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及美國總統川普(右)。(圖/路透社)
記者賴亭羽/台北報導
在美國日前針對鋼鋁進口課徵重稅後,中國財政部也正式發出公告,自4月2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7類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對此星展集團經濟學家馬鐵英發布報告指出,美國對中國科技產品課徵進口關稅,預期台灣將受到直接與間接衝擊,不過負面影響也不需高估,星展集團也維持台灣今年經濟成長2.8%的預測。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將對高達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其中包含航空、資訊與通訊科技(ICT)以及機械產品。此舉不僅提升市場對於中美貿易戰的擔憂,也可能對以出口為導向的亞洲經濟體帶來負面影響,包含台灣。
星展銀表示,美中貿易戰對於台灣所造成的影響層面不小,其中又以高科技產業為甚:台灣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連結緊密,目前台灣出口產品中有40%是輸往中國,在亞洲國家中僅次於香港。加上台灣相當依賴高科技產品的出口,ICT相關產品(包含電腦、通訊設備、消費性電子產品以及電子零組件)約佔台灣總出口的40%,台灣GDP的20%,台灣對電子產業的依賴程度是亞洲地區中的前三名。
星展銀指出,許多台灣電子企業自2000年開始逐漸將生產和組裝產線移往中國,藉此降低工資成本,台灣品牌的電腦、筆電和手機在海外生產的比例高達90%:一旦美國調升對中國的進口關稅,將直接衝擊在中國有生產基地的台灣企業。
此外,美國對中國課徵進口關稅,也會影響將中間產品輸往在中國上下游合作商的台灣企業。台灣企業目前仍將如晶片、半導體和部份電子零組件的高附加價值的產品生產線留在台灣,但有相當比例的產品則出口至生產基地在中國的台資、中資或外資企業。數據顯示約有55%台灣電子零組件的出口目的地為中國。
然而星展銀也表示,不需過度高估美國關稅措施的影響。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且多元的電子產品製造基地,考慮到中國在全球電子產品製造的主導性地位、及電子業供應鏈的複雜特性,其他擁有生產能力的國家很難在短時間內快速提高產能,並補足中國的缺口:美國對中國產品課徵進口關稅,最立即的影響可能是美國消費者需付出更高的價格來購買中國產品。
星展銀認為,現階段看來,美國和中國之間貿易摩擦規模是否會持續擴大仍不明朗。針對川普所提出的關稅計劃,中國已經公佈報復美國產品清單,但並未納入美國高度依賴中國的關鍵產品,如大豆和飛機。此外據了解,美國與中國雙方已開始進行幕後協商,美國要求中國進口更多的汽車和半導體,並對美國企業進一步開放金融業。
從長遠來看,以中國為基地的科技企業可能會考慮將生産綫分散至亞洲其他地區以避免美國關稅。鑒于臺灣已在半導體領域建立完整的供應鏈,可能會是轉移高附加價值產品的選擇地點。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