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黃金時段,竟有店家不開門。(圖/記者徐珍翔攝)
記者徐珍翔/台北報導
周六午後、以往光華商場生意正好的時段,1家位於3樓電梯口最精華地點的門市卻拉下鐵門,格外醒目,《ETtoday東森新聞雲》記者向附近商家打聽得知,該店由一對年事已高的老夫婦把持,近來因生意不好、請不起員工,已開始放自己「無薪假」。對此,當地30年老字號良興電子總經理賴志達直言,八德商圈更慘,近年已慢慢被餐飲、超商業者占據,「3年內,八德商圈應該會全面淪陷,到時就輪到光華商場遭殃了。」
「自從電子商務崛起以來,實體通路的處境每況愈下。」賴志達舉去(2014)年底吹熄燈號的NOVA資訊廣場為例,稱NOVA早在前兩年就開始出現警訊;原來當時已有不少商家撐不下去、黯然收攤,表面上看不出異狀是因為NOVA擔心影響消費者觀感,將不少攤位便宜出租,甚至贈送給旁邊店家使用,「在熄燈關門前,消失的商家恐怕已經超過2成。」
賴志達更語出驚人表示,「資訊透明化才是電子商務對實體通路的致命一擊!」指過去消費者前往光華商場詢價、比價,其實很多門市根本就同屬一個老闆,所以價格始終掌控在賣方手中,當時資訊不對稱讓部分業者的利潤豐厚,「但網路崛起後,不但資訊開始對稱,甚至大爆炸,消費者越來越精明,業者的高額利潤、不當利潤都沒了,很多人撐不下去並非因為業績變少,而是毛利變差。」
▲業者的暴高毛利已不復見,無法適應的商家只能吹熄燈號。(圖/記者徐珍翔攝)
賴志達進一步指出,兩年前3C產品毛利雖已不如以往,電子商務也開始瓜分實體通路市場,不過,因為筆電、相機、智慧型手機等產品都還在爆炸成長,原本一天只能賣100台筆電的業者,當時很可能賣到200台,因此,當時雖然有不少老闆感嘆毛利降低,但因為營業額擴大,其實並沒有任何危機感。
「這兩年最可怕的是業績變少、毛利變低、費用變高的『三殺』窘境。」賴志達解釋,台灣房地產前幾年還在飆漲階段,很多房東不停調漲租金,加上政府要求提高基本工資、減少工時等,導致店租、人事等費用不斷提高;他提到,以前光華商場雖然是一個人站全天班,但收入可高達8至10萬元,如今採多人輪班,平均薪水只剩2到3萬元,「結果就是人才不斷流失」。
長年經營全台各大3C通路的一名公關副理則觀察到,光華商場內的燈箱廣告在過去景氣好時往往呈現滿檔狀態,如今幾乎有一半空置,部分則是半買半送,對此,他認為,景氣不好、電子商務衝擊都是原因,「商場內人潮近5年大約也少了3成左右,這兩年尤其特別明顯。」
賴志達也指出,目前台中的電子街、高雄的建國路都已經沒落,多半也是受到電子商務衝擊所致,更稱台北光華商場和各地NOVA是全台少數僅存的大規模電腦商圈,「未來甚至還會進一步收窄,最後恐怕只剩下三創和光華商場那兩棟。」他認為,即使電子商務發展到極致,民眾仍有接觸實體商品的需求,因此網路和實體之間的臨界點將是「現場服務」;他大膽預估,電子商務最終將瓜分7成3C市場,大環境當下則在加速汰弱留強。
▲光華商場以往一位難求的廣告看板如今乏人問津。(圖/記者徐珍翔攝)
《ETtoday東森新聞雲》記者上周六實地探訪光華商場,就意外發現1家位於3樓電梯口、最精華地點的門市拉下鐵門,對比周邊格外醒目,附近商家透露,該店由一對老夫婦把持,近來因年事已高,本想請員工照顧生意,不料入不敷出,最後只好開始放自己「無薪假」;談及電子商務,該商家也忍不住抱怨,自從網路購物興起後,不少民眾雖前往門市詢問、把玩,最後卻選擇回家上網下單,藉此省去搬運功夫,言談間仍不斷感嘆生意難做。
談及光華商場現況,賴志達說,目前最精華的2、3樓其實還不至於乏人問津,3、4樓生意即使冷淡,仍有商家願意承租當作倉庫;他分析,商圈的特性是──榮景多半從主體開始外溢,市場一旦反轉,則往往從外圍(八德商圈)衰敗起、主體並不會立即受損,因此斷言八德路旁商家將首當其衝,「八德路以前清一色都是電腦店,近年竟開始出現全家超商、漢堡王及飲料店,現在已經慢慢不能用IT的角度看那一帶。」
賴志達認為,雖然光華商場本身營業額正在衰退,但隨著八德商圈快速沒落,市場正慢慢流入光華,所以目前多數商家還未有強烈感受,「不過,當外面收得差不多了,不景氣就會開始侵蝕到光華,其實只是時間早晚問題而已。」對此,他直言,未來3年內,八德商圈應該會全面淪陷,屆時才能看出光華商場的真正受損程度。
▼過去八德商圈清一色只賣電腦,如今不少業者退出,已開始出現超商、餐飲業。(圖/記者徐珍翔攝)
▼業者認為,電子商務和實體通路間的臨界點將是現場服務。(影片/記者徐珍翔攝)
電子商務衝擊,實體通路只能拼服務 Posted by ETtoday筋斗雲 on 2015年9月13日
資訊恐慌症發作?
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快速補給→
iOS:https://goo.gl/rmIDdx
Android:https://goo.gl/XPe8Uj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