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星巴克走險棋 加入中國咖啡外送戰

圖/商業周刊提供(僅限雜誌使用)

▲不敵新零售風潮,星巴克執行長強森(右4)與阿里巴巴首席執行長張勇(左4)攜手外送服務。強森說,「中國是星巴克發展和創新速度最快市場。」(圖/商業周刊提供/法新社)

文/李雅筑

8月2日,星巴克宣布與阿里巴巴達成新零售戰略合作,將以用戶為核心,發展全通路模式。今年9月,北京和上海的150家星巴克門市,提供外送服務。未來,消費者也可在天貓、盒馬鮮生等阿里巴巴旗下App下單。

星巴克中國首席執行長王靜瑛解釋,星巴克將由原本實體門市的「第三空間」(編按:辦公室和家以外的空間),擴大到第四空間服務,包含App預約外送、行動支付等數位體驗。「中國成為星巴克在全球首個實現全空間貫通體驗的市場!」她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星巴克破天荒走「新零售」,如同《紐約時報》指出,部分是為了抵禦來自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的競爭。

砸人民幣10億元入場的「小藍杯」瑞幸咖啡,靠著補貼和新零售的擴張模式,半年展店逾600家、推外送服務,這是星巴克門市觸及不到的領域;此外瑞幸更宣稱年底將有2000家店,緊追星巴克目前的3400百家,讓星巴克如芒刺在背。

靠實體體驗站穩中國
它卻跨新零售賭上品牌定位

相較之下,星巴克表現卻不佳。星巴克今年第三季的中國同店銷售額比上一季下降2%,是9年來首度下降,這無疑重創星巴克,因為隨著美國市場成長衰退,星巴克將針對美國大城關閉150家直營門市。中國,被視為是星巴克救星,不僅是發展最快、也是店面最多的海外市場,營收占全球超過一成。

進軍中國第19年的星巴克,轉向新零售。這,有可能是它史上最破格的決策,因為這與原有的店面擴張邏輯大不相同。

近半世紀,星巴克從實體店面起家,善於營造空間和氛圍,以「第三空間」價值為品牌核心。但新零售,服膺的是用戶在哪裡、產品和店面就在哪裡的原則,外送成為必備服務,這讓中國目前的新零售咖啡業,追求的並非是產品優勢,而是方便與快速。

也就是說,包含品牌定位、願景,甚至是執行時的成本投入、咖啡製作流程等,全都是大相逕庭的兩條路線。當在有限資源下,星巴克一方面喊出每年擴張500家店的目標,另一面又走往新零售,這是拓展新服務,還是背離既有優勢?

人稱「中國咖啡大王」的王力咖啡總裁王朱岑認為,星巴克若是想走新零售,得重新思考實體門市的意義,並在人力和資源分配上,達成店面和外送服務的平衡。

但回顧過去,星巴克能在中國站穩,就是店面帶來的「體驗經濟」。1999年進入中國,星巴克如同其他外國企業,歷經在地化陣痛,即便過程中被詬病中國化速度太慢,直到去年才提供微信等支付服務,卻依然不減它擴張中國的野心。

近2年,當麥當勞出售中國市場經營權、可口可樂也賣掉中國瓶裝業務,星巴克卻向中國逆勢前進,成西方餐飲界特例。星巴克創辦人舒茲(Howard Schultz)曾對媒體解讀:「我們的成功,顯然是基於我們店鋪帶來的體驗。」他更預言,中國將超過美國成最大市場。去年底,他在上海與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揭示全球最大星巴克智慧門市,展現星巴克的店面優勢。

如今雙方再度攜手,星巴克想藉線上與外送服務,貼近中國消費者,卻可能付出代價。

「左手要打高端,右手卻是打低端,它現在是強烈自我矛盾。」上海金庫創投管理合夥人丁學文說,星巴克進入中國卻面臨新科技對手的威脅,只能賭一把,「但這是『狗咬狗,一嘴毛』(編按:指兩敗俱傷),風險相當高。」

以高價打低價
它被質疑掉入競爭陷阱

他解釋,新零售咖啡炒得火熱,但沒人公布獲利數字,也無法確認消費者是忠誠顧客、或是被補貼吸引,星巴克選擇此時迎戰,很有可能掉進競爭陷阱。此外,相較中國大多數外送咖啡是低價位,星巴克是高價品牌,加上外送運費,價格過高恐影響消費意願。「星巴克若是為了吸客,在外送時打降價策略,那就真的太笨,也玩完了!」丁學文說。

對此,政大商學院副院長邱奕嘉有不同解讀。他認為,星巴克已建立一定品牌力,這次的新零售策略或外送,都是中國化展現。「星巴克在中國,外送是非走的路。不做,只能等著被淘汰。」他說,目前唯一的變數是外送咖啡的品質,得靠技術克服。

星巴克的這一步,似乎讓自己陷入業務成長和品牌精神的兩難。但這真的是必經的嗎?別忘了瑞幸咖啡的創業契機,就是因為看見星巴克門市的滿滿排隊人潮。星巴克有沒有可能改善門市排隊問題?或是以門市為基礎,發展數位體驗模式?或許還有不少路可走。

【延伸閱讀】
星巴克初體驗,和阿里巴巴合作玩新零售

1) 餓了麼(外送平台)
9月中,在北京和上海重點商圈的150家星巴克
門市試行外送,年底覆蓋超過2,000家

2) 盒馬鮮生(O2O超市)
打造600個「外送星廚」,
提供最快半小時免費送達咖啡的服務

3) 天貓(購物商域)
共同打造星巴克的線上智慧店面

(註:餓了麼、盒馬鮮生、天貓為阿里巴巴旗下企業)
(資料來源:星巴克、阿里巴巴,整理:李雅筑)

【更多報導】

中元節廣告從熱議變爭議》本可和奧美一起安全下莊,從公關角度看全聯這次為何又搞砸?

同樣是「阿伯插畫」,為什麼網友力捧柯文哲、砲轟丁守中?從行銷角度看政治人物品牌經營

上班族懂得「裝死」才能活更久!一個生科學教授,從大自然悟出的職場生存法則

房子賣不成,收到250萬違約金...天真屋主含恨而終:以為「賺到」,卻因此賠掉2千萬

小禎半年瘦37公斤,照吃澱粉跟炸物...營養師解密5大「吃飽不吃肥」關鍵
 

※更多報導,詳見《商業周刊》1604期。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鍵字: 商業周刊星巴克咖啡咖啡外送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台北101跨年煙火施放5分多鐘 賈永婕明赴立院備詢

台北101跨年煙火施放5分多鐘 賈永婕明赴立院備詢

立法院財委會將於明(23日)審查台北101跨年煙火議題,會前財政部送交立法院的報告書中提前曝光,台北 101 跨年煙火主題為「Team Taiwan及 Champion」,以棒球之奪冠為主軸,預計施放時間約 5 分多鐘,主題則以慶祝中華隊在 2024 年世界棒球 12 強賽奪得冠軍為重,相關細節,台北101董事長賈永婕因名列備詢名單,明也將赴立院說明。

2024-12-22 11:03

鴻海搶親遇阻! 日產前CEO爆「法國政府為取悅日本讓步」

鴻海搶親遇阻! 日產前CEO爆「法國政府為取悅日本讓步」

日系重量級車商本田(Honda)與日產(Nissan)即將在明(23)日召開會議宣布兩家公司啟動合併磋商,市場盛傳鴻海(2317)出手搶親加速兩家公司整併進程,Nissan前CEO 戈恩(Carlos Ghosn)拆解鴻海搶親動機在於「投入自行生產電動車,不如直接買車廠」,不過他認為,鴻海接洽Nissa法國大股東雷諾,還要注意法國政府的態度,雖然雷諾想賣股套現,但目前「法國政府為取悅日本讓步」。

2024-12-22 10:36

晶鑽生醫宣布斥資2000萬元 明起買回庫藏股轉讓予員工

晶鑽生醫宣布斥資2000萬元 明起買回庫藏股轉讓予員工

晶鑽生醫(6815)宣佈,為激勵員工士氣,董事會20日決議,將從23日起買回庫藏股轉讓予員工,預定買回190張股票,每股買回價格介於51.8至104.9元間,公司股價低於區間價格下限,將繼續買回,總買回上限金額約2,000萬元,預定買回股份占已發行股份總數的0.56%。

2024-12-22 06:00

四寶股價再墜低 台塑股東人數逆勢登新高、台塑化突破10萬人

四寶股價再墜低 台塑股東人數逆勢登新高、台塑化突破10萬人

台塑四寶股價持續往下墜,台塑(1301)20日股價下跌4.05%收36.7元,寫22年來新低,三大法人賣超近5000張,不過股東人數卻逆勢增長,截至12/20台塑股東人數達33萬1230人,寫下新高,今年以來增加約6.4萬人。

2024-12-22 06:00

台股新高就是證券獲利新高! 群益元大2025配息會如何?

台股新高就是證券獲利新高! 群益元大2025配息會如何?

2024年確實開始爆量復甦,再加上電金特性就是綁在一起,市場好、金融股就更好,市場爛、金融就摔爛...

2024-12-21 19:41

新財劃法「雙冠」 北市統籌款增逾400億、連江增幅3.5倍

新財劃法「雙冠」 北市統籌款增逾400億、連江增幅3.5倍

財政收支劃分法20日在藍白立委聯手下三讀修正通過,根據財政部初步試算,中央將大幅增加釋出新台幣3753億元給地方,台北市普通統籌分配稅款增加416億元全國居冠,另增幅最高者為連江縣達358.4%。

2024-12-21 17:04

鴻海集團大逃殺!連營收好的鴻準都重挫 現在可以布局嗎?

鴻海集團大逃殺!連營收好的鴻準都重挫 現在可以布局嗎?

隨著AI技術進步,眾多企業如鴻準、金寶、神達等轉型投入AI伺服器生產。儘管市場預測明年AI伺服器成長將放緩,毛利率下降,鴻準也一同重挫,但鴻準未來仍還有其他題材可望發酵!

2024-12-21 14:34

外資迎長假先賣台股530億!2檔遭砍逾10萬張 一表看本周賣超前十

外資迎長假先賣台股530億!2檔遭砍逾10萬張 一表看本周賣超前十

台股本周周線下跌510點,即將迎接聖誕長假的外資連二周賣超台股,本周賣超金額擴大至529億元,賣超前十名個股中凱基金(2883)與陽明(2609)單周賣超超過10萬張,分居前二名。

2024-12-21 12:51

美再砸逾67億美元拚晶片補助 5大半導體製造商到齊

美再砸逾67億美元拚晶片補助 5大半導體製造商到齊

美國商務部今天表示,已敲定向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提供達47.45億美元補助,並提供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達16.1億美元補助,以擴大晶片生產。

2024-12-21 11:45

鴻海搶親日產暫擱置 外媒曝「未放棄先觀望」

鴻海搶親日產暫擱置 外媒曝「未放棄先觀望」

日本汽車界本周重磅訊息,日產汽車(Nissan Motors)將跟本田汽車(Honda)展開整合協商,令市場震驚是更傳出鴻海(2317)也有意收購日產,但根據《彭博》最新報導,鴻海已暫時擱置爭取與日產合併的行動,知情人士指出,在鴻海的代表赴法國與日產最大股東雷諾汽車會面後,做出這個決定。

2024-12-21 10:36

讀者迴響