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最新公布將2014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上修至3.51%。(圖/記者陳明仁攝)
文╱記者蔡怡杼
跌破各界眼鏡,主計總處最新公布103年經濟成長率概估竟然上修,雖然幅度不大,僅0.08個百分點,但對比傳統支撐經濟成長的三大主軸表現疲弱,這回我國經濟成長上修靠的竟然是減少進口這招來推動經濟成長,且官方還自得意滿的對外宣揚,讓人再度見識到政府單位看數據說故事的能力更臻完美。
攤開經濟成長率公式,GDP=C(民間消費)+I(民間投資)+G(公共支出)+X(輸出 )-M(輸入),不難看出出口、內需以及資本形成,為一國經濟成長三大支柱。
然而,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我國103年第4季輸出實質成長5.57%、民間消費成長2.33%,以及資本形成實質成長2.19%,均低於11月時的預期數,幅度介於0.54-3.97個百分點間。
在出口、內需以及資本形成都不如預期理想下,很難說服外界我國經濟成長率有上修的本錢。
用數學公式來看,A-B=C,當被減數(A)不變,減數(B)減少時,結果(C)自然會增加,對此,主計總處也坦言,上修經濟成長率主因為「進口減少」,回到公式來看,當進口(M)減少時,相對的淨輸出(X-M)也會增加。
在高收入等於高儲蓄的假設下,當過去一家(人)儲蓄增加主要來自收入的增加時,收入增加後連帶儲蓄也會成長,不過,當收入停滯、甚至減少時,這時增加儲蓄的方法,就是減少支出。
為了說服外界經濟成長率上修是有所本的,主計總處意外翻出經濟部的國內投資財生產指數增11.18%這驚人的數據,且為讓這個美夢堅實不破,更進一步發現上市櫃半導體設備廠第4季營收成長達23.04%的數據,美化後的經濟成長率嫣然而生。
有了數據背書後,主計總處終於有立場可以對外說,經濟成長率上修是有依據的,絕對不是空口說白話,然而,這樣的數據卻也讓跑線幾十年的老記者們直言真是前所未見。
然而,回想去年底在9合1選舉前夕的敏感時刻,主計總處對外宣布GDP編制由50年來的「定基法」改由「連鎖法」,為我國二戰後首度變更GDP方式,當時就已遭外界質疑是為了執政黨助選。
這回主計總處意外上修GDP,究竟是代表我國經濟成長真有實力?還是趕在農曆春節前又一次為執政黨美化門面?外界心中自有定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