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瑞士信貸連環錯誤釀風暴。(圖/路透)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
引發全球投資市場震盪的歐系重量級金融機構瑞士信貸再爆危機,雖然在瑞士央行允諾金援500億元瑞士法郎(約新台幣1.65兆元)下暫時穩住情勢,不過回顧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CS,瑞信)近年來發生多啟重大醜聞利空,外界對這家百年老店引爆全球金融危機的憂慮仍未完全解除。
瑞信的歐股和美股盤中重跌30%、兩地掛牌行情皆墨,收盤都跌超20%,首次跌破2瑞士法郎,並拖累全球股市下挫。雖然瑞士央行發表支持聲明後,瑞信股價盤後跌幅一度收斂,但金融圈也不認為瑞信危機可以完全解決。
瑞信有多難救?
「末日博士」羅比尼(Nouriel Roubini) 向《彭博電視》透露,瑞信的問題已經不是「大到不能倒」可形容,而是「大到很難救。」
究竟,瑞信發生了什麼事,讓百年老店金字招牌蒙塵,讓末日博士有「難救」的感嘆?
台灣金融機構主管私下表示,羅比尼的言論是針對瑞信的體質做判斷的,瑞信擁有167年歷史,是全球第5大財團,也是瑞士第2大的銀行,且業務遍佈全球,到2022年底,它的資產約為5800億美元,上周倒閉的矽谷銀行規模「才」2090億美元,瑞信比矽谷銀行的資產還要多出兩倍以上。
瑞信10年醜聞不斷,逃稅、助毒販洗錢、基金爆倉
瑞信深陷一系列醜聞和動盪,過去十年中涉嫌不當行為、破壞制裁、洗錢和逃稅等多起案件說起。
2014年,瑞信的銀行部門承認幫助數千名美國客戶逃稅,當時支付了26億美元解決此事。
2019年,美國司法部指控莫三比克鮪魚債券(tuna bonds)醜聞案中,遭到美國證交會(SEC)指控該行欺騙債券投資人,未對他們揭露重要資訊,包括債券收益的用途、支付給銀行員工的回扣和涉及莫三比克官員的貪腐事件,2億美元的爭議款項中有部分甚至成為行賄政府官員的證據。
2022年3月初,瑞信爆發的企業短期供應鏈融資公司Greensill破產,該公司將供應鏈融資貸款予以證券化,並售予瑞信旗下4檔基金,瑞信則利用「在多層保護下,信用風險有限」等銷售話術,將這些基金作為低風險的投資商品出售給大眾,以致於當Greensill破產後,連結這個標的基金約100億美元被凍結,瑞信本身也面臨30億美元的財務虧損。
同年6月,瑞信因參與保加利亞毒販洗錢案,被瑞士聯邦刑事法院判決有罪,成為瑞士史上第一家遭到刑事起訴的銀行。
《華爾街日報》指出,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 AG, CS)在2022年最後3個月裡連續第5個季度出現虧損,表現不及預期,因旗下財富管理業務遭客戶撤資數10億美元。該行預計2023年還會出現全年虧損。
受到業績太差勁影響,瑞信去年第4季更換執行長,臨上火線救援的Ulrich Koerner提出了恢復盈利的三年計畫,包括裁員9000人,剝離其於1990年收購的美國投資銀行First Boston,以期在2025年上市。同時將其部分證券化產品部門出售給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
今年自爆內控差、大股東拒絕金援
在矽谷銀行和另外兩家美國銀行倒閉後,這一復甦計畫實施過程可能受到阻礙。偏偏此時瑞信又向外自爆,2021年和2022年的「財務報告控管不彰」,已發現重大的缺陷,這與未能設計及維持一套有效的風險評估程序,以辨識出及分析財務報表中可能出現嚴重錯誤陳述的風險有關。
瑞信年報揭露,光是2022年遭「頭也不回」領走的錢就高達1100億瑞士法郎(約新台幣3.6兆元),而美國證管會(SEC)對瑞信的內控持疑,要求財務數字重新揭露,觸動市場敏感神經。
瑞信公司更向外坦言,2023年前幾個月資金外流的問題沒有解決。消息揭露後,持有9.99%瑞信股權的大股東沙烏地阿拉伯國銀宣布拒絕追加金援,引發瑞信新一波震盪,風暴擴及全球,直到瑞士央行出手相救才稍稍穩住情勢。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