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遊卡成為目前主流的無實體電子發票載具,不過日前卻有商家表示無法儲存發票進悠遊卡,也讓財政部嚴重警告店家應備妥紅外線掃描機設備。(圖/翻攝自悠遊卡官網)
記者林昱均/台北報導
儘管財政部不斷推動無實體電子發票載具,不過效果相當有限,實際使用率不到2成。日前還有店家表示設備故障,只能開立紙本發票,不能將發票存入共通性載具。財政部南區國稅局也對此告誡各店家,按照營業稅法及發票相關細項規定,開立電子發票給顧客的店家,都應備妥紅外線掃描機設備,並提供正式的員工訓練,讓民眾可用共通性載具拿到無實體電子發票。
所謂無實體電子發票,即為民眾在超商消費時可將發票直接儲存在悠遊卡、一卡通、icash等,不須影印成一般的紙本發票。至於每逢奇數月份的25日對發票時,民眾可拿著悠遊卡等載具到超商的ibon、Famiport等多媒體功能機直接由系統自動對獎,若發票中獎,再影印出來至超商兌換商品或至郵局兌換成獎金。
財政部為推動電子發票,在2005年首先編列預算4.26億元投入在提倡電子發票,並在2010、2012年又分別編列了11.29億元、3.66億元做後續推廣的優惠,2017年又編列了6.58億元的預算。總計財政部在近13年已花了至少20億元在推動電子發票,但實際落實無紙化的無實體發票載具使用率卻仍未成長,僅1成6,若扣掉強制執行的國營事業,甚至僅8.29%。
雖然電子發票相當普及,與傳統紙本發票相比,店家部分的紙張用量已有所降低,但根據去年統計,真正落實無紙化的無實體發票載具使用率僅1成6,主因是去(2017)年3月奇摩拍賣網與部分電子發票載具無法正常兌獎,不少人紛紛在爆料公社踢爆,明明自己中了獎,但自動兌獎的奇摩拍賣網系統卻顯示未中獎,更質疑電子發票是「騙局」,另外民眾對於發票載具的不熟悉也是主因之一。
財政部在去年年中首先開放電子支付機構權限,中獎獎金自動匯入得獎人電子支付帳戶的便利政策,並且有5家業者包括橘子支、歐付寶、智付寶、PChome國際連、台灣支付等參與其策略,其電子支付帳戶可自動匯進最多5萬元的獎金,若獎金超過5萬元則可全數轉匯至設定的實體銀行帳戶。
另外,財政部也將腦筋動到流通量高達4千多萬張的信用卡與金融卡(無實體發票普及率僅0.03%),仿效開放電子支付之形式,在去年11月底推出2千元以下中獎獎金可自動匯入信用卡或金融卡做為溢繳金,2千元以上則是自動匯入金融卡帳戶。
目前約有17家銀行參與財政部的無實體電子發票信用卡載具政策,包括台新、玉山、第一、兆豐、台北富邦、土銀等;然而參與無實體電子發票儲存於信用卡的商店並不多,僅有新光三越、大潤發、大買家等商家、共計約60家量販通路與百貨有效,今年還會加入中油等大戶。
不僅如此,財政部於去年年初將無實體電子發票專屬1百萬元獎由10組調增為15組、2千元獎由8千組調增為1萬組,總金額為3,500萬元,且今年也維持相同獎項,鼓勵民眾使用無實體發票載具,若是藉由無實體電子發票中頭獎,還可省下千分之4的印花稅。
▼各界認為,紙本發票逐年減少,財政部也表示未來幾年內可達成以手機APP兌獎。(圖/記者許力方攝)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