生慣竊:爸媽對我每個同學都有意見,連老師都知道我爸媽難搞,我來警局至少有人陪我聊天
3.交出完美作業,課堂上竟一題都不會!神老師:請放手讓孩子自己完成作業、訂正錯誤
4.當父母說:「我年輕時養你,等我老了,你應當還我 」?不!父母與子女之間,沒有「債」,只有「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